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麦粒肿的几种外用药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 2019-05-22 15:25:4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治疗麦粒肿的几种外用药分别是什么呢?患上了麦粒肿除了手术治疗之外,外用药物是作用最为直接的方式,效果也比较好,也是治疗麦粒肿所不可缺少的,而麦粒肿在生活中最为常见,所以了解一下治疗麦粒肿的外用药物很有必要,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吧。治疗麦粒肿的几种外用药是什么呢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中医称为针眼,眼丹,是由于睑缘的皮脂或睑板腺感染细菌引起的眼睑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认为由于营卫失调,脾胃气血不和,外感湿热,相煎生脓,引起内毒,引起麦粒肿的主要原因是脾胃蕴热或心火上炎,有外感风热,气阻血瘀,火热结聚,引起眼睑红肿。

中医治疗此病效果非常显著。

第一个证型为风热外袭:患者眼部肿物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但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方剂选取银翘散加减。方药组成一般为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甘草,防风,天花粉,牛蒡子,芦竹根等中药。

第二个证型为热毒壅盛:患者出现眼睑红肿痛,但有口干口苦,尿黄,头痛,发热,舌苔黄,便秘,舌质红,脉数有力。方剂一般选取仙方活命饮加减。方药组成一般为穿山甲,栀子,黄连,连翘,黄芩,天花粉,白芷,皂角刺,生甘草,当归,赤芍,金银花,丹皮,大黄,芒硝等中药。还可以采取梅花针疗法,麦粒肿在上眼睑,用梅花针叩刺上睑与眉毛间,在下眼睑,叩刺下睑与承泣,球后之间。用梅花针叩刺时,要注意以局部出现灼热感或红晕为度。一般一天两次。3到5次为一个疗程。还可以采用耳穴疗法。取眼,肝,耳尖,神门,肾,皮质下,心等耳穴穴位。

麦粒肿(睑腺炎)是化脓性细菌(以葡萄球菌多见)感染睫毛毛囊皮脂腺或板腺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初期出现眼睑部红、肿、痛、热的感觉,并可引起局限性的肿胀硬结,触痛明显;数日后硬结变软化脓,出现黄白色脓点,破溃排脓后红肿疼痛逐渐消退、痊愈。重症者可伴有发热和患侧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眼睑蜂窝织炎,严重的甚至可引起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处方一:金霉素眼膏。涂于眼睑内,每2~4小时一次。

主要成分:金霉素。剂型与剂量:眼膏剂:百分之零点五。作用与用途:本品为抗菌素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等。

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可用于口服及注射。

用药注意:涂药前应先洗净双手,以免加重感染;药物应涂于眼睑内,并闭目片刻。

处方二: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次1~2滴,1日3或4次。

主要成分:氯霉素。剂型与剂量:滴眼剂、滴耳剂:百分之零点二五。作用与用途: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外耳道炎等。

不良反应:有轻度刺激反应。用药注意: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慎用。

处方三: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滴眼:每次1、2滴,1日4~6次。

主要成分:庆大霉素。剂型与剂量:滴眼剂:8ml含4万单位。作用与用途:具有抑菌作用;适用于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以及葡萄球菌引起的眼部感染

不良反应:对听神经以及肾脏有毒性作用,全身应用毒性较强。

用药注意:神经性耳聋患者慎用。

处方四:呋喃西林溶液。外用:冲洗眼睑外部脓液溃破的伤口。1日1次。

主要成分:呋喃西林。剂型与剂量:外用溶液剂:百分之零点二。作用与用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要用于冲洗伤口、嗽口、滴鼻以及治疗皮肤感染。

不良反应:偶可引起过敏反应。

用药注意:用于眼外皮肤的消毒,禁止内服;对其他硝基呋喃类药物有过敏者不宜使用本品,以免引起交叉过敏反应;本品为水溶液剂,不宜久存。

处方五:清凉眼药膏。外用:涂于眼睑内,1日2或3次。

主要成分:熊胆、冰片、薄荷脑、西瓜霜、硼砂、炉甘石、凡士林。剂型与剂量:软膏剂:每盒装3g。作用与用途:具有消炎、抑菌、收敛的作用;主要用于结膜炎、睑缘炎、沙眼以及麦粒肿等。

不良反应:未见有关报道。

用药注意:本品入眼有清凉感,属正常现象。

处方六:泻毒散。外用:用醋或蜂蜜调敷患处,1日1次。

主要成分:大黄、黄连、黄芩。剂型与剂量:散剂。作用与用途:具有消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不良反应:未见有关报道。用药注意:伤口已破溃者不宜使用。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麦粒肿我们都熟悉,就因为很多的人不当回事耽误了治疗,眼部的疾病我们要特别的重视才行,很多人关心的就是治疗的费用问题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戴隐形眼镜会引起麦粒肿吗

    戴隐形眼镜有可能会引起麦粒肿。因为隐形眼镜是直接接触角膜的,如果不注意眼部卫生或者是不注意隐形眼镜清洁,很有可能会引起细菌感染,从而会引发麦粒肿,但戴隐形眼镜也有可能不会引起麦粒肿。如果正在戴隐形眼镜,需要特别注意眼部的清洁卫生,另外也要定期对隐形眼镜进行消毒,平时还要避免用脏手揉眼睛,以免增加患上麦粒肿的几率。

  • 麦粒肿怎么样才能消肿?

