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样人格障碍会不会影响婚姻 医生带你剖析人格障碍的形成

发布时间: 2021-07-23 11:02:5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格障碍在精神病学里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诊断人格障碍的要点是患者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

除了前面提到的标准之外,还包括以下几条:几乎没有可体验到愉快的活动;无论对批评或表扬都无动于衷;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

分裂样人格障碍会不会影响婚姻 医生带你剖析人格障碍的形成

有人格障碍者婚姻质量差

分裂样人格障碍者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与人难以建立深厚的、紧密的、稳定的情感关系,简单的肤浅的社会关系尚可发展维持,如同事、邻居关系等。因此,他们一般可以胜任本职工作,但由于沟通、协调、合作等需要与人深度交往的高级心理功能不足,所以很少会得到重任,极少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而家庭这个原本应体现亲密关系的场所,最容易暴露、发现分裂样人格障碍者的关系淡漠问题。这些人往往缺乏深刻的情感需求及情感体验,在夫妻关系中会表现得冷漠,我行我素,甚至是无情无义。而且由于缺乏共情能力,所以一般难以感受到对方的关爱,也不会向对方积极回馈感情。

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位女性人格障碍者,丈夫总觉得她太冷淡了,想改善夫妻关系,于是在其40岁生日的时候为其定制了大蛋糕(以前他们都不过生日)。而妻子却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盛蛋糕的盒子是塑料的,可能有污染,结果蛋糕一口未动。这件事情对丈夫的感情造成很大的挫伤,几年后他们的婚姻结束了。

分裂样人格障碍者由于在内心深处是拒绝或不需要亲密关系的,所以他们会下意识地不认同夫妻关系,不认同自己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外在行为上会表现为缺乏家庭责任感,不履行自己的角色义务,比如长期不做家务或不承担家庭开支,不尊重对方及其父母亲属,以及不愿意养育子女等。家庭往往会因此引发较多争执、矛盾,最后导致婚姻破裂。所以,分裂样人格障碍者单身或离异的情况较多见,结婚者的婚姻质量一般较低。

分裂样人格障碍会不会影响婚姻 医生带你剖析人格障碍的形成

专科医生可以提供治疗方案

人格障碍者比较一致的心理特征就是人格中内在的不和谐。人格的形成既决定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也和后天的成长环境、父母亲属的教养方式有关。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关爱,反而被父母漠视、辱骂、殴打,那么他和父母的这种非正常关系慢慢就会内化到他自己的人格当中。也就是说,他人格中的一部分对另外一部分不喜欢、不接纳、有攻击倾向,内心的一个“我”对另外一个“我”是冷漠、排斥、打击的。

人格内部有了这样的不和谐关系,长大以后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果自我内部之间依旧在打架,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一个神经症患者,心理上有很多自我冲突,如强迫症、恐怖症等。如果自我内部之间不打架,而是把这种关系投射到了外在的人际关系上,则会表现为对他人的敌意、不友善,甚至是攻击、暴虐。特别是在相对安全的人际关系当中,更容易把这种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出来。轻者表现为是一个“刺儿头”,重者则表现为人格障碍。

由于人格障碍患者大多能够胜任普通工作和基本生活,所以主动到门诊就诊者较少,临床上也不易识别。此外,有的个体仅具备人格障碍的部分特征,但不足以做出诊断,为临床识别增加了难度,需要在咨询或治疗中注意观察。有的不典型分裂样人格障碍者会被人善意地误解为内向、清高、特立独行,对此更需要进一步观察。

需要说明的是,分裂样人格障碍不同于精神分裂症,两者在字面上虽然接近,但却属于精神卫生领域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界于正常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而精神分裂症则是一种重性精神疾病,一般有幻觉、妄想、情绪行为障碍等明显的精神异常表现。如果你身边的人有人格障碍倾向,最好去专科医院诊断,那里的医生会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专家解释说,关于人格障碍治疗费用的问题,在此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数据,毕竟不一样的患者病情各不相同,不一样的医院收费不一,不一样的治疗有着... [查看更多]
人格障碍是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疾病,因为一旦患上这种疾病,患者的生活就无法自理,给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还会有自杀的想法,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安... [查看更多]
如果能知道人格障碍的早期症状就可以及早发现,尽早治疗,这对于人格障碍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机会,因为人格的稳定性,使得人格障碍的治疗实际上...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得了分裂型人格障碍该怎么办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有这类异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们总是妄自尊大,而又极易产生羞愧感和耻辱感,此类障碍的患病率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碍,要有意识地去接触这个社会实际生活,来扩大社会信息量,积极与他人和事物接触,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唱歌、绘画、跳舞等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比如通过饲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激发生活的情趣,实现自我的满足感,改善冷莫的心态。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什么表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指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障碍。患者从不关心他人、极端自私、缺乏起码的同情心和待人冷酷无情,例如不照顾且殴打妻儿、谩骂且不赡养父母、陷害朋友等;他们的所做所为,还给社会和谐造成一定的危害,如玩忽职守、放荡不羁、说谎、逃学、旷工、愉窃、诈骗、乱搞两性关系酬酒和殴斗等,而且强词夺理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此型人格障碍还表现出对他人甚至亲友采取令人痛苦的、冷酷的举动,无视社会道德规范,不承担责任和义务,并屡屡违反社会准则,反复说谎。他的行为随心所欲,完全不考虑别人想法,如突然不辞而别离家出走,缺乏自控能力;缺乏罪责感,从不内疚和自责,相反则老是怪罪别人,有时在众人指责下迫于压力也会做些检讨但仅停留在口头上,不会表现在行动上,而且片刻即忘,又复故我,给人一种不可救药的感觉。

