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有这6种方法

发布时间: 2021-06-30 11:33:4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促进侧支循环,重建血流,改进肢体血供,减轻或消除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及防止感染,保存肢体,以恢复劳动力,严重者可截肢。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有这6种方法

⑴一般治疗:严禁吸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戒烟是所有治疗方法的基础。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戒烟,其次要注意患肢保暖,避免受潮和外伤,但患肢不宜过热,以免增加患肢的需氧量,而引起溃疡形成。勿穿硬质鞋袜,以免影响足部血循环。

⑵运动疗法:患肢作Buerger氏运动,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方法:患者平卧,抬高患肢45~60°,维持2~3分钟;然后患者坐起,两足下垂于床边,维持4~5分钟;再平卧,患肢平放于床上,休息4~5分钟。如此每日3次,每次操作5~10次。

对TAO患肢有指导和计划的体育锻炼,对侧支建立、增加血流量或改变血量的分配、改善肌肉组织代谢、调节组织的生化改变、纠正血液流变学的病理变化等,都有一定的功效,尤其是对早期患者的作用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疼痛的减轻或消失、无痛行走距离的增加和肢端溃疡的愈合等。

⑶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叫“脱疽”、“十指零落”等。脉管炎分虚寒型、湿热型、淤滞型和热毒型。虚寒型初见下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同时伴有疲乏感,局部胀紧压迫感或足底垫物感有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因小腿沉困、憋胀,距离越来越短,治疗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化淤通络。

湿热型表现为患肢怕冷、疼痛,常为游走性。行走时下肢酸困、憋胀、沉重乏力;下肢常出现肿块或结节,红肿热痛;患肢有时浮肿。治疗宜先清热凉血,继而化淤、散结、利湿。淤滞型表现为患肢怕冷,触之冰凉,疼痛呈持续性,皮肤紫红、暗红或青紫色,脚端皮肤有淤点。

治疗宜温经通络,活血化淤。热毒型表现为患肢疼痛,白天轻夜间重,肢体局部红肿,大便干。治疗宜清热解毒,化淤通络。此类型大多指趾骨肌肉坏死,疼痛难忍,创面及易感染,此时寒热湿细菌毒素等侵犯脉络,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此时不宜单纯使用脉通、维脑路通等扩张血管药,宜中西医结合用中药清热解毒,配合抗生素促使炎症消退,再给以活血化淤的药物治疗。

⑷西医药物治疗:可通过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增加患肢血流量,抗血小板药、抗凝剂和祛聚药物来避免在血管狭窄基础上形成血栓,用激素、抗生素来控制血管发生炎症反应,延缓血管病变的进展,但是它们的疗效尚未得到广泛的确认。若在狭窄基础上形成血栓,及时去除新鲜血栓是挽救肢体的最佳方案。

⑸高压氧治疗:患肢因为缺血导致组织缺氧,引起一系列的症状。高压氧治疗时增加血氧含量有可能会增加患肢的供氧量从而缓解症状。每日治疗1次,每次3-4小时,10次为1个疗程。间隔5-7天后,再进行第2疗程,一般可治疗2-3个疗程。

⑹肢体负压疗法:将患肢置入密闭舱内,上肢给予-10.6kPa(-80mmHg),下肢予-13.3kPa(-100mmHg)之压力,每次10~15分钟,1~2次/日,10~20次为一疗程。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精彩问答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与以下疾病混淆:1、动脉硬化闭塞症:它可从两个方面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鉴别,从发病年龄来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年龄多是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而动脉硬化闭塞症没有明显性别和年龄差异,50岁以上的男女都有可能患病。同时,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往往有高血压病和高血脂病的病史,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一般没有。从累及动脉看,动脉硬化闭塞症累及的一般是中小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累及的常是小动脉。2、糖尿病足:从临床情况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血糖、血脂、血压一般比较正常,因为是青壮年,而糖尿病足患者因为有糖尿病,年龄又常在50岁以上,这些病人常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问题。糖尿病足常累及中小动脉,甚至中动脉、大动脉。

