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症是以骨质病理性增生导致局部关节、肌肉、韧带活动障碍,伴发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可发生在颈椎、腰椎、关节及跟骨等处,包括肥大性脊柱炎、肥大性骨关节病及跟骨骨刺等。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及从事承重、久站、久坐的工作人员,以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脊椎的病变多见。骨质增生的病因迄今未明,多归属于老年性退行性病变的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假说甚多,如机械说、机能说、血管障碍、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等。基本认识是在内因基础上,由外因的诱发而导致发病。目前西医采用非激素类消炎止痛药物、理疗及手术治疗,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迄今尚无特殊有效疗法。
骨质增生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骨质增生引起症状也是有区别的。
1.脊髓型骨质增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质骨增生,非常容易导致瘫痪,患者发现骨质增生后出现行走步态艰难,行走笨重,两脚无力,感觉脚底好似踩在棉花上,手无力等。
2.交感神经型骨质增生:容易引起视力下降,导致视力模糊,眼睛极度不舒服,眼睑无力,眼窝肿痛,流泪,肢体发凉,体温下降,同时受累头,面,颈部,有发麻或疼症状出现。伴随着耳鸣耳聋等。
3.神经根型骨质增生:主要症状表现为颈后与肩背部,这两个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握力减弱,手指活动不灵,手握不住东西。
4.椎动脉型骨质增生: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有眩晕感,患者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突然肢体麻木,突然摔倒等。
病理学(15%):
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
组织学(10%):
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生物力学和生化改变(35%):
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骨硬化。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营养学: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钙。是应力反应的结果。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
骨质增生日常预防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的运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原因之一,长期剧烈的运动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受力不均,负荷过重,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需要运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上佳方法,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骨骼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必要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间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因此骨质增生康复的方法在于运动,意义在于消除或减轻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劳动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增生是经过各种原因长期的导致,治疗骨质增生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治疗应该以减轻关节压力负担,避免过度活动、过度劳累原则,护理关节,缓解病变进程。主要的治疗方法有:
1.支持治疗:患者要减轻劳动,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多运动;同时也要保证营养的补充,强身健体。
2.对症治疗:由于骨质增生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患者要及时的对症治疗。过于肥胖的患者要进行减肥,减轻关节的负担;症状有过于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镇痛药或者消炎药进行治疗;下肢关节有病变时可用拐杖或手杖,以减轻关节的负担。晚期的骨质增生患者可以使用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能够很好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骨骼功能。
宜: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腰椎骨质增生牵扯的屁股和小腿酸痛,可能是由于神经根或者椎管受到压迫引起,大部分是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平时避免过度的劳累,不要长时间的一个姿势及剧烈运动。在急性期可以佩戴腰围,睡硬板床,热水袋敷一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在缓解期适当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增强腰椎稳定性。疼痛明显可以外用活血止痛膏、通络祛痛膏,口服非甾体止痛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局部进行红外线、超短波或针灸治疗,大部分是可以缓解及改善。如果疼痛持续加重,并且引起下肢麻木无力,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微创或开放性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与骨质增生是有区别的。腰椎间盘突出与骨质增生的症状比较像,都是出现腰腿部的疼痛,但是他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腰椎之间的椎间盘向后方突出,突出以后会压迫后方的神经,产生一些疼痛的症状。而骨质增生主要是腰椎的椎管里面出现了增生,增生也会压迫神经根,所以也会出现腰腿疼痛。出现了腰腿疼痛,应该要及时的去医院明确具体的病情,积极地治疗。
