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200微克/分钟,此期叫做隐匿性肾病,或早期肾病。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有什么症状?
1、蛋白尿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着肾小球基底膜滤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2、浮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
3、高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4、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5、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
6、其它症状
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每年至少定期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如果已有眼睑、下肢浮肿等典型肾损害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全面检查。
患者在糖尿病早期就应重视预防肾功能受损。血压尽可能控制在接近正常值,即120-80,因为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最大。不要乱用药,别轻信一些所谓的祖传秘方;尽量选择不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利格列汀等,其主要经胆汁和肠道排泄,不会影响患者的肾功能。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淡、少盐饮食,每天吃的蛋白量应为每公斤体重0.6-0.8克,还要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充足睡眠、不熬夜等,这都有利于控制血糖和肾脏养护。
糖尿病肾病和一般的肾炎不一样。一般肾炎是免疫功能引起的,糖尿病肾病是血管危害造成的。糖尿病肾病在早期没有任何感觉,可能只是要多喝水、尿多,这其实就是给肾脏增加了负担,即使出现微量蛋白尿的时候患者依然没有感觉,微量蛋白尿基本是到医院验尿时被查出来,化验出来的。到了大量蛋白尿,即尿里的蛋白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病人才会开始有感觉,如腰痛、血压升高,还有浮肿一旦到了这份儿上,都是中晚期了。糖尿病肾病分为一至五期,直到三期才会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出现大量蛋白尿时就已经是四期了,如果说一个糖尿病病人有大量蛋白尿,大约5年就会过渡到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
感染或药物引起的一般肾病常会被人们注意到。感染引起的肾炎发展很快,从得病到浮肿也就几个月。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都是在人不知不觉中进展着,症状要几年,甚至十年以上才会慢慢出现,因此容易被人忽略掉,越是被忽略的事情,后果就越严重。
所以,现在控制好血糖,远离肾病!
血尿三个加并不一定就是iga肾病。虽然iga肾病主要的表现就是肉眼血尿,但是有了血尿并不一定就是iga肾病。iga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在感染之后的一天到三天就会出现肉眼血尿。当然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就是肾穿刺,肾穿刺显示系膜区有大量的iga沉积,那么就可以确诊是iga肾病。
豆制品都含有很高的嘌呤,嘌呤会氧化而变成尿酸,会造成肾脏负担过重。豆类还含有蛋白质,豆腐中所含的植物蛋白经过人代谢,最后会转变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肾病病人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若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的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豆类吃得太多,使体内蛋白含量过高,蛋白质产生的含氮物也会增加。所以有肾病不要多吃豆腐。
要区分高血压肾病和肾性高血压:第一,病史。高血压肾病是先有高血压病,然后再出现了肾脏损害。而肾性高血压,是先有肾脏方面的疾病,然后又出现了高血压。前后的顺序是不一样的,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看先有哪种疾病,就可以做出判断。第二,通过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帮助判断。特别是肾性高血压,像肾上腺素瘤、肾动脉狭窄。通过肾脏或者肾动脉的彩超、CT检查就可以发现。而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功能损害,只是出现尿素氮、肌酐升高等方面的异常,不会有肾上腺素瘤或者肾动脉的狭窄。
血尿的病因很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有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肿瘤或者是肾炎等疾病造成,需要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和治疗是关键,建议你还是及时的就诊,检查一下血尿常规,泌尿系超声,膀胱镜等相关检查,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给你合理的治疗意见,平时一定要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诊断糖尿病肾病需要完善以下检查,包括空腹血糖,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做晚上零点、三点的血糖,还有三餐后两小时血糖,还有糖化血红蛋白、尿沉渣、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肝功能、血脂、C肽、以及眼底检查、泌尿系彩超、测量血压和体重身高指数,必要时肾穿刺活检,肾穿刺活检不是一个必要的检查,必须要做的有定期的监测血糖、空腹血糖、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果病人在使用了降糖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肾功能损害的话,那么监测这个病人凌晨三点的血糖和零点的血糖是有必要的,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对于病情的评估很有帮助,血脂的监测和肝功能的监测,尤其是对肝功能里的血清白蛋白的这个指标,对于病情的评估也有帮助。
要预防肾病出现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晚上11点之前进入睡眠状态。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节食或挑食,严格的控制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及水果等。3.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各项指标,防止动脉硬化程度加重。4.控制体重增长,戒烟、戒酒。5.避免服用肾毒性药物。6.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
血糖控制差、糖尿病的病程长、有其他微血管并发症、种族(因为亚裔的种族更容易得这个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大约30%的Ⅰ型糖尿病,在20年后有发展成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在病理上,最早的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和基质成分在系膜区的沉积。紧接着,是以结节性的沉积物为特点,肾小球的硬化加重,直到肾小球进行性消失,肾功能恶化。微量的蛋白尿是发展为显性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提示。尤其是老年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他的疾病,也可能导致微量蛋白尿,所以微量蛋白尿对他们来说,意义相对较差一点。蛋白尿进行增加或者蛋白尿伴有高血压,更可能是由于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
肾病综合征患者是否可以吃炒饭,这个问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判断。如果病情比较稳定,适量吃炒饭是可以的;但如果病情不稳定,建议避免食用炒饭。 1、病情稳定时,适量食用: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可能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症状。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没有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时,可以适量食用炒饭。不过,尽量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炒饭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较高,适量摄入有助于提供能量,但过多摄入可能不利于健康。 2、病情不稳定时,避免食用: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尤其是出现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炒饭可能不是理想的选择。炒饭中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代谢产物,如乳酸,这些可能增加肾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特别是伴有水肿的患者,炒饭可能加重水肿症状。 建议肾病综合征患者在饮食上保持清淡,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和大蒜。最重要的是,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肾内科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饮食调节。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维持健康。
过度劳累会加重肾病综合症的。过度劳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增加引起感冒、发热、咳嗽、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几率。同时,容易使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轻体力劳动为主,避免长时间重体力劳动。肾病综合症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平时要严格的控制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多做有氧运动,提高个人体质,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点就是患者有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克以上,血白蛋白低于30g/L,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通常需要与老年肾病综合征相鉴别的疾病,包括有:1.急性肾炎。该病通常多见于儿童,老人也可以出现急性肾炎,起病比较急,通常在呼吸道感染后1~3周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蛋白尿一般是轻中度增多,不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也不会出现低蛋白血症。2.慢性肾炎。该病起病比较隐匿,多见于青壮年,病情有轻有重,持续时间比较长,反复发作加重,尿蛋白是中度增加,肾脏皮质回声增强,肾脏缩小。3.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长期有滥用药物史,患者表现是夜尿增多,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