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与先天性垂直距骨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其区别较大,可准确鉴别。
扁平足
扁平足主要表现为足弓的消失,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但少数患者在站立或行走后出现足部疲劳及疼痛感。柔软性扁平足患者非负重状态下存在足弓,而负重后足弓消失。僵硬性扁平足,非负重状态下足弓低平。此病的患者在出生时骨骼畸形不明显,无软组织结构的改变,患者足部内翻、跖屈等活动没有受到限制;X线检查可见距骨跖屈角偏大。
先天性垂直距骨
此病表现为距骨头的位置异常,向跖侧及内侧变位明显。足底凸出,并在外踝的前下方、足的背外侧有深的皱折。患者出生即可发现足的内侧圆形隆起,呈现足下垂畸形、足跟上翘外翻。患者站立时足跟不着地,前足背屈,使足底呈凸形,故称摇椅状畸形。其软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所有足背侧的关节囊、韧带及肌腱均发生痉挛患者的前足跖屈和内翻活动受到限制;X线检查在侧位片可见距骨呈垂直状态,几乎与胫骨纵轴平行,且跟距轴角偏大、跟距轴较大移位。
跳绳对于足底韧带力量不足引起的韧性扁平足还是有一定改善作用的,可以增加足底肌和韧带的强度,维持足纵弓的高度。扁平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功能锻炼,如脚趾行走、屈脚趾运动、提重外旋运动。具体做法为身体直立,两脚开立,双脚脚趾抓地,足背拱起,并稍停。还可以通过矫形鞋或矫形鞋垫治疗,要求鞋垫根部及腰部要窄,鞋帮要紧,鞋底腰部内侧半垫高2-3毫米,目的为恢复内侧纵弓,抬起距骨头。鞋跟内侧半延长至足舟骨,较外侧半加厚3-6毫米。扁平足患者应避免久站,超负荷负重,日常要避免过度活动和行走,避免激烈运动。
轻度的扁平足患者没有症状或有足部及小腿的酸胀痛,在劳累或长时间的行走后明显,休息后缓解。重度的患者出现足底神经及血管压迫引起麻木及肿胀,并且逐渐加重,需要进行站立位拍片或足部CT三维扫描明确诊断。儿童时期由于骨骼肌韧带柔软可以手法复位后石膏或支具外固定,然后进行功能锻炼。成年轻度的可以穿厚底的软鞋,垫定制的鞋垫,足部进行手法按摩或物理治疗缓解足底韧带的痉挛;重度的需要根据情况选择软组织松解或截骨矫形内固定治疗。
跟腱炎不会发展成扁平足,跟腱炎跟平时不正确的行走姿势或者是穿鞋有一定的关系,还跟劳累,走路时间太长有关系,而扁平足属于是一个先天性的发育情况,有的人本身就是扁平足,扁平足的人更容易患跟腱炎,更不能够走长路,所以是扁平足的人,平时要穿合适的鞋子,尽量不要长时间的走路,可以减少跟腱炎的发生,减少疼痛的症状。
足关节退变可能与扁平足有关,扁平足会引起足的力线改变,足的负重点发生改变,会使足部关节应力增加,而加速关节退变。同时老年人也会引起足部关节退变,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如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
扁平足和平足症、平足和平足症是有区别的,平足一般不去做手术治疗,只有出现比较重的平足症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平足症就是出现疼痛了、出现反复的踝关节不稳定或者出现跟骨的外翻近乎肌腱炎了,我们要需要手术干预。要是单纯的平足,是不去不建议手术的,一般的就保守的换个鞋或者配个鞋垫就可以了。扁平足的手术方法一般的就是做跟骨的内移接骨,胫后肌腱的重建,然后做外侧那足的延长或内外足测的延长,比较僵硬性的平足可以做三关节的融合手术。
膝关节外翻不是扁平足的并发症。膝关节外翻多是由于长期负重行走,膝关节受力不均匀加之慢性损伤而产生的代偿性畸形,也可能与骨质疏松、缺钙有关。扁平足是足底足弓消失后导致足底受力发生改变,使足部行走困难的一种症状,不会影响膝外翻畸形的。
自己判断有没有扁平足的情况需要注意:第一,看看足弓的情况,正常人的足弓有一定的弧度,而扁平足就比较平。第二个,可以在湿的纸或者地面上踩一下足印,正常的足部在足弓的位置有内侧弧度,而扁平足脚部的足印会比较宽、平。第三,站在高处,比如站在凳子上,让其他人观察从足的侧面或者后面。一般扁平足会有足弓消失,有轻度外翻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可以判断。同时扁平足和其他人比起来,跑跳能力也会有些减弱,一般自己判断就能看这些情况。如果确诊还需要去正规的医院请医生进行检查,检查清楚以后还需要进行拍片才能诊断明确,及时治疗。
脚裸关节炎它并不是由于扁平足才导致的,有可能是在活动的过程当中造成局部组织出现损伤而发生的炎症。扁平足它只是个别人所出现的一个足部状态而已,它是在足弓这方面没有一个弧度导致,在平时穿鞋或者是运动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劳累或者是疼痛等情况的,扁平足它是具有一定遗传性的。如果平时脚踝关节出现了发炎,可以采取局部涂抹药物治疗,或者是口服药物治疗的。
能够选足印分析,足印分析是简单、快速、经济的测量方式。消失,是指足弓消失,因此对宝宝的足印图进行观察,能够判定是否有足弓消失的痕迹,便可以判定宝宝是否是消失。还可以经过足线片查验明确,因此最佳还是提议救治正规三甲医院门诊,可以明确查验诊疗。
缺乏锻炼不会发生扁平足。扁平足与先天性因素有关,缺乏锻炼可以引起肌肉力量降低,肢体无力,无法对抗重力及阻力,而扁平足是足弓角度增大,足部着力点及负重点发生改变,长时间行走会引起足部疼痛症状。早期可以通过支具固定,矫正器矫正,改善足部畸形,后期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