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是什么?肠梗阻怎么能快速排便及排气

发布时间: 2022-09-19 13:20:0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ileus)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障碍,是一种典型的外科急腹症病发于任何群体,起病急骤,急性的肠梗阻很难诊断和鉴别,病发时会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尤其是位小肠梗阻腹胀明显,呕吐出现,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非常高,达到5%~10%,患者有不适后应该立即送院治疗,以免出现生命危害。按病因肠梗阻可分为三类:1、机械性肠梗阻;2、动力性肠梗阻;3、血运性肠梗阻。

常见的有胆石性肠梗阻、肠石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小儿动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小肠梗阻、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神经性肠梗阻、妊娠合并肠梗阻、假性肠梗阻等。

1、绞痛。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的部位。腹痛发作时伴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有时光看腹部表面就能看到腊肠样的肠子形状和肠蠕动的波形。2、呕吐。在肠梗阻的早期,病人会反射性呕吐,吃口饭或喝口水都会吐。如果呕吐出现得早、频繁,那么可能是高位肠梗阻。反之,如果出现得晚,吐得少,吐出的东西还像粪便,那么则可能是低位肠梗阻。3、腹胀。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腹胀,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遍及全腹。如果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则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4、没有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病人多数没有排气排便;但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肠内尚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自行或在灌肠后排出。5、老年人肠梗阻分辨率较高,注意观察。

按不同类型的肠梗阻有不同的表现,1、粘连性肠梗阻:有肠梗阻病发时的患者居多,尤其容易反复发作,会出现阵发性的腹痛,伴随着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早期并不是很明显,晚期胡出现体液丢失的体征,肠绞窄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及休克、2、绞窄性肠梗阻:病发时会有剧烈疼痛,疼痛频繁,并且有阵发性,早期呕吐症状明显且频繁,呕吐不能缓解疼痛感,呕吐物为血性;早期会出现全身性症状,脉率明显增快,体温速度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有休克倾向,严重者会出现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感染性休克等表现

机械性肠梗阻(30%):

1、肠内异物:肠石,寄生虫,大的胆石及粪块堵塞或嵌顿。

2、肠道内息肉,新生物,良恶性肿瘤或淋巴瘤堵塞。

3、肠套叠。

4、肠先天性异常:包括先天性肠道内闭锁,肠道有先天性的纤维幕或蹼形成,梅克尔憩室狭窄等,肠先天性异常一般较少见。

5、肠道或腹膜炎症性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结核性腹膜炎,放射性肠炎及NSAIDs等药物导致的肠道炎性溃疡所致的狭窄等。

6、肠粘连:常因腹腔或盆腔手术后,或腹腔内慢性炎症性病变(如结核性腹膜炎,克罗恩病等)所致,手术后发生肠粘连以小肠粘连者为多。

7、疝:如腹股沟斜疝,腹内疝,包括网膜囊内疝,股疝等发生嵌顿。

8、肠扭转:扭转多见于肠系膜肿瘤或其基底部狭窄等原因所致。

9、肠管外肿瘤等压迫:如腹腔内,网膜,肠系膜的巨大肿瘤,腹膜后巨大肿瘤,胰腺假性囊肿等均可使肠管受压,严重者发生肠梗阻,近年来肠管外压迫所致的肠梗阻有增多的趋势。运动障碍性肠梗阻(20%):

运动障碍性肠梗阻是因肠壁肌肉活动紊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非肠腔内外有机械性因素引起肠梗阻,因此也称为假性肠梗阻,其病因有:

1、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手术后。

2、非手术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

(1)电解质紊乱(尤以血钾,钠,镁异常多见)。

(2)多种全身性或腹腔内炎症,如败血症,腹腔内脓肿,重症胰腺炎及肾盂肾炎,肺炎等。

(3)重金属中毒。

(4)尿毒症。

(5)脊髓炎。

(6)甲状腺功能减退。

3、由于肠平滑肌病变或肌间神经丛等病变导致肠肌肉活动障碍所致的肠梗阻,常称为慢性假性肠梗阻,多见于下列病变:

