不拉伸等于白运动吗

|复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拉伸并不等于白运动,但缺乏拉伸可能降低运动效果,还可能导致肌肉僵硬、运动损伤等问题。从优化运动表现和保护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拉伸可以帮助提升运动体验和减少伤害风险。要想科学运动,建议在运动前后适当进行动态和静态拉伸以辅助锻炼效果。

1)为什么运动中需要拉伸?

拉伸是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之一是它能够改善肌肉柔韧性。运动前的动态拉伸(如高抬腿、开合跳等)可以帮助肌肉“唤醒”,加快血液循环,提升肌肉的温度,从而为接下来的运动提供良好的准备状态,增强运动表现。

而运动后的静态拉伸(如坐姿双腿前屈、猫牛式伸展等)则有助于缓解运动带来的肌肉紧张,防止训练后出现过度酸痛。科学研究表明,适当拉伸还能促进身体恢复,并在长期训练中提升运动能力。

2)忽略拉伸会带来什么风险?

如果运动中忽视了拉伸,肌肉可能处于较紧张的状态,缺乏预热就直接运动,容易导致局部肌肉拉伤或关节韧带损伤。尤其对于跑步、跳绳等高强度运动,如果跳过拉伸可能产生膝盖压力加重的问题。而运动后不拉伸,则可能导致乳酸堆积,更容易出现肌肉酸痛或僵硬,甚至造成长期活动范围受限的隐患。

比如,久坐人群的髂腰肌和后腿腱本就较为紧张,忽视拉伸可能进一步削弱髋关节的活动度,对跑步姿势、深蹲质量等造成影响,增加受伤概率。

3)如何科学拉伸以帮助运动?

(1)运动前:建议选择动态拉伸,例如高抬腿、弓步压腿、手臂绕圈等动作。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激活肌肉群,为训练做好准备。

(2)运动后:采用静态拉伸,如站姿摸脚尖、小腿后侧拉伸、肩背部拉伸等,帮助筋膜放松和肌肉恢复。每组动作保持15-30秒,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3)避免错误:拉伸时不要快速反弹或强行拉扯,以免引发二次损伤,尤其是有旧伤史的人群,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拉伸方式。

科学的拉伸不仅提升运动表现,还能有效预防伤害,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姿势稳定性。无论是健身爱好者还是普通人,都应将科学拉伸融入运动习惯中,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