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病因分析

发布时间: 2023-01-11 11:00:5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发病原因婴儿胆汁淤积症病因很多,见图1,主要可分为肝细胞损害、肝内胆管及肝外胆管疾病三大类。仅就其中一些主要病因分述于下:1.病毒性肝炎至今尚无甲肝病毒(HAV)经胎盘引起婴儿宫内感染的报道。我国是肝炎高发地区,孕母多数具有甲肝IgG抗体,使婴儿获得被动免疫,因此3个月以下婴儿发生甲肝的机会甚小。乙型肝炎(HBV)及HBsAg携带者可通过产时、宫内及产后发生母婴传播,以产时感染为主要途径,母婴感染率为20%~50%,母HBeAg阳性者,感染率更高,但被感染婴儿多在生后3个月起,HBsAg陆续开始阳转,其中少数伴ALT轻度增高。HBV宫内感染率一般报告为2.5%~7.7%,但近年通过脐血淋巴细胞及(或)血清HBVDNA测定,证实宫内感染率可高达22%。HBV宫内感染,除极个别曾报告引起暴发肝炎外,一般均表现为HBsAg持续或一过性阳性,罕见引起胆汁淤积症状。HBV产后感染,发病多在3个月以后。因此3个月以内发病的胆汁淤积,由HBV引起者,实际并不多见,尤其母HBsAg等阴性者。近年已证实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婴儿多在生后3~12周发病。2.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在我国CMV是引起胆汁淤积最主要病原,一般报告约占25%左右。近年采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检测婴儿肝炎病儿尿中CMVDNA,结果阳性率高达67%~78.3%,而健康儿童对照仅为14.7%~36.8%(p&0.01)。我国孕母CMVIgG抗体阳性率达94.6%,但婴儿中胆汁淤积发生率远没这么高,这是因为母CMVIgG抗体可通过胎盘,使婴儿获一定保护,婴儿产时,宫内感染CMV后,90%以上并无症状,有症状者部分有胆汁淤积症状,且预后良好。CMV产后感染多引起呼吸道症状,罕见引起胆汁淤积。诊断确立需根据从病儿尿或分泌物中检测到CMV(包括CMV抗原或DNA),或血清CMVIgM阳性。CMVIgG抗体阳性不能诊断为CMV感染,因其可来自母体,除非双份血清滴度4倍增高,或2个月时滴度高于母亲。3.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国内人群感染率地区差别较大,报告由1.4%~38.6%,一般&8%,农村显著高于城市。先天弓形虫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及死产;存活病例可为隐性感染,也可出现症状,后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及眼的病变,部分病儿可引起胆汁淤积。有人对75例胆汁淤积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阳性率为9.3%,而正常对照组为2.5%,说明弓形虫是婴儿肝炎病原之一。由于本病药物治疗有效,因此及时诊断十分重要。先天感染诊断可根据血清弓形虫IgM抗体阳性(如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体液中检测到弓形虫(包括其抗原或DNA阳性)。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怎么回事新生儿黄疸病因分析本病对磺胺、乙胺嘧啶、螺旋霉素及克林霉素均有效。4.静脉高营养新生儿采用静脉营养2周以上,20%~35%小儿可发生胆汁淤积,早产儿可达30%~50%。已证实主要与氨基酸有关。停用静脉营养1~4个月,肝功能及肝病理变化一般均可恢复。5.α1-抗胰蛋白酶(α1-AT)缺乏α1-AT是一种糖蛋白,由肝脏合成,具有较强蛋白酶抑制作用。缺乏时引起肝损害的确切机制尚不详。本病属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根据基因凝胶电泳,人群中至少有24种蛋白抑制物(pi)等位基因。正常人为piMM,由α1-AT缺乏所致胆汁淤积病儿均为piZZ型。西方人中piZZ约占1/1600~2000活产儿,其中仅11%~20%发生胆汁淤积,7%仅有肝功能异常,余均无症状。欧美文献中,胆汁淤积由α1AT缺乏引起者占5%~18%,日本有少数病例。近年人群调查我国99%以上人为piMM型,尚未发现有piZZ基因。6.Zellweger综合征又称脑-肝-肾综合征。其特点是智能低下、特殊面容(前额突出、前囟大、眼距远、、严重肌张力低下、多发性骨骼畸形,如软骨钙化,股骨骺脱离。肾脏皮层囊肿多无症状。本病系胆酸代谢异常所致。病儿多在6个月以内死亡。血中胆固醇经肝细胞代谢所产生,在细胞内与甘氨酸及牛磺酸结合后,被排至毛细胆管,进入肠道,协助脂肪吸收后,大部在回肠末段被吸收,进入门脉及肠-肝循环,可被重新利用。肝细胞将胆固醇转变为胆酸的反应,受血胆酸浓度调控,胆酸增高时,可抑制此反应,降低时则促进此反应。2.病理生理及临床特征胆汁淤积时可引起以下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后果(图2)。(1)正常通过胆汁排泄的物质,被潴留或反流至体内,使其血浓度升高,并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如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引起黄疸;高胆酸血症,可致皮肤瘙痒;高胆固醇血症,严重时可致黄色瘤。血清磷脂、脂蛋白X均增高。对某些药物、造影剂,如磺溴酞钠(BSp),131I玫瑰红等的排泄也发生障碍。(2)肠道内胆汁减少或缺如、结合胆红素减少时,引起粪色淡或呈灰白色;胆酸减少,导致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患儿可发生脂肪泻,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停滞及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可出现毕脱斑,皮肤、黏膜角化;D缺乏引起佝偻病、手足搐搦症;E缺乏可致神经肌肉退行性变、近端肌萎缩;K缺乏可引起颅内、胃肠道等出血,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原发疾病所致的肝细胞损伤及(或)胆管内胆汁淤滞,常可引起肝脏有局灶性坏死、肝细胞巨形变、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及甲胎蛋白升高,白蛋白及凝血因子合成障碍。病变进展,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最终引起门脉高压症及(或)肝功能衰竭。但临床多数病儿可顺利恢复。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黄疸住院费用大概是多少?大多数宝宝在新生儿期都会出现黄疸,和所有新生儿一样,刚出生2天的小晨晨也开始变黄了,这让妈妈格外担心,蓝光是治疗和降...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黄疸性肝炎怎么引起的

