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发布时间: 2016-10-13 14:50:1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尿路感染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轻者发病时期毫无症状,仅在尿培养时有细菌生长,重者会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惊厥或消化道症状,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下面就介绍一下尿路感染诊断标准。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1、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1)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

(2)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具备上述1、2可以确诊。如无1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3)尿细菌数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4)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5)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h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症状,亦可确诊。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2、上、下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1)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2)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3)经治疗后仍留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它原因所者;或X光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4)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5)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3、重新发生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1)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症状再现(多在停药6周后)。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2)尿菌落数≥105/ml。但菌种(株)与上次不同者。

4、尿路感染复发诊断标准

(1)尿细菌数≥105/ml。而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而且为同一血清型,或者药敏谱相同)者。

(2)经治疗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症状再现。

5、尿道综合征诊断标准

(1)多次尿细菌培养落数<105/ml。

(2)尿中白、红细胞数增加不明显(<10个/HP)。

(3)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但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温馨提示: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亦应根据病情适当地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后,机体免疫力低下而造成再感染,同时注重强化自身整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待到症状彻底消失后便可恢复正常工作。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很多人都经历过尿路感染,女性比男性更常见,因为她们的生理结构不同。事实上,有很多人并不关心尿路感染,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待疾病的发展,将会出现... [查看更多]
尿路感染是比较顽固的妇科疾病,而且发病率高,如果引发炎症,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会更大。尿路感染治疗一定要选对方法,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根据自身...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怎么判断慢性肾炎还是尿路感染

    慢性肾盂肾炎是有肾盂细菌感染的疾病,常伴发发烫症状,小便有白细胞,血尿,蛋白尿,慢性肾炎是免疫性疾病,有血尿,蛋白尿,无白细胞,确再次出现高血压,肾功能再次出现氮质血症,肌酐升高情况。您的情况考虑应该是泌尿系感染,膀胱炎。泌尿系感染,膀胱炎做CT肾脏无发生改变是对的。

  • 慢性肾炎会导致尿路感染吗

    慢性肾炎的患者可以导致尿路感染的出现。因为尿路感染除了多见于女性以外,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抵抗力差的人群。慢性肾炎患者就是一种免疫功能容易出现紊乱的群体,尤其是有些慢性肾炎患者长期在服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感染就是慢性肾炎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感染部位。一旦出现尿路感染以后,患者往往就会尿频、尿急、尿痛;严重的出现发热、腰痛。所以需要患者及时的进行抗生素治疗,还要适当的多饮水。在感染治疗期间,患者不要剧烈活动,也要禁止饮酒等。

  • 感冒会引起尿路感染吗

    感冒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尿路感染,感冒通常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怕冷等临床症状,一般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引起。尿路感染通常是由于病毒细菌侵害泌尿系统引起,通常是由于阴部卫生不好导致细菌滋生,或者接触携带致病菌的物体引起,与感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患有尿路感染后,会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等尿路不适症状,需要服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胶囊,或者阿奇霉素胶囊消炎治疗。而病毒引起的尿路感染,需要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 哺乳期尿路感染怎么缓解

    哺乳期尿路感染,是指女性在产后哺乳期,因为病原体在尿路中异常繁殖而出现的感染性疾病。可表现为排尿不适,下腹疼痛,腰痛等症状。当患了哺乳期尿路感染时需要尽早治疗。首先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然后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要停止哺乳。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多饮水,增加尿量可以冲洗尿路,有利于尿路感染的恢复,注意保持会阴部的卫生。

  • 尿路感染快好的前兆是什么

    出现尿路感染快好的前兆,是身体上的不适症状得到了缓解。尿路感染往往会引发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而疾病快好时,就会出现此类症状的缓解,排尿也开始变得正常,所以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可以针对尿路感染,选择使用抗感染的药物,用药时应遵医嘱。注重平时的护理,并且要注重增加饮水量。特别是要在平时,多吃一些高维生素和高蛋白质的食物,换洗纯棉材质的宽松内裤。

  • 反复尿路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反复出现尿路感染,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1个是由于之前患有急性的尿路感染,没有进行彻底的治疗,症状控制之后提前停药,这种情况下,后期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出现。第2个情况需要考虑是否伴有泌尿系统的梗阻,比如是否存在尿道狭窄、输尿管狭窄、结石、肿瘤等情况,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出现。第3个原因,需要注意平时是否加强了个人的生殖卫生护理,以及性卫生健康情况,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情况,也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出现。

  • 出现尿痛尿出血是不是就是尿路感染

    出现了尿痛、尿出血,多半我们是先是考虑有没有尿路感染,然后我们需要查一个尿常规,再来进一步的判断。他有没有尿路感染,比方说尿常规里白细胞升高了,或者是尿里有大量的细菌,那就能证实这是尿路感染,但是有的病人他可能尿痛,是一种尿路刺激征,他没有细菌,他没有细菌引起的炎症,他也有这种尿痛。所以还是要依靠尿常规的检查,来进一步的辅助诊断、

  • 尿路感染怎么快速缓解

    出现尿路感染后,需要大量的饮水排尿,注意一定不要憋尿,因为尿路感染早期,患者在排尿时会出现尿痛症状,患者往往不愿意去饮水,怕饮水后需要排尿出现疼痛症状,但是反倒在这时需要患者大量饮水、排尿,一方面通过排尿可把细菌冲走,如果经过这样子的处理不能缓解,就需要到医院尽早的进行正规治疗。尿路感染只要经过正规的治疗后,可以被彻底治愈。当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消失,并且复查尿常规已转阴,随后在停止抗感染治疗后两周和六周复查尿常规、尿培养均是阴性,就认为尿路感染治愈了。

  • 尿路感染会引起腿疼吗

    发生尿路感染的时候需要到医院的肾内科就诊,检查一下尿常规、尿培养等相关指标来明确具体的病情,再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如果合并有腿疼的话,那么要警惕是其他的疾病造成的,比如说腰椎间盘突出以及下肢局部的炎症感染或者是肌肉损伤都会引起来腿疼。针对尿路感染这个疾病的预防,可以通过多喝水,勤排尿不憋尿以及保持下体的清洁卫生来预防尿路感染。

  • 有尿路感染有烧灼感应当如何医治

    患者在发现有尿路感染需要治疗时,需要根据尿检结果,诊断治疗,多数是细菌在尿道繁殖增加时出现的尿路感染,要先酌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如果比较严重的话,除了口服药,还需要采用静脉注射消炎,再不好的话,检查看下是否有泌尿系统畸形或其他异常,确诊后,就要通过手术疏通改造治疗了,泌尿感染总是反复发生的话,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治疗,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勤解小便,不可长时间憋尿,少吃辛辣,有利病情。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