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应如何治疗视神经萎缩?相信大家对于针灸已是非常的熟知了,它是一种通过调整营卫气血,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的治疗方法。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方式方法。
针灸应如何治疗视神经萎缩:
一、体针疗法
1.处方: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头部的穴位,如鱼腰、太阳、阳白;第二组取百会、风池等;第三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紫宫、玉堂、膻中、内关、神门等;第四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T1~T5夹脊穴、大杼、风门、肺俞。第一组、第三组穴位同时取用,第二组、第四组穴位同时取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下平刺阳白0.5±0.1寸,向后平刺太阳0.6±0.2寸;横向平刺鱼腰0.5±0.1寸。向前平刺百会1.0±0.2寸;向鼻尖方向斜刺风池0.6±0.2寸。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T1~T2夹脊穴、大杼、风门、肺俞0.5±0.2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紫宫0.8±0.2寸;直刺内关1.0±0.2寸;直刺神门0.3±0.1寸。
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3.按语:头部血管分布着来自T1~T5的自主神经,所以还选了T1~T5节段区内的穴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调节相应节段的自主神经的功能来调节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选用第二组、第四组穴位的目的就在于此。取用第一组、第二组穴位既可调节高位中枢的功能,也可调节视神经的功能。
二、电针体穴疗法
1.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四组,第一组取头部的穴位,如鱼腰、太阳、阳白;第二组取百会、风池等;第三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内关、神门等;第四组取远隔部位的穴位,如T1~T5夹脊穴、大杼、风门、肺俞。第一组、第三组穴位同时取用;第二组、第四组穴位同时取用。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进针操作与体针疗法一样,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第一步操作完毕后,在第一组(头部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之间,在第二组(头部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治疗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每次电针6~8个穴位即可。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
三、耳针疗法
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眼、目1、目2。
(2)配穴:取另一侧的脑点(缘中)、脑干。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四、我院的特色疗法
我院首创的“明目逍遥汤”系列方精选中医多种纯天然名贵中草苭,如玄及、茹草、三七、鹿角、山奇根等组成,具有补益肝肾,开窍明目,清热疏肝,行气活血,温阳通窍,化瘀通络,补血养心,宁神利窍,补脾益气,疏通经络,温散明目,调理脾胃,营养视神经、视乳头、视网膜,扩大视野等功效,苭力强而持久,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该方以五轮学说为基础,重在五脏,五脏中又以肝、肾、脾三脏为重点,补益与疏解相结合而以补益为主治疗,对视神经萎缩等眼底退行性病变(青盲)有独特疗效,是目前苭物治疗青盲的最有效方法。
针灸应如何治疗视神经萎缩?想必各位视神经萎缩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其针灸治疗方法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在此我院全体医护人员祝所有视神经萎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