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方法有几种

发布时间: 2017-10-09 17:18:3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临床上,任何疾病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检查,才能够确诊。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特别容易发生误诊,因为这种疾病的症状和其他骨科方面的疾病很类似,所以,疾病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方法有几种。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MM的诊断、分型、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1.外周血:贫血见于绝大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一般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但可有大细胞性贫血伴骨髓幼红细胞巨幼样变,也可因有失血而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方法有几种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血沉也明显加快,常达80~100mm/h以上,此因异常球蛋白包裹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之间排斥力下降而相互聚集的结果。红细胞聚集现象可能给红细胞计数、血型检查造成困难。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白细胞减少与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及白细胞凝集素的存在有关。白细胞分类计数常显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至百分之四十四到五十。外周血涂片偶可见到个别瘤细胞,若出现大量瘤细胞,应考虑为浆细胞白血病。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和血小板凝集素存在的缘故。当血小板表面被异常球蛋白覆盖时,功能受到影响,可成为出血的原因之一。

2.骨髓象:骨髓瘤细胞的出现是MM的主要特征。瘤细胞数量多少不等,一般都占有核细胞百分之五以上,多者可达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五以上。骨髓一般呈增生性骨髓象,各系统比例与瘤细胞数量有关,当瘤细胞所占比例较小时,粒细胞和红细胞系比例可大致正常,巨核细胞数也可在正常范围;当瘤细胞数量较多,所占比例较大时,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均可明显减少。值得提出的是,在部分患者,特别在病程早期,骨髓瘤细胞可呈灶性分布,单个部位骨髓穿刺不一定检出骨髓瘤细胞,此时应作多部位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方可发现瘤细胞。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方法有几种瘤细胞易位于涂片尾部,应注意检查涂片尾部。

骨髓瘤细胞形态呈多样性。分化良好者与正常成熟浆细胞形态相似,分化不良者呈典型骨髓瘤细胞形态,而多数瘤细胞形态似幼浆细胞或浆母细胞形态。同一患者的骨髓中可出现形态不一的骨髓瘤细胞。典型骨髓瘤细胞较成熟浆细胞大,直径为30~50μm细胞外形不规则,可有伪足,胞质蓝染,核旁空晕消失或不明显,胞质中可见泡壁含核糖核酸、泡内含中性核蛋白的空泡,也可见到含本-周蛋白的类棒状小体,以及外层含免疫球蛋白,而内含糖蛋白的拉塞尔小体(Ruseu小体),核较大,核染色质细致,有一或两个核仁。少数瘤细胞具有双核或多核,但核分裂并不常见。

IgA型骨髓瘤细胞胞质经瑞特染色可呈火焰状,此因嗜碱性糖蛋白被嗜酸性糖蛋白取代的缘故。据观察,瘤细胞形态近似成熟浆细胞者病程进展较慢,瘤细胞形态呈分化不良者病程进展较快。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瘤细胞的显著特征是内质网的增多和扩大,高尔基(Golgi)体极为发达。扩大的粗面内质网内含无定形物、椭圆形小体,这些物质与血清中M蛋白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发达的高尔基体内含致密小体和空泡。线粒体也增多、增大,嵴丰富。常可见到胞质内有空泡、拉塞尔小体、结晶体、包涵体。胞核大而圆,常偏于一侧,核染色质较粗,核仁大而多形化,有时可见核内包涵体。胞核与胞质发育成熟程度不成比例是瘤细胞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重要特征。应用抗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抗体和抗免疫球蛋白轻链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法检查,可发现骨髓瘤细胞呈阳性,但仅含有一种重链和一种轻链,与其血清中M蛋白(Mprotein)的重链、轻链类型一致。

3.血清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高球蛋白血症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之一。血清清蛋白减少或正常,A/G比例常倒置。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多的同时,正常免疫球蛋白常明显减少。检测血清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有下述几种:

