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宫颈癌前病变怎么进行防治 宫颈癌前病变的3个原因

发布时间: 2022-07-30 07:58:2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目前认为,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明确的关系。因为:①了解原因;②可预防认真普查和随访;③早期诊断可以完全治愈。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使干预和治疗成为可能,关键在于普查、早期发现和治疗。

关于筛查

最近美国癌症综合网络(nccn)根据17位权威专家起草的规范,开始筛选的时间是性生活开始后3年左右,不晚于21岁。宫颈癌前病变怎么进行防治宫颈癌前病变的3个原因终止时间为70岁以后,10年内有3次以上满意正常的细胞学检查。筛查间隔为传统细胞学涂片每年检查一次;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方法(tct)每2年1次。30岁以后,连续3次正常,2~3年1次。美国fda批准hpvdna 检测始于30岁始于30岁以后hpv检测间隔不超过3年。

2003年,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组织专家讨论,2004年推出宫颈癌筛查指南建议,即经济发达地区筛查起始时间为25~30岁,经济欠发达地区为35~40岁,高危人群应适当提前。终止时间为65岁。间隔为1次/年,连续2次正常,间隔延长至3年;连续2次hpv-,间隔可延长至5~8年。

筛选方案和方法也不同,最好的方案是:进行tct、hpv测试;一般方案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基本方案:主要用肉眼观察,用3%~5%的冰醋酸染色(via)、碘液染色4%~5%(vili),并可"即查即治"(see&treat),虽然不理想,但也是经济不发达或贫困地区的好措施。

关于细胞学检查

首要任务是实施bethesda系统tbs有条件的单位应实施计算机辅助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cct)或tct。宫颈癌前病变怎么进行防治宫颈癌前病变的3个原因

2001年tbs分类要点如下:

鳞状细胞病变可概括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不典型鳞状细胞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典型的鳞状细胞,除非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

腺细胞病变的新分类取消了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腺细胞(agus),仍为4级非典型腺细胞(agc);倾向于肿瘤的非典型腺细胞(agc-fn);颈管原位癌(ais);腺癌。

阴道镜检和宫颈组织活检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观察和指导活检中仍处于重要地位。虽然有荧光检查,但阴道镜检查是不可替代的。阴道镜检结果也可直接描述reid评分,或reid阴道镜指数rci后两者是对宫颈病变进行全面、客观的量化分析,既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又便于统一的评价标准。亦可向cin诊断"挂靠"。如<2分,正常;3~4分,cini;3~5分,cinⅱ;6~8分,cinⅲ。

组织诊断是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多)点活检(pb)、环形电切术(leep)和冷刀锥切(ckc)组织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从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来看,应该是pb。宫颈癌前病变怎么进行防治宫颈癌前病变的3个原因

关于诊断

上述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不仅是诊断方法,也是依次进行的三步诊断程序,一般不超过。细胞学是初步检查和其他两项的基础;除非是非常明显的病变,否则不要在无阴道镜检的指导下盲目活检;细胞学诊断依据tbs报告、标本满意、不满意,取消原件"不够满意"。我们2000年推出的诊断流程草案基本可行,其要点是:细胞学阴性者定期复查,涂片不满意需复查。ascus可在3~6个月后复查,也可进行阴道镜检查。asc-h阴道镜检查应进行。lsil和hsil阴道镜检查应在镜下组织活检或颈管刮伤,结果应为cin水平报告并相应处理。

关于hpv感染

hpv它是人类癌症发病中唯一能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今天的研究甚至证实了预防hpv没有宫颈癌就可以预防感染。hpv感染不能患宫颈癌。

hpv感染并不少见,但只持续hpv会发生感染cin或宫颈癌,平均可发生8~24个月cini、cinⅱ和cinⅲ,浸润癌平均可发生8~12年。

hpv有测方法有很多,现在采用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最佳敏感性为88%~100%,阴性预测值高达99%,hc2-可以确认没有hpv为了跟随病毒的消长,还可以报告病毒负荷。宫颈癌前病变怎么进行防治宫颈癌前病变的3个原因