(1)肠平滑肌病变: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放射性损害及线粒体肌病等,患原发性家族性内脏性肌病者也常伴有慢性假性肠梗阻。

(2)肠肌间神经丛病变:可见于:a.神经源性肠发育异常,孤立性肠道发育异常伴神经纤维瘤病,或伴多发性内分泌瘤及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b.多种隐性及显性遗传性疾病;c.散发性内脏神经性病变(包括非炎症性变性病及变性的炎性疾病,如美洲锥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d.肠神经或神经丛发育异常,如肌间神经丛成熟障碍(常伴有中枢神经发育异常及神经元异常),全结肠神经节细胞缺乏症等。

(3)神经元性疾病:可见于帕金森病,EB病毒感染后选择性乙酰胆碱功能不全及脑干肿瘤等。

(4)代谢内分泌疾病:见于黏液性水肿,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等。

(5)小肠憩室病:见于小肠憩室病伴类似进行性全身性肌硬化症,伴内脏神经元性疾病和神经细胞核内包涵体等。

(6)药物性因素:见于应用酚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可乐宁,阿片制剂,长春新碱后及麻醉剂性肠综合征(narcoticbowelsyndrome)。

4、其他:继发于硬化性肠系膜炎,脂肪泻及脂质沉着症(lipidosis)。急性缺血性肠梗阻(20%):

1、系肠管的血供发生障碍所致,常可造成肠壁肌肉活动消失,如肠管血供不能恢复,则肠管极易发生坏死,尤其是经终末支供血的肠管,肠管血供发生障碍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等。

2、按肠管血供情况可分为2类

(1)单纯性肠梗阻:仅表现肠内容物通过困难,而无肠管血液供应障碍,但单纯性肠梗阻可演变为绞窄性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并伴有肠管血运障碍。

3、按梗阻的程度可分为2类

(1)完全性肠梗阻:肠内容物完全不能通过。

(2)不完全性肠梗阻:部分肠内容物仍可通过梗阻部,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演变为完全性肠梗阻。

4、按梗阻部位亦可分为3类

(1)高位性小肠梗阻:一般指发生于十二指肠及空肠的梗阻。

(2)低位性小肠梗阻:一般指发生于远端回肠的梗阻。

(3)结肠性梗阻:一般好发于左半结肠,尤以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好发。

5、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2类

(1)急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一般都是急性肠梗阻,也是完全性的。

(2)慢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一般是不完全性的,不完全性肠梗阻一般也是单纯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亦可演变为急性。

发病机制

从单纯性肠梗阻发展到肠壁绞窄,坏死,穿孔等,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可分为以下3方面:

1、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扩张与体液丢失梗阻近端肠管中充满气体与液体,使肠管扩张,急性肠梗阻时肠壁变薄;慢性梗阻往往因为肠蠕动亢进,肠壁肌层逐渐肥厚,肠管增粗,肠管内气体来源有三:

(1)来自咽下的气体(68%):动物实验性肠梗阻,如将食管予以阻断,则梗阻以上的肠管很少有积气,临床上借助于胃管吸引,保持胃内空虚,则肠管很少积气。

(2)来自消化过程中,食物被细菌分解所产生的气体。

(3)来自血液弥散到肠腔中的气体,特别是氮气,后两种来源占全部气体的32%。

Hibbard1976年报道狗的试验性肠梗阻其肠腔内的气体成分。

肠腔中的气体,主要有N2、CO2、O2,均可通过黏膜渗入血液而达到平衡。N2的弥散作用甚微,故肠腔中以N2为主。甲烷(CH4)是细菌分解食物所产生。硫化氢(H2S)可以使胃肠减压的橡皮管变为黑色.有人认为H2S是肠梗阻引起中毒的物质,但Hibbard1936年观察到将600~800ml的H2S饱和溶液注入动物的闭襻内,未出现中毒症状。