膝关节骨质增生不能去爬山。膝关节出现骨质增生以后,由于软骨存在磨损,关节面有硬化,爬山会加重软骨的磨损。另外会引起膝关节周围组织的劳损,引起关节的不稳,导致疼痛和肿胀,加重退变及增生,不建议爬山。平时要注意爱护和保养膝关节,避免久蹲、久站,多注意休息和保暖。可以进行骑自行车、散步、游泳等运动。也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运动,增强膝关节周围组织的力量,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如果存在疼痛、活动受限,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止痛、营养软骨的药物。也可以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可以润滑关节,减轻磨损,缓解疼痛。
腰腰椎间盘凸起症归属于退行性疾病,是由长时间不对理的体位引发的。关键病症是腰痛、腿痛、人体下肢的血管麻痹等。药品医治也可结合牵引。重要病例须要微创参与医治。腰痛病症明显要适当休息,平常适当锻炼腰背部肌肉力气(倒着走)。
腰椎椎体轻度骨质增生多见于老年人,骨质增生是人体骨骼的退变,由于劳损、劳累、退变引起。骨质增生初期有持续隐痛,天气寒冷或潮湿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夜间、晨起时往往疼痛减轻,劳累后加重。骨质增生的预防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尽可能睡硬板床,不能久坐不动。平日注意补充营养,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减轻体重,应用物理治疗、按摩、牵引、针灸等方法治疗。没有症状的腰椎椎体骨质增生,无需治疗,注意定期拍片复查即可。
腰疼可能是骨质增生引起,也可能是由于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或者泌尿系的结石等疾病导致,需要根据相应的检查和伴随症状确定。1.骨质增生引起的腰疼,主要表现为棘突和椎旁的压痛,并且多见于老年人。通过拍片或者CT检查,可以发现增生和退变的组织。2.腰肌劳损。主要疼痛部位在腰部的两侧,以酸痛为主,休息和热敷后疼痛的症状会得到缓解。3.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为棘突间隙的压痛,部分伴有下肢的放射痛以及肢体的麻木和无力。4.泌尿系结石。表现为一侧腰部的绞痛,并且伴有血尿、尿频、尿痛等症状。由于腰痛只是一种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相应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腰上突然发麻伴有疼痛,考虑存在的骨质增生的可能。由于骨质增生是一种退行病变,局部的增生形成骨刺,反复刺激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导致充血、水肿,及腰椎不稳,引起这种麻木和疼痛的感觉,并且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情况。目前需要拍片检查,以明确增生的具体程度,大部分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平时应该避免受凉、劳累,不要长时间的弯腰,可以进行局部的理疗、按摩和推拿,以缓解肌肉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的麻木和疼痛。对于疼痛和麻木明显的,可以口服抗骨质增生丸、活血止痛胶囊,进行对症治疗。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压迫椎管引起下肢无力、影响正常生活,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膝盖的骨质增生主要是由于生理性的病变以及慢性的劳损引起的,对于轻度的骨质增生引起的骨性关节炎,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运动,也可以仰卧位腿伸直,不要屈膝,每天进行100次的直腿抬高可以增加股四头肌的力量,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另外也可以进行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对关节的损伤也比较小,但是避免久蹲、久站或者负重行走,防止引起关节软骨损伤加重。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含钙比较高的食物,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氨基葡萄糖等营养软骨的药物,配合局部的理疗和热敷。如果膝关节疼痛比较明显,也可以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腰椎骨质增生需要注意多休息、做好局部防护措施,注意保暖。1.注意休息:腰椎骨质增生会出现腰部有疼痛症状,需要注意多休息,能够缓解腰椎周围肌肉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腰椎间隙压力减轻症状。2.局部预防措施: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恢复期间要做好局部护理措施,减缓疾病的进展或预防加重。3.注意保暖:在平时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腰部着凉,否则会导致症状加重。
腰椎本身都有向前的生理弯曲,要是报告显示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说明这是正常的现象,并没有特殊病变。腰椎椎体边缘的骨质增生,最常见于退变性的腰椎不稳定,人体的脊柱在2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发生退行性的改变,劳累会加重退行性变的发生,最终导致髓核及纤维环的水分减少,高度丢失,质地变脆,纤维环的活动度增加,从而导致脊柱的稳定性变差,由于椎间关节的不正常摩擦以及人体的保护机制,会产生椎体边缘的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机体的老化,椎体过度的使用以及退行性改变引起的,为了适应椎体的稳定以及适应一些身体的生理功能,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椎体的骨质增生,大部分情况下骨质增生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不管采取哪些药物或者哪些保守治疗方法都不可能引起骨质增生的消除,但是如果骨质增生引起了局部的疼痛症状,可以使用消炎镇痛药物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