可以把hpv感染分为高风险/低风险、短暂性、延迟性和持续性。高风险持续感染是最重要的。所以hpv临床应用包括筛查、异常细胞学治疗和宫颈病变治疗。对于将hpv作为筛查内容,虽然仍存在争议,但包括23890例患者在内的欧洲(德、英、法)筛查数据显示,hpv筛查效果显著提高。

对ascus病人进行hpv检测的好处不仅是评估风险,还可以减少复查次数和费用,释放精神和心理负担。cin随访治疗后很重要,因为cin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发生cin)是正常人的五倍。cin患者接受治疗后,在4~6个月内进行第一次复查,包括肉眼观察、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查,或酌情进行阴道镜检查。根据结果计划,随诊,强调hsil/腺细胞异常患者每年复查10年以上。

关于治疗和治疗

首先要依据cin诊断级别,参照hpv检测结果,明确诊疗原则,规范治疗;其次,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婚姻和生育、病变程度、范围、水平、症状、随访、技术条件和意愿,实现个性化治疗。由于检查诊断不规范、不完整、不规范,或观念、理解和理解错误,治疗不足、治疗过度。有些处理是有争议的,需要实践积累和循证,修改和改进。宫颈癌前病变怎么进行防治宫颈癌前病变的3个原因

cini而hpv-不能治疗;cini+hpv+物理治疗(冷冻、激光、电凝等电凝等);cini、cinii主要采用物理治疗,即破坏性治疗局部病变。leep主要用于大面积。cinii严重不典型增生;对于原位癌,除非能切除足够的宽度(病变除0.5cm)和高度(2。5cm)。根据病变的程度和范围,采用ckc可进行可靠的锥切组织检查和适当的治疗。对于hpv+目前还缺乏良方。今天的策略是"治病(cin)即治毒hpv",治疗感染引起的病变,促进一定时间(12个月左右)的清除hpv。

hpv早期临床试验证明,疫苗是最有希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hpv16样病毒颗粒(vlp 抗体的高表现是自然感染者的40倍。宫颈癌前病变怎么进行防治宫颈癌前病变的3个原因完成1万例临床试验后,将推出治疗性疫苗hsil、持续lsil或联合治疗宫颈癌。子宫颈病变和子宫颈癌可完全可以预防、治愈和消除的人类癌症。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宫颈癌前病变是什么病?首先,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宫颈癌前病变的原因,以便更好地了解宫颈癌前病变。此外,还应了解宫颈癌前病变的症状和治疗。接下来,...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宫颈癌阴超有提示吗

    宫颈癌在阴超检查中可能存在提示,但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阴超可以发现宫颈形态异常、肿块或血流异常,但这些表现并非宫颈癌特有,需进一步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或活检明确诊断。 1、阴超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阴超通过高频探头近距离观察宫颈结构,能够发现宫颈增厚、肿块、形态不规则等异常。例如,宫颈癌可能表现为宫颈壁增厚、回声不均匀或局部血流信号增强。但阴超无法直接确诊宫颈癌,只能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宫颈癌的诊断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细胞。HPV检测有助于评估宫颈癌风险,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通过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及程度。 3、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建议9-45岁女性接种。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病变。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早期宫颈癌可选择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中晚期宫颈癌则需结合放疗和化疗。 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阴超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辅助手段,但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女性应重视宫颈癌筛查,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同时积极接种HPV疫苗,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对于已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 宫颈癌疫苗多大年龄段可以使用

    宫颈癌疫苗适合9至45岁女性接种,最佳接种年龄为9至26岁,早期接种可有效预防宫颈癌发生。疫苗接种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分别针对不同HPV亚型,建议根据年龄和需求选择合适疫苗。 1、二价疫苗:适合9至45岁女性,主要预防HPV16和18型,这两种亚型与70%的宫颈癌相关。接种程序为0、1、6个月,共三剂。 2、四价疫苗:适合20至45岁女性,除预防HPV16和18型外,还可预防HPV6和11型,这两种亚型与生殖器疣相关。接种程序为0、2、6个月,共三剂。 3、九价疫苗:适合9至45岁女性,覆盖HPV16、18、6、11、31、33、45、52、58九种亚型,可预防90%的宫颈癌及相关疾病。接种程序为0、2、6个月,共三剂。 疫苗接种后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局部红肿、发热等轻微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接种前应咨询确保无禁忌症,如怀孕、免疫系统疾病等。即使接种疫苗,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以早期发现病变。 宫颈癌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均衡饮食、避免过早性行为等,也能降低患病风险。通过疫苗接种和定期筛查,可显著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和死亡率。