肠管中的液体一部分来自摄入的水分,但大部分是积存的消化液。正常人的消化道在24h内分泌8~10L的消化液,除100~200ml被排出人体外,大部分都回吸收到血液中,维持体液的动态平衡。肠道中消化液的电解质成分与血浆中的电解质成分相似(图1),因此肠液的丢失就等于血浆的丢失。

低位梗阻时,呕吐较少。由于肠管扩张,肠黏膜的吸收功能减退,虽有一些电解质被吸收,但实际水与电解质的丢失仍是较明显的。高位梗阻时,由于呕吐频繁,以胃液、胆汁、胰液及空肠液为主。钠离子的丢失较氯离子为多,因此酸中毒的机会较多。另外胃液及肠液中含有两倍于血浆的钾离子,因此也常伴有钾离子的丢失。北医一院400例中,低钠者27.2%,低氯者18.5%,低钾者9.8%,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22mmol/L者占44.0%,高于29mmol/L占1.6%。

Haden与Orr于1923~1924年曾描述输入盐水似乎可以缓冲肠道吸收的毒素。现已知生理盐水能补充丢失的电解质,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命。

当梗阻发展到绞窄时,可产生血液的丢失。当大部分肠管发生绞窄,开始时都不致使受累的肠段发生完全的血循环中断。小肠扭转时首先影响其静脉回流,导致肠管的充血与淤血。继之小动脉痉挛,肠蠕动增加,进一步引起小血管破裂,血液流注黏膜下层及肌层,从而造成出血性梗死。此时血液渗入肠腔及腹膜腔内,故可产生血性腹水。直至绞窄的肠压与动脉压相等时,血液循环完全中断,造成小血管内凝血。失血量多少,与绞窄的肠管长短成正比。

2、细菌的繁殖及毒素的吸收梗阻时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在梗阻以上的肠管里细菌过度繁殖,主要有大肠埃希杆菌及厌氧菌。细菌的繁殖可以增加手术的感染机会,尤以大肠梗阻为甚。此外,细菌所产生的毒素经血液循环与淋巴液吸收进入体内,也可经肠壁渗透到腹腔中被腹膜吸收,腹腔毒素的吸收发生在肠梗阻晚期。正常人的肠道中有大量的需氧菌及厌氧菌,肠梗阻后厌氧菌的繁殖加快,肠道中细菌的数量与分布同时发生改变,例如正常动物肠管中的类杆菌(bacteroides)通常位于大肠中,一旦梗阻发生。大量的类杆菌亦可出现于小肠。绞窄性肠梗阻时,由于肠管的出血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绞窄的肠管中有大量的细菌并产生大量的毒素,往往是造成死亡的原因。Barnett在动物实验中,把绞窄性肠梗阻的腹腔渗液,注射到其他动物腹腔内,可使动物死亡。若把绞窄的肠襻置于不能渗透的塑料袋中,可使动物的病死率降低。Yull1962年发现人的绞窄性肠梗阻的腹腔积液中也有同样的毒性物质。在绞窄刚开始,肠壁通过性尚无改变,细菌尚未渗透到腹腔时,病人的中毒症状并不明显。当绞窄肠段发生坏死,尤其是绞窄的肠段较长时,肠腔内的大肠埃希杆菌、链球菌等繁殖达到高峰,则其中毒症状表现严重。一旦肠管破裂,则感染与休克更为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

3、肠管内压的增高对肠管的影响肠管内压力增高,压力作用于肠壁,除使肠管膨胀外还影响肠黏膜的吸收作用,也使肠壁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肠壁坏死。正常小肠压力是0.267~0.533kPa(2~4mmHg),梗阻以上的肠内压可以升高到1.33kPa(10mmHg)以上。

单纯低位小肠梗阻,由于梗阻以上的肠管较长,肠管内压力则较低,小肠梗阻持续48~96h时,肠内压一般在0.53~1.87kPa(4~14mmHg)。在肠蠕动高潮时,压力可达2.67~4kPa(20~30mmHg)。当结肠远端梗阻时,结肠内压较高。因为60%的病人,其回盲瓣功能良好,使结肠成为一个闭襻,因而其内压可高达2.45kPa(25cmH2O)。又因为盲肠肠壁较薄,而且又是压力反作用的集中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盲肠很可能发生穿孔。