  •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天生吗

    回避型人格障碍既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它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与遗传、社会、心理等等各种因素都相关。其中后天原因是主要因素,比如患者自幼的生活环境不好、父母亲比较强势,对孩子的要求太多、过分的保护,或者亲人从小对孩子表现出来过多的不耐烦,这样久而久之让孩子心理缺乏安全感,这样也会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 害怕变通是得了人格障碍吗

    单纯的依靠一个心理因素,不能够确诊是人格障碍,害怕变通跟心理不成熟,心智不成熟有一定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属于人格障碍的表现,人格障碍是一个心理性的疾病,病人本身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有疾病,病人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人物和事物的分析,都跟正常人的思维和想法是不一样的。害怕变通只是一个心理活动或者是心理想法,不属于心理障碍。

  • 人格障碍的并发症有哪些

    因人格障碍有时是因为一些脑部地损伤而引发一种疾病,因此有时也称之为异常人格,这种病有可也能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引起的,它有可能损害到人体的一些器质性的器官,一般表现为脑部的损伤,如颅内出血,头部脑部的损伤或是外伤或是一些病变所引起的,多为脑外伤、脑炎等。脑额叶之类有时候一些精神病患者也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的表现,这也是诊断是否是精神类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 回避型人格障碍会遗传吗

    回避型人格障碍会遗传的。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形成原因受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因素的相互影响。首先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些理论学家认为,出现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或者是易患病的基因都会增加形成回避型人格的概率。其次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如受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会导致出现回避型人格障碍疾病,是属于人格发展的后天环境因素。

  • 反社会人格障碍什么意思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您不能改变环境,您可以改变您自己。您不能改变事实。您可以改变您的态度。您不能改变过去,您可以改变现在。您不能控制别人,但您可以控制自己。有勇气去改变您能改变的,有勇气去接受您不能改变的。

  • 压力大会导致患有人格障碍吗

    压力大会导致患有人格障碍。压力过大就会对人产生一种反感,尤其是长时间如此,人的神经就会支撑不住外界压力,导致人格出现障碍。人格障碍一般都是因为自身压力大与生活环境造成的,需要及时的去缓解自身的压力与改善自己生活的环境,对自己形成一种保护,使自己的人格障碍有所改善。人格障碍建议选择精神科去治疗,对人体有很好的恢复效果。

  • 什么叫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又叫逃避型人格障碍,其最大待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在现代社会中,隐居者已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进行亲密的接触惟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相反,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回避型人格障碍者缺乏自尊心看不到自己的成就,夸大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担心被人奚落嘲弄而不愿与人来往。日久变得越来越孤僻,常常被社会所忽视,长久以来,心理越来越严重,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大家多多关注这类人群并且及时给予帮助。

  • 为什么会引发人格障碍

    因为若是童年时期受过虐待、父母教育不好就会容易使患者出现暴躁、焦虑等情绪,从而引发人格障碍。当患者患有人格障碍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因为若是不观察治疗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反社会、自杀的倾向。对于患有人格障碍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心理疗法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相关的药物来治疗疾病。

  • 双向人格障碍症怎样治疗

    十分高兴能问您答疑解惑。经过您的病情所述,考虑得了双相性情理性精力阻碍、边缘性人格阻碍,边缘性人格障碍与双相性情理性精力障碍病发密切相应,首先须要在医生引导下服药医治,病情掌握稳定现象下,接受系统的情绪医治,帮助自己认识个性缺陷所在,转变自己的行为形式并对并对自己出现的积极变化给予鼓动勉励和加强。

  • 回避型人格障碍严重吗

    回避型人格障碍一般是不严重的,是可以治疗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一些自信,消除一些自身的自卑感,能将心理障碍进行克服住,而且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社交的任务,每天努力的适应一点点,要避免害羞孤独以及出现叛逆的情况。最好跟家人进行协同,要家人协助一起进行克服,但是也是需要做适当主鼓励的,就是要缓解生活中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

  • 什么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表现为容易发脾气、易怒、做事情没有责任心、没有道德标准、不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和周围人相处也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做错事情都认为是别人的错、总是指责别人、埋怨别人、缺乏内疚感、同情心、对自己做错的事情也不会吸取经验教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用简单粗暴的行为解决,比如冲动、伤人、毁物、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 压力会加剧人格障碍吗

    压力可能加剧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发病因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遗传、周围环境、性格特性、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有关。人格障碍临床包括多种类型,例如强迫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有些类型的人格障碍和压力有比较大的关系,例如强迫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例如,强迫型人格障碍在工作压力下,可能会出现强迫症状的加重。表演型人格障碍在压力下,也可能发作的更频繁等。

  • 压力大会得人格障碍吗

    压力大也是可能会造成人格障碍的,人格障碍它主要与遗传方面的因素和自身的性格特点,还有就是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都有关。所以如果长时间受到社会或者是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压力过大,也会导致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最主要是以心理治疗为主,然后再服用一些镇静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是有利于缓解症状的,但是需要长期坚持调理身体。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