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见药物有哪些?新生儿黄疸既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一种临床征象。病理性黄疸不及时治疗,尤其是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可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等。
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见药物
1、酶诱导剂
早期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酞转移酶活性仅为成人的百分之一百分之二,故未结合胆红素不能有效地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增加葡萄糖醛酞转移酶的生成,增加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从而增加肝脏清除胆红素的功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2、活性炭或琼脂、益生菌
减少肠壁对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因此进入肠道的胆红素不能转化为尿胆原类,而新生儿肠壁富有R葡萄糖醛酸苷酶,进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经此酶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及葡萄糖醛酸后,未结合胆红素又从肠壁吸收,增加血中胆红素含量。
3、白蛋白
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可能发生核黄疸,1g白蛋白可与16rig胆红素联结,因此用白蛋白具有保护机体免受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对脑细胞损伤的作用而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4、免疫球蛋白
有报道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溶血病。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族免疫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由于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红细胞所致。
5、光照疗法
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纸遮盖,用单光(20W蓝色荧光灯管8支平列排成弧形,管间距离2.5cm,距患儿3550cm)或用双光(上下各6支灯管,下方距离患儿2535cm)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120umol/L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中医药治疗
1、湿热熏蒸:面目发黄,黄色鲜明,精神不振,不欲吮乳,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病情较重者,可见神昏,抽搐
治法: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药:茵陈10克、栀子3克、大黄2克、枳实3克、车前草6克、茯苓10克。
中成药:茵陈五苓丸、茵栀黄注射液。
2、寒湿阻滞:面目皮肤发黄,色淡而晦暗,或黄疸日久不退,神疲困倦,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色白,小便短少,或腹胀气短,舌淡苔腻。
治法:温中化湿,益气健脾。
方药:茵陈10克、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附子3克、茯苓10克。
3、淤积发黄: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日渐加重,腹满纳呆,神疲少动,食后易吐,胁下痞块,小便短黄,大便灰白,或见淤斑,唇色暗红,舌质色紫暗或有淤点、苔黄,指纹沉滞。
治法:化淤消积,利疸退黄。
方药:菌陈10克、栀子2克、柴胡6克、茯苓6克、白术6克、桃仁6克、当归6克、白芍6克、制军2克、,甘草2克。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开始出现,此时的经皮胆红素约为5~6毫克每分升,随后逐渐加重至生后7天达高峰,此时峰值应小于12~13毫克每分升,随后逐渐减轻,至生后半月完全消退。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生后1~2天开始出现,此时的经皮胆红素约为3~4毫克每分升,随后进行性加重,至生后7~10天达高峰,此时的峰值应小于15毫克每分升,随后逐渐减轻,最迟至生后1月应完全消退。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出现黄疸,或黄疸在半月龄时仍未消退,且黄疸逐渐加重时、加深时,均属于病理性黄疸,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退黄治疗。
足月儿低于221.5微摩尔即12.9毫克属正常,早产儿允许高达256.5微摩尔即15毫克,这也在正常范围内。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较轻,多在孩子出生后两三天出现,1~3周后就会消退。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理性黄疸较为严重,有些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出现,有些则出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出现,并且维持2~3周都不见消退,甚至加重,如果不及时医治,很可能引发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
血型不合溶血病包括ABO血型不合溶血病、Rh血型不合溶血病、稀有血型溶血病。父母血型B型,虽不会发生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仍有发生其他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可能,其他血型不合溶血发生率低,临床表现明显,容易识别,不用过度焦虑漏诊问题。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由O型血母亲分娩A型或者B型血患儿后,血型不合导致溶血反应发生。家长可不用太紧张,一般不会发生溶血病。
肝癌患者出现黄疸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肝癌的时候可能会对胆管产生了压迫,使得胆管的流动性有所下降,从而使胆汁淤积引起的淤积性黄疸,如果肝癌长得非常大也会使肝细胞受到破坏,这时候就会引起肝细胞损伤性的黄疸,而肝细胞损伤性黄疸往往预示着肝脏的功能逐渐的衰竭,从而导致肝衰竭、导致患者病情的恶化。
若是新生儿出现黄疸的话,可能是出现新生儿黄疸的情况,在黄疸数值比较高的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具体的住院的时间,还是需要根据黄疸的恢复情况以及检查的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需要至少住院治疗1~2周左右的。若是出现比较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的话,则住院时间会适当延长。
肝脓肿的患者出现黄疸,多数考虑是由于肝囊肿导致的。肝脓肿可以影响胆管的排泄胆红素,也会影响到肝脏细胞对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容易引起黄疸。肝脓肿的患者出现黄疸的症状时,需要到医院复查肝囊肿的症状。如果肝囊肿的囊肿面积比较大,则建议考虑手术进行治疗,以免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机体的健康。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有效,特别是病理性黄疸,胆红素在蓝光照射下由脂溶性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经肠道排出体外,从而减轻胆红素对神经中枢的损害,光照时婴儿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持续照射时间为5-7天为宜,一次光照6-8小时左右。
茵栀黄口服液作为临床常用的新生儿退黄药物,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效果不错。茵栀口服液,在临床上给胆红素升高的孩子用得也是比较多,但为了避免误诊的情况发生,孩子需要做全面的检查,看孩子的黄疸值处在那个区间,若黄疸值在低位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即可,若在中高危区则需要进一步观察或住院治疗(茵栀黄口服液配合蓝光治疗),这样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所以,在肉眼可观察黄疸的情况下,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测黄疸值,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服用药物。
茵栀黄是可以退黄疸的,这是真的。茵栀黄退黄疸的原理主要是其具有清热利胆的功效。如果孩子黄疸值偏高,是可以给孩子服用茵栀黄进行退黄疸的,给孩子服用退黄疸的药物期间,建议保证孩子充足的喂养量,保持孩子大小便的通畅,对黄疸的消退有帮助。
蚕豆病黄疸如果是不太严重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消退的。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一般是不能够自己消退的。孩子在患蚕豆病黄疸的情况下,如果在两周左右没有消退,要将患儿带到医院去进行对症治疗。蚕豆病是属于一种遗传性的疾病,是属于溶血性疾病的一类。发生这种疾病之后,患儿会有黄疸的症状和表现,患上蚕豆病黄疸时,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没有及时将患儿带到医院进行诊疗措施,会导致胆石症或者胆囊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