肠内压的增加,引起肠管膨胀,同时也增加肠蠕动,发生肠绞痛。持久的肠内压增高可造成肠肌肉的麻痹,肠蠕动减弱,肠鸣音减弱。

肠内压的增高,将引起静脉回流的减慢。肠梗阻48~96h以后,可以观察到正常时可以通透的水、葡萄糖、士的宁(番木鳖碱,strychnine)有明显吸收减退现象。相反,淋巴吸收有增强现象。实验证明,甲紫注入梗阻的肠管中,可以看到肠系膜的淋巴结中有染料出现;注射到非梗阻的肠管中,相同时间内并无染料出现。这可能因为肠内容物的停滞,使静脉压升高,淋巴循环加速,促进了对此种染料的吸收。

此外,梗阻以上部位,肠壁静脉回流受阻,肠管水肿,分泌水、钠、钾增多。15cm一段小肠,可以分泌500ml液体。

肠内压升高时间过久,则产生肠壁通透性改变。1935年Sperling和Wangensten用狗进行回肠闭襻肠梗阻实验。发现肠内压达到肠壁毛细血管内压时,持续10h(压力为2.0kPa,或15mmHg),肠壁的活力与通透性均无明显改变,28h后则活力丧失,通透性增强。近来Deitch实验发现,单纯性肠梗阻6h,细菌可以达到肠系膜淋巴结,24h可达肝、脾及血流中。作者认为是由于细菌繁殖和肠黏膜屏障发生障碍所致。当肠管内压再继续升高,对肠侧壁压力等于或大于肠壁内动脉灌注压时,肠壁便产生缺血。若此时梗阻不能得到缓解.便可产生肠壁的坏死和穿孔。肠腔内细菌毒素进入腹腔,产生如前所述的严重的感染中毒,进入肠梗阻病理的最危险状态,常夺去病人的生命。

1.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尤其是进食后,避免做剧烈的运动,以免造成肠扭转的发生。2.在饮食方面少吃难消化的食物,例如:花生、柿子等。3.要加强身体的锻炼,对于肠胃功能差的人,要进行调理,增强肠胃的体抗力。4.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预防和治疗肠蛔虫病。5.对于腹部有过手术者要做好胃肠减压避免腹腔感染,上面的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一般治疗

一、治疗

肠梗阻的治疗,在于缓解梗阻,恢复肠管的通畅。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生命的威胁不完全在于肠梗阻本身,而是由于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病理生理变化。为了挽救病人生命,应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减少肠腔膨胀。手术治疗应在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纠正后再进行。

1.胃肠减压

病人一旦诊断明确后,应即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对老年病人还可以预防误吸的发生。胃管保持在胃内,可吸出由肠管逆流到胃内的液体与气体,从而减少肠管膨胀的程度,有利于手术探查。对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仅用胃肠减压与静脉输液,有时可以解除梗阻,避免再次手术。应用胃肠减压12h后,重复进行X线检查,若小肠充气减少,结肠充气时,则证明肠梗阻有所缓解。

2.水与电解质的补充

根据肠梗阻的部位,梗阻的时间长短,以及化验检查的结果来进行水与电解质的补充。由于呕吐与胃肠减压所丢失的液体,与细胞外液相似,因此补充的液体以等渗液为主。对严重脱水的病人,术前进行血容量的补充尤其重要,否则在麻醉情况下可引起血压下降。绞窄性肠梗阻,除补充等渗液体外,血浆及全血的补充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血压及脉率已发生改变时。

3.抗生素的应用

单纯性肠梗阻无须应用抗生素。对绞窄性肠梗阻则须使用,可减少细菌繁殖,尤其当肠管发生坏死而引起腹膜炎时,更应使用。

4.非手术治疗除前述各项治疗外尚可加用下列措施

油类可用石蜡油、生豆油或菜油200~30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肠减压管注入。适用于病情较重,体质较弱者。