(1)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表现为一浓集的窄带,经密度扫描仪绘出的图像表现为一窄底高峰,其峰高度至少较峰底宽度大2倍以上,即M成分(或称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方法有几种这是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氨基酸组成、所带电荷完全相同,因而在电场的泳动速度完全相同的缘故。M成分可出现在γ区(IgG,IgM)、β或α2区(IgA),这取决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当M成分显著增多时,其他免疫球蛋白及血清清蛋白常明显减少。

(2)免疫电泳: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在免疫电泳上表现为异常沉淀弧,在出现一种异常重链沉淀弧和一种异常轻链沉淀弧的同时,另一种轻链和其他类型重链常明显减少。根据免疫电泳结果可以确定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从而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分型,即IgG型、IgA型、IgM型、IgD型、IgE型、轻链型、双克隆或多克隆型、不分泌型。

(3)聚合酶链反应(PCR):近年来采用PCR技术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作为单克隆B细胞——浆细胞恶性增生的标记,用于本病的诊断及与良性反应性免疫球蛋白增多的鉴别诊断。用上述方法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后,尚需进行定量,目前多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nephelometry)确定免疫球蛋白浓度。

4.尿液:常规检查常发现有蛋白尿、镜下血尿,但管型少见,有时可见到浆(瘤)细胞。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尿中出现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该蛋白在酸化的尿液中加热至50~60℃时发生凝固,但进一步加热则又溶解。本-周蛋白就是自肾脏排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在多发性骨髓瘤,瘤细胞不仅合成和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且重链与轻链的合成比例失调,往往有过多轻链生成,故血中轻链浓度明显升高。轻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仅23000,可通过肾小球基底膜而排出,故出现本-周蛋白尿。由于单克隆浆(瘤)细胞仪能合成一种轻链(κ或λ链),故本-周蛋白仅为一种轻链。应用免疫电泳可确定本-周蛋白为何种轻链。近年来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尿中轻链含量,显著提高了尿液轻链检测的敏感度和精确度。既往用酸加热法检测本-周蛋白的阳性率为百分之三十到六十,且有假阳性。而采用尿液轻链定量法的阳性率几近百分之百,且不出现假阳性。正常人尿中有κ和λ两种轻链,含量均低。尿中出现大量单一轻链,而另一种轻链含量减低甚至检测不出,是MM的特征之一。

5.肾功能:肾功能常受损,尤多见于病程中期、晚期。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酚红排泄试验、放射性核素肾图等检查可确定肾功能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方法有几种晚期可发生尿毒症,成为死因之一。当患者有大量本-周蛋白尿时,应避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因造影剂可能与本-周蛋白发生反应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6.血液生化异常:血钙常升高,国外报告高钙血症在MM的发生率为百分之三十到六十,国内报告发生率为百分之十五。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现在社会多发性骨髓瘤越来越多了,我们要引起重视,不重视给身体带来严重的痛苦,及早治疗,不治疗会视力下降、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衰,多... [查看更多]
说到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这种疾病的危害还是很大的,那么治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多少钱呢,这是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所以...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要定期检查

    因为多发性骨髓瘤目前还是不可治愈的疾病,那么病人经过治疗以后可能临床症状消失,但是本身异常的浆细胞在体内并没有完全消失,病人异常浆细胞可能会出现复发或出现继续增长,那么就需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查这些异常浆细胞的水平以及由这些异常浆细胞所产生的异常的蛋白。

  • 多发性骨髓瘤容易导致哪些并发症

    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会导致的并发症和治疗药物有一定关系。治疗当中使用的药物有蛋白酶体抑制剂,副作用是周围神经病变,出现麻木疼痛等;还有肾功能方面的损害;骨质方面的损害,包括骨痛等;另外,还伴随有贫血的情况,出现失眠、乏力等;高钙血症,包括恶心、呕吐等。