    想让麦粒肿消肿可以用冰敷眼睛,并滴点消炎的眼药水,必要时涂一些抗生素。其实麦粒肿只是眼部的一种小疾病,治疗麦粒肿也是非常容易的,即使我们不去治疗它也有可能会自己慢慢的就好了。麦粒肿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在眼部涂些抗生素的眼膏进行治疗,不需要吃药或者是输液,因为没有必要,还有最重要的是全身用药会有副作用。而局部用药的治疗效果会比较好,而且它的副作用也会相当于比较小。平时涂些眼膏一般来说3到5天就能治好了,要是情况严重出现脓肿的情况就要去医院进行手术切排。

  • 麦粒肿下眼皮肿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建议在早期需要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控制局部的炎症,比如白天点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6次,睡觉前涂一次红霉素眼膏,可以让眼睛在24小时内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如果后期形成局部的脓肿,药物保守治疗效果通常很差,所以建议需要及早到医院行手术切开引流,将脓液完全引流干净,疾病才有可能治愈。麦粒肿是由于细菌侵入的睑板腺体以后导致的急性炎症,而睑板腺体通常是位于眼皮,所以一般出现在眼皮,包括上眼皮或者下眼皮,上眼皮可能更多见。

  • 麦粒肿需要做哪些检查

    发现眼睛出现红肿有压痛的感觉,就要到医院去去检查了,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来观察眼的程度,医生还会按压眼睛有可能这个过程中觉得眼睛非常疼痛。除了医生这种视诊和触诊以外还会进行一个仪器裂隙灯的检查......

  • 麦粒肿切除后注意事项

    切开排脓之后还需要继续使用药物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氧氟沙星眼膏,并且同时辅以热敷,每天热敷1-2次,每次10分钟,能够促进炎症的消退。当麦粒肿药物治疗没有效果,继续进展脓液逐渐增多,可以做门诊的一个小手术,叫做切开排脓的手术治疗麦粒肿。麦粒肿术后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抵抗力,用药物、自身的抵抗力应对病原体的感染。

  • 一周岁儿童眼部麦粒肿要咋办

    孩子的情况考虑麦粒肿已经构成了霰粒肿,为眼睑内肉芽构成所致。建议到医院眼科复诊明确,一一对应可以采用冷敷增进霰粒肿消逝消化。同时使克克常规药物眼膏及常规药物消炎。较大的霰粒肿还需要考虑采用手术割除。以免病发传染影响视力。建议患者生活中多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注意休息!

  • 上眼皮麦粒肿怎么治疗

    对于早期的针眼,选择热敷来进行缓解,让肿块而慢慢消退,热敷的同时也可以配合选用下面这几个中药方剂来进行治疗,主要是使用黄连、生薏仁、金银花、夏枯草、地丁、蒲公英,赤芍、连翘用水煎内服,治疗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早期针眼的治疗。对于针眼一直发展慢慢形成脓肿的患者,这时及时的到医院请眼科医生进行治疗是最关键的,因为这时期如果治疗不到,很容易出现感染现象,有脓肿的要及时切开排脓治疗,治疗可以让针眼早日愈合,还能减少疤痕发生。刚发现上眼皮上长了针眼的时候,这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能用手去挤压,因为挤压时很容易造成炎症扩散,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眼眶蜂窝织炎、败血症等,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患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做麦粒肿手术注意事项

    对于症状较重者或者发展为眼睑蜂窝织炎者需要口服抗生素对症治疗,患者如果得麦粒肿有哪些注意事项,首先在脓肿尚未形成时,我们切忌用手挤压,因为眼睑以及面部静脉没有静脉瓣,挤压会导致细菌进入血管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或败血症,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而且我们在平时饮食中要注意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喝酒,这样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麦粒肿是眼科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来说,患者得麦粒肿初期我们可以采用冷敷,硬结未软化时可湿热敷,每日3到4次,每次15分钟,同时我们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睡觉前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这样有助于感染的控制。

  • 红霉素眼膏涂麦粒肿的效果

    对于已经患有麦粒肿的患者而言,红霉素眼膏或者是金霉素眼膏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果眼睛存在麦粒肿,可以使用这种药物,而且眼膏的粘稠度比较高,所以可以在结膜囊内持续发挥抗炎的作用,效果还是很好的。患者如果眼睛长麦粒肿,建议可以使用金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主要用于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导致的眼部感染的治疗,在临床上患者出现麦粒肿,可以适当的使用金霉素眼膏。

  • 左眼麦粒肿应该怎么办?

    对于眼睛长麦粒肿的这种情况,建议可以应用一些抗生素滴眼液来对患处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在肿胀部位,还可以用干净的热毛巾来进行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可以有效促进眼睑的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肿胀、疼痛的症状,也能加快炎症的消散。如果情况没有得到改善,那么需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治疗。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