麻痹性肠梗阻如无外科情况可用新斯的明注射、腹部芒硝热敷等治疗。

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内关、合谷、内庭等穴位可作为辅助治疗。

5.手术治疗

经以上的治疗,有部分病人可缓解。若腹痛加重,呕吐未止,白细胞增高,体温也增高时,则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的时间不宜超过48h,以免发生肠绞窄坏死。手术方法根据梗阻原因有所不同,一般有4种方法:

(1)粘连松解术、复位术

开腹探查无血性渗液,则多为单纯性梗阻。若肠管膨胀不严重则自上而下追踪肠管萎陷与膨大的交界处,即梗阻病变的所在。则根据病因可进行粘连松解或肠扭转、肠套叠复位术。若梗阻以上肠管膨胀明显,应先将膨胀的肠管予以减压,以免探查过程中,由于牵拉而发生破裂。

(2)肠襻间短路吻合术

若梗阻的原因不能解除,如癌肿、放射性肠炎、腹腔结核等所引起粘连十分严重,难以分离。强行分离往往分破肠管,术后发生肠瘘,可在梗阻部位上下肠段间作短路吻合术。一般有两种吻合方式:

①侧侧吻合

在梗阻上下的肠襻之间进行侧侧吻合。此种吻合术将在吻合口与梗阻之间形成盲襻,日后可能产生盲襻综合征,有时有溃疡形成引起肠道出血。

②端侧吻合

切断梗阻近端肠管与梗阻远侧肠管进行端侧吻合。

(3)肠造瘘术

一般适用于结肠梗阻,如乙状结肠癌合并梗阻。梗阻以上的肠管膨胀有严重水肿,肠腔内感染,一期手术切除与吻合常招致吻合口漏的发生。因此对结肠梗阻,常先在梗阻上方进行造瘘。但小肠梗阻,尤其是高位梗阻,不宜行造瘘术,否则产生液体丢失严重与腹壁皮肤糜烂,长期造瘘病人的营养也难以维持。

(4)肠切除、肠吻合术

对梗阻所造成的肠壁坏死,应进行一期切除吻合。对肠扭转,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肠梗阻.都应进行坏死肠管切除后以对端吻合为理想。休克的病人,病情危重,不应延续手术时间,但切除坏死的肠管等于除去病灶,有时血压可以恢复。手术过程中要尽量细致,对撕破的浆膜面,一般都应用细丝线缝补,或是由邻近的小肠浆膜面缝盖于其上,避免粗糙面暴露,日后发生粘连。在缝合腹膜以前,将小肠进行适当排列,希望在肠系膜之间形成整齐的顺列,而不至于发生扭曲。

二、预后

急性肠梗阻虽经治疗,仍有一定的病死率,近年来有所下降。北医大一院1990年后,除外晚期肿瘤引起梗阻死亡外,死亡率由2%降至零。死亡率高低取决于肠梗阻类型。Milamend报道,近20年单纯性肠梗阻死亡率为0%~5%,绞窄性梗阻为4.5%~30%。另外病人的年龄也有影响,老年人合并症多,病死率也较高。手术是否及时,对病人的生命也有影响,Wangensten的资料表明。绞窄性梗阻在发病36h内进行手术,其病死率为8%左右,若在发病36h以后进行手术,病死率为25%。所以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肠梗阻中医治疗

三、肠梗阻中医治疗

复方大承气汤:川朴15g、炒菜菔子30g、枳实9~15g(后下)、芒硝9~15g(冲)。适用于一般肠梗阻、气胀较明显者。甘遂通结肠:甘遂末1g(冲),桃9g,赤芍15g,生牛膝9g,厚朴15g,生大黄15~24g(后下),木香9g。适用于较重的肠梗阻、积液较多者。上列中药可煎成200ml,分次口服或经胃肠减压管注入。