  • 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怀疑骨髓瘤时,首先患者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免疫球蛋白、骨髓穿刺、X线骨骼检查,了解患者有无贫血,肾功能损害、血钙情况、异常免疫球蛋白增高。高度怀疑骨髓瘤时,还需要做骨髓流式细胞检查、血和尿免疫固相电泳、血清游离轻链检查;如检查发现浆细胞肿瘤、骨骼的X线检查为发现骨质破坏,则应进行或CT、核磁、PET/CT检查明确诊断;如果已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还需要做骨髓的染色体、基因检查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和危险度,达到精确诊断,以便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过程中,按规定定期进行骨髓瘤相关的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决定治疗措施。

  •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用马法兰治疗吗

    建议服用抗癌中成药口服液,抑瘤消瘤,改善症状,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控制复发转移。等到骨髓瘤病情得到缓解的时候,患者切忌停药或者更换药物治疗,如果选择了手术治疗,术后一定要重视自身的护理工作,并且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寒冷食物,希望患者病情可以得到缓解。

  • 哪些人需要进行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

    并不是每一个阶段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治疗,要判断它到底是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什么阶段。一、最开始时,我们简称为MGUS,也就是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这时的这些细胞会发展成为什么疾病还不能确定,需要严密的检测,是不需要治疗的。二、在进一步发展,可以从MGUS阶段发展成冒烟型的骨髓瘤,也是不需要治疗的,但需要更频繁的监测。三、到了活动性的多发性骨髓瘤,则需要治疗。它的症状:1、出现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贫血和骨质的破坏等症状的患者。2、骨髓中浆细胞已超过60%或是游离轻链的比值大于一百倍的患者。

  • 多发性骨髓瘤肋骨按压痛吗?

    左侧肋骨疼痛有外伤性软组织损伤及肋骨骨折,有没有外伤史,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主要症状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等,建议查X或CT肋骨塑性,查血常规,肝功肾功,所以不小心按压到肋骨是会疼痛难忍的。一旦出现骨痛的情况需及时向医生反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外伤性可给予休息,口服药物治疗,避免感冒,咳嗽,防止有痰等,可以考虑应用延香镇痛胶囊,中药强效止痛,同时配合抗肿瘤中医药共同治疗,抑瘤消瘤,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痛苦,有效的控制转移复发。

  • 左侧肋骨疼是多发性骨髓瘤吗

    左侧肋骨疼痛有外伤性软组织损伤及肋骨骨折,有没有外伤史,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主要症状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等,建议查X或CT肋骨塑性,查血常规,肝功肾功,如外伤性可给予休息,口服药物治疗,避免感冒,咳嗽,防止有痰等。左侧肋骨疼痛有外伤性软组织损伤及肋骨骨折,有没有外伤史,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主要症状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等,建议查X或CT肋骨塑性,查血常规,肝功肾功,如外伤性可给予休息,口服药物治疗,避免感冒,咳嗽,防止有痰等。

  • 61周岁多发性骨髓瘤疼痛如何治疗?

    尊敬的患者朋友如果疼痛可以忍,就尽量不要用活血药物,因为绝大部分活血药物只是麻醉神经,只好暂时纾解,但随着病情的缓解,用量会越来越大,也容易产生排斥,同时绝大部分常规药物对癌细胞有刺激作用,会加快其分化速度。如果,患者及家属经济条件许可得,可服食。

  • 多发性骨髓瘤如何治疗?

    尊敬的患者朋友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于手术和放化疗,根据临床经验,一些患者通过系统的中医抗衰老治疗,同样起些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运用抗衰老中医药系统治疗,抑瘤消瘤,从根本上纾解临床诊断症状,降低存活质量,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病发扩散。祝健康。

  •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尊敬的患者朋友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对于您目前咨询的问题来看,多发骨髓瘤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出现的一种全身多发的散在的一个骨髓的障碍性增生,像这样的情况,建议可以去当地医院内分泌科做进一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导致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功能缺陷:免疫功能低下和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3.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辐射和毒性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然后建议去肿瘤科进一步治疗。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