    所谓黄疸性的肝炎是指胆红素异常升高的肝炎,而黄疸性肝炎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引起黄疸型肝炎的是病毒性的肝病。常见的病毒有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这种情况都可以造成黄疸性的肝炎。当然,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也可以有胆囊结石,或者是梗阻出现了黄疸型的肝炎,甚至饮酒、药物,造成肝脏损伤,也是可以出现黄疸性肝炎的。所以一旦有黄疸型肝炎,一定要到医院正规的去检查,系统的去明确病因。

  • 黄疸肝炎患者能被缓解吗

    所有黄疸型肝炎患者都有黄尿症状。起初,尿液的颜色是浅黄色,一天比一天深。正常情况下,人类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受损的红细胞会施放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一连串分解代谢后会变作黄色,称之为胆红素。因为肝炎病毒会致使肝细胞损伤,干扰胆红素分解代谢,增强血液中胆红素的摄入量,并增强尿液从体内的代谢,尿液颜色会淡化。尿液颜色越黄,肝细胞摧毁越严重,病情转好后尿液颜色逐渐恢复正常。只要黄疸型肝炎患者及时到正规肝病医院实施确诊,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实施科学的救治,那么黄疸型肝炎的自愈是有希望的。

  • 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一旦明确宝宝是病理性黄疸,就需要积极的采取治疗措施,如果黄疸值并不严重,可以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黄疸值超过17,就应该及时采用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新生儿黄疸高,有可能会导致核黄疸的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脑瘫的情况。

  • 黄疸最先出现的部位?

    房东最初见的部位一般就是面部,再再次出现在眼睛的巩膜上,然后是颈脖子上,胸腹部最后再次出现在骨肉四肢上,如果到了骨肉四肢都明显派发,证明黄疸指数最少在300以上,属于重度黄疸,要实施蓝光照耀救治,还要做许多有关的仔细检查,找寻引来黄疸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以免让孩子闻二手烟,对孩子健康造成不利。

  • 慢性胆囊炎会不会引起黄疸高?

    慢性胆囊炎一般不会引发黄疸高。慢性胆囊炎多发生在胆囊结石的基础上,极少数是由细菌或寄生虫所引起。胆囊炎属于常见疾病。多数发生在33岁左右,慢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堵塞或细菌引起的胆囊炎症,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上格外需要注意,建议患者在饮食上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营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油腻,少油少盐少糖,治疗期间多喝白开水。对于症状轻、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低脂饮食,对症治疗,必要时抗感染治疗。

  • 黄疸13.6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黄疸不算太高,不必太过担心,目前来看还不需要光照治疗,平时早上和傍晚多给宝宝晒晒太阳,一般生理性黄疸都会自动消退,如有加重,建议您带宝宝尽快去医院进行复查治疗,就诊过后要谨遵医嘱,切不可擅自处理,平时要给宝宝多喝水。

  • 早产儿黄疸值多少正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上升。早产儿黄疸是以血清胆红素作为参考的,只要满月儿不超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不过不需要太过于着急,如果要是很严重的话,可以去医院进行治疗,也可以想办法加强婴儿的新陈代谢,带宝宝多晒晒太阳,补充足够的水分。

  • 早产儿38天黄疸8.4总胆汁酸高怎么办

    可以服食许多有利于祛黄的药物实施救治,多带宝宝进去晒一晒阳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决定照蓝光的方法实施救治,这样就可以起些救治的效果,如果是病理性的话必须针对性的实施救治,这样才可以起些一定的效果,而且像早产儿平时必须留意卫生清洁和灭菌培训。需要声明注意根据您的情况来看,要多食水果,蔬菜,少食肉,预防感冒,以免交叉感染。

  • 早产儿黄疸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在一个月之内一般不超过15mg/dl都是正常的,早产儿的黄疸一般表现出为在皮肤上,皮肤发黄,宝宝饮食不行了,讨厌哭啼,不安静,很有可能体内温度也会随之下降,这种早产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在才降生的小孩子当中,更多的早产宝宝在一天之内就会再次出现黄疸。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家里要有好的氛围,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 早产儿黄疸高该如何解决

    医学上,满月婴儿的黄疸被称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一种以皮肤、粘膜和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疾病。发生在新生儿期,由异常胆红素代谢引起。心理性黄疸在出身后2-3天出现,4-6天抵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轻度厌食外,无别的临床症状。心理性黄疸一般环境良好。早期发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您可以或许给宝宝止黄口服液,减少黄疸,注意饮食,饮食要平平,必要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同时,银芷黄可用于治疗,并注意温习。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