肠梗阻中医治疗

1、热结腑实

【证候】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泻热通腑,荡涤积滞

【方药】生大黄、枳实、芒硝、厚朴

2、寒邪直中

【证候】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面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治法】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方药】生大黄、熟附于、细辛、枳实、厚朴、芒硝

3、虫积阻结

【证候】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治法】驱虫消积

【方药】雷丸、苦楝皮、黑丑、槟榔、皂角、木香、大腹皮、川椒、黄连

其他治疗

1、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川朴、炒菜菔子、枳实(后下)、芒硝(冲)。适用于一般肠梗阻、气胀较明显者。甘遂通结肠:甘遂末(冲),桃,赤芍,生牛膝,厚朴,生大黄(后下),木香。适用于较重的肠梗阻、积液较多者。上列中药可煎成200ml,分次口服或经胃肠减压管注入。

2、油类:可用石蜡油、生豆油或菜油200~30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肠减压管注入。适用于病情较重,体质较弱者。

3、麻痹性肠梗阻如无外科情况可用新斯的明注射、腹部芒硝热敷等治疗。

4、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内关、合谷、内庭等穴位可作为辅助治疗。

预后

急性肠梗阻虽经治疗,仍有一定的病死率,近年来有所下降。北医大一院1990年后,除外晚期肿瘤引起梗阻死亡外,死亡率由2%降至零。死亡率高低取决于肠梗阻类型。Milamend报道,近20年单纯性肠梗阻死亡率为0%~5%,绞窄性梗阻为4.5%~30%。另外病人的年龄也有影响,老年人合并症多,病死率也较高。手术是否及时,对病人的生命也有影响,Wangensten的资料表明。绞窄性梗阻在发病36h内进行手术,其病死率为8%左右,若

1.术后一周可吃半流饮食,如面条、馄饨、小米红枣粥、包子、面包、苏打饼干、烩豆腐、清蒸鱼、烩鲜嫩菜末等;

2.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3.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4.宜吃加工或烹饪精细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5.宜吃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6.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1.不宜食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

2.术前忌食长膳食纤维、胀气的食物如:芹菜、白菜、油菜、萝卜、土豆、红薯、黄豆、蚕豆等。术后忌食油腻、粗糙、腥发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糙米、狗肉、羊肉、牛肉、熏鱼等。

3.忌粗糙食物:手术后3~4天,肛门排气后,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以少量流质,5~6天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忌食鸡肉、火腿、鸽肉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此物即使煮的很烂,也不能操之过急。

4.禁油腻食品:即使到了第10天,机体能承受软饭时,油腻食品也不能早食,如母鸡汤、肉汤、羊肉、肥肉、排骨汤、甲鱼等。

5.忌食发物:即使术后拆线,也应禁食狗肉、羊肉、雀肉、雀蛋,笋等。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肠梗阻是一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出现会让患者有腹部不适、肝肿大、凝血障碍等症状,对于每位肠梗阻患者来说,及时的接受正规的...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蛔虫性肠梗阻是怎么引起的

    所谓的蛔虫性肠梗阻是因蛔虫聚结成团引起肠管堵塞,主要引起一些肠管梗阻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一般腹痛表现为剧烈腹痛,也有可能出现肠壁的穿孔及坏死等。就现在来说蛔虫性肠梗阻已经逐渐在减少,但其仍是非肿瘤原因引起的梗阻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可以通过大便检查、X线检查、B超等可以有效的做出诊断。一旦诊断明确,可以口服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程较重,也可以手术进行治疗。所以平常应该注意饮食卫生情况,预防蛔虫疾病的发生,尽量不要生吃食物等。

  • 慢性胆囊炎会引起肠梗阻吗

    慢性胆囊炎是不会引起肠梗阻。如果是慢性胆囊炎的话,平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粗纤维的食品,要让排便通畅。也可以配合治疗胆道片进行治疗,同时也要继续保持轻食,即低糖、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习惯。但如果是急性胆囊炎,是有可能会引起肠梗阻的,所以还是要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

  • 十二指肠梗阻与幽门梗阻的区别有哪些?