  • 什么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个病是一种疑难病很多患者得这个病特别痛苦因为它会引起严重的肢端坏死、甚至截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不是特别清楚,它是一种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的炎症,这种炎症引起血栓的形成血管的闭塞再引起肢端的缺血甚至肢端的坏死。这种病在亚洲要多见在欧美要相对少见一些,更多见一些青中年的男性患者,女性少见。这种血管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主要破坏的是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可以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 血栓性闭塞脉管炎是什么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免疫疾病和微小血管炎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伴有神经、肌肉、骨骼和其他组织的缺血性病变。如果并发局部感染,可能会出现全身毒性血液症状,如发热、畏寒和烦躁。肢体组织缺血更为严重,导致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坏疽,如果发生继发性感染,则为湿坏疽。由进入血液循环的细菌产生的毒素或其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称为毒血症。他们大多数是吸烟者,这种疾病很容易由寒冷和潮湿引起。容易引起局部溃疡和坏死,所以诊断是必须及时治疗。吸烟者必须戒烟,多吃绿叶蔬菜,避免辛辣食物。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个病是一种疑难病很多患者得这个病特别痛苦因为它会引起严重的肢端坏死、甚至截肢。下肢通过静脉的彩超等情况来了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再给予及时的解决问题,防止更严重的事情发生。疼痛严重者可以应用止痛药,反之应该进行适度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非手术治疗除了选用血小板聚集以及扩张血管药物、高压舱治疗外,可根据中医辩证的理论原则给予治疗。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晚期怎么办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患者的健康危害很大,在血管炎晚期,溃疡或坏死是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紊乱引起的,其中大部分局限于脚趾或脚,很少向上蔓延到脚踝或腿。坏疽性脚趾脱落,常常留下无法愈合的溃疡。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不振、失眠、便秘、尿黄、红等症状。在这个阶段,坏死的四肢无法存活,只有截肢。导致局部发凉,疼痛,甚至缺血坏死,坏疽等不同的临床症状,建议还是及时的就诊,做个下肢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明确后及时规范的治疗才是关键,可以考虑手术,支架,甚至截肢等手段。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典型的症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肢出现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破行,休息后症状可以缓解,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症状为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患肢疼痛早期起因于血管壁炎性刺激神经引起的疼痛,随着病程发展造成动脉阻塞引起缺血性疼痛,皮肤颜色苍白或发紫,患者皮肤感觉异常,严重缺血者患肢足部出现溃疡和坏死,患肢的远端动脉搏动消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早期的时候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偶有足和足趾的麻木、冰冷以及感觉异常等,当病情进一步进展到早期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出现的是双下肢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即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往往是800-1000m,出现小腿肌肉的酸胀、疼痛,休息2-3分钟后可以明显缓解,此时已经提示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已经造成了局部管腔的狭窄,因此对于出现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要及早就医,给予药物治疗或者手术,以及介入的治疗。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什么?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指周围脉管的一种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的血管炎症病变,导致血栓形成使血管腔闭塞。在我国北方各省多见,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同时局部会出现缺血、缺氧,就会导致局部出现麻木、红肿、疼痛、溃烂的症状,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伴行静脉和浅表静脉也常累及,以下肢为主,间歇性跛行是最有特征性的改变,当患者行走1-2里路程后,小腿出现胀痛或抽痛,如继续行走,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疼痛立即缓解,再行走后疼痛症状又出现。

  • 我妈妈得了脉管炎,非常难受,能用什么方式减轻痛苦吗?

    血管炎是动脉的炎症。动脉炎的原因很多。例如长期感冒、动脉营养不良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服用止痛药和血管扩张剂。必要时也应使用免疫调节剂。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还需要到相关医院做一次认真的检查,拿到化验报告,找负责的医生仔细分析,以便更准确地确定病情,然后进行随访治疗,具体按照负责医生的建议,并积极在医院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保证经常的工作和休息,睡眠时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和其他刺激性食物。不要吸烟或喝酒。

  • 脉管炎初期症状是什么?

    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炎症刺激、身体抵抗力差以及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长期站立或蹲坐。早期症状是明显的麻木,疼痛,甚至肿胀和发烧,在两个下肢。双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显示斑块形成或血流缓慢。另一方面,血管炎与凝血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血管炎会导致身体发冷,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导致缺水和皮肤干燥。这些是血管炎的常见症状。血管炎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由于病情不同,患者会出现疼痛现象。这些表现需要在医院检查才能理解。是否有血管炎发作。

  •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的症状就是缺血,出现在四肢、上肢与下肢表现症状不同。上肢因为肌群较少,负重比较小,常常症状偏轻,而下肢症状偏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因血管血栓引起肢体供血下降。当血液无法达到末梢,会发生下肢苍白、发凉,尤其特别是营养物质无法代谢。局部营养下降时会发生神经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觉迟钝,有时会发生游走性浅静脉炎,逐步发展会出现肢体发绀、走路困难,乃至出现静息性疼痛。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