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了手足口预防针出现过敏
婴儿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每个宝宝的身体素质不同,在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也会有所不同。轻度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中、重度全身反应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一、轻度局部反应
在注射部位可能会有轻微红肿或硬结,多数情况下会在2-3天内自行缓解,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也不必进行特殊处理。
二、中、重度全身反应
1.发热: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建议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帮助婴儿降低体温,如贴退热贴等。若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来给婴儿降温。
2.皮疹:通常出现在注射部位或者四肢近端,呈红色斑丘疹状,也可发展为疱疹样改变。大部分患儿症状较轻,无须特别处理,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但也有部分患儿会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则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遵医嘱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利巴韦林颗粒等。
3.神经系统异常:少数婴儿在打完手足口疫苗之后,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以及身体乏力的症状,也有可能会引起肌肉酸痛和食欲下降的情况发生。此时应及时带婴儿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确诊是由于疫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改善。
4.其他情况:少部分婴儿还会出现腹泻的现象,如果没有其他的不适感,可以不用特殊处理,会随着时间慢慢恢复正常的。但如果腹泻严重时,要及时去医院儿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等相关检查,遵医嘱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者是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补充体内的水分,防止脱水的发生。
此外,家长要注意婴儿接种疫苗后的护理工作,当天不要让其洗澡,以免注射部位沾水而引起感染。同时还要加强对婴儿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表现,要及时告知医生并积极进行处理。
- 上一篇:哺乳期可以吃大蒜吗,对宝宝有影响吗
- 下一篇:八个月婴儿睡觉鼻塞呼呼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