    十二指肠梗阻和幽门梗阻的位置不同。肠梗阻的症状可以用药物治疗。如果梗阻不是很严重,可以服用胃粘膜和胃肠道运动保护药,多做腹部热敷、按摩,多吃水果,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灌肠治疗,以减轻梗阻。从家谱的研究来看,慢性消化性溃疡者的亲属患溃疡病的机会要比一般人群大2.5—3倍。而且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二者的遗传性是互不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亲属和子女易患十二指肠溃疡而不是胃溃疡。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

  • 粘连性肠梗阻术后粘连如何治疗

    可以考虑肠道排列手术具体请医院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帮助,除了及时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外,患者需要多专家建议,和医生保持沟通,患者还需要重视护理方面,例如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与此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选择一家专业医院诊治,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原则是:纠正因肠梗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区分粘连性肠梗阻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单纯性,不完全性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绞窄性一般手术治疗及早进行.诊断要点:1.病人多有腹腔手术,创伤或感染的病史2,腹痛,吐,胀,闭(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四大症状3,腹部肠型,蠕动波,肠鸣音亢进4,X线检查肠道充气.生活护理:治疗与护理: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止感染和中毒,应用抗肠道细菌,包括抗厌氧菌的抗生素.解除梗阻及中医中药治疗,口服或胃肠道灌注生植物油等

  • 粘连性肠梗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后天性黏连在临床诊断上多见,多由腹部手术、炎症、精神创伤、破皮、肿瘤、异物等因素引来,其中因手术引来的黏连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并且肠粘连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引来肠梗阻。常见的如因肠袢间紧密黏连成团或固定于腹壁,使肠腔变窄或干扰了肠管的扭动和扩展,肠管因黏连牵涉扭折成锐角,黏连带抑制肠管,肠袢套入黏连带形成的环孔,或因肠袢以黏连处为支点再次发生逆转等。

  • 切口疝引起肠梗阻会痛吗

    切口疝引起的肠梗阻,当然会感觉到疼痛。如果切口疝引起了比较严重的肠梗阻,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如果在梗阻处不能继续向下行走,会越积越多而导致胃肠道痉挛,就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还有,如果是因为肠管在疝内形成了绞窄或嵌顿的情况,也会造成患者出现疼痛,而且随着肠道缺血的情况加重,还可能引发肠管的坏死,造成弥漫性的腹膜炎,使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同时还可能引起休克等临床的并发症,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 肠梗阻肠鸣音有什么特点

    听肠鸣音判断肠梗阻是医生查体时的必须检查的一个项目。一般来讲正常人的肠鸣音一分钟3到5次,在肚脐周围地方都能听得到,如果出现肠鸣音过快或者高调的金属音,往往考虑是肠梗阻,如果出现水音高调的金属音,可能需要外科手术。麻痹肠梗阻听不到肠鸣音。

  • 肠梗阻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患者进行肠梗阻手术以后,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生活要规律,避免熬夜,避免过于劳累。患者饮食上要尽量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最好是吃一些半流质食物为主,比如稀饭、面条等。另外,患者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要注意多喝水,要尽量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大便过于干结而引起便秘。患者绝对不能暴饮暴食,要尽量少量多餐,不要抽烟、喝酒等。如果患者出现有腹部胀痛不适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因为有很多患者可能会出现肠梗阻的复发。

  • 孩子肠梗阻手术后需要几天流食

    孩子肠梗阻术后何时进食,需要根据手术情况而定。如果手术仅仅是解除梗阻,并未切除肠管,可以术后1-2内恢复饮食。而术中发现有肠管坏死,行了坏死肠管切除及肠管的吻合,需要待其术后肛门排气,并且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再予进食。肠道蠕动恢复可以避免肠道内容物积聚,引起肠管壁张力增加,不仅起不到消化吸收的作用,还会影响肠道吻合口的愈合,严重的有可能引起肠管吻合口瘘的发生,因此切不可以较早的进食。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