  • 宫颈癌出血会自动停止吗

    宫颈癌出血通常不会自动停止,需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宫颈癌出血是疾病进展的表现,可能与肿瘤侵犯血管或组织坏死有关,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支持性护理。 1、宫颈癌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有关。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可能侵犯宫颈周围的血管,导致出血。同时,肿瘤组织的坏死或溃疡也会引起出血。宫颈癌晚期可能伴随局部感染或炎症,进一步加重出血症状。 2、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适用于早期宫颈癌,常见术式包括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可通过外部放射或内部放射如腔内放疗直接作用于肿瘤,抑制其生长。化疗药物如顺铂、紫杉醇等可杀灭癌细胞,常与放疗联合使用。 3、支持性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患者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等,以改善贫血。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增强治疗信心。 宫颈癌出血是疾病进展的信号,患者应尽早就医,接受规范化治疗。通过手术、放疗、化疗及支持性护理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及时发现问题。

  • 宫颈癌一般是什么样的情况导致的怎么得的这个病

    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通过接种HPV疫苗、定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毒感染、免疫状态、遗传和环境因素等。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尤其是HPV16和HPV18型。长期感染会导致宫颈细胞发生异常变化,最终可能发展为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吸烟、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多产次和性行为过早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预防宫颈癌的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和干预。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HPV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并采取治疗措施。接种HPV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建议9-45岁女性接种。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安全套等也能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已经确诊的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方式包括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等,放疗可采用外照射或内照射,化疗药物常用顺铂、紫杉醇等。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预后较好,因此定期筛查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 宫颈癌疫苗适合哪些人群

    宫颈癌疫苗适合9-45岁的女性,尤其是未感染HPV病毒的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建议在性行为开始前接种,效果最佳。对于已经感染HPV的女性,疫苗的保护作用有限,但仍可预防其他未感染的HPV亚型。 1、9-14岁女性:这是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最佳年龄段,因为此时大多数女性尚未开始性行为,感染HPV的风险较低。接种两剂疫苗即可获得充分的保护,间隔时间为6个月。 2、15-26岁女性: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可能已经开始性行为,但尚未感染HPV病毒。接种三剂疫苗,分别在0、1-2、6个月进行,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 3、27-45岁女性:虽然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可能已经感染了某些HPV亚型,但接种疫苗仍可预防其他未感染的亚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评估个人风险和收益。 接种宫颈癌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但并不能替代定期的宫颈癌筛查。建议女性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病变。对于已经感染HPV的女性,应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并定期随访,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 宫颈癌手术需要几个小时

    宫颈癌手术通常需要2到4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手术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手术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手术方式、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宫颈癌手术主要包括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宫颈锥切术适用于早期宫颈癌,手术时间较短,约1到2小时;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宫颈癌早期或中期,手术时间约2到3小时;根治性子宫切除术适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手术时间较长,约3到4小时。 1、手术方式:宫颈锥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切除宫颈部分组织来治疗早期宫颈癌,手术时间较短,通常在1到2小时内完成。全子宫切除术涉及切除整个子宫,手术时间约为2到3小时。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不仅切除子宫,还包括部分阴道和盆腔淋巴结,手术时间较长,通常在3到4小时。 2、肿瘤大小和位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直接影响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时间。较大的肿瘤或位于宫颈深处的肿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手术。肿瘤的位置是否靠近重要器官也会影响手术时间,因为医生需要更加谨慎地操作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3、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患者的年龄、体重、有无其他疾病等都会影响手术时间。年轻、健康的患者通常恢复较快,手术时间相对较短。而年龄较大、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手术和术后恢复。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长时间麻醉也是手术时间的重要考虑因素。 4、手术团队经验:手术团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也会影响手术时间。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手术,减少手术时间。团队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也是影响手术时间的重要因素,熟练的团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5、术后恢复: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因手术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异。宫颈锥切术恢复较快,通常几天内即可恢复正常活动。全子宫切除术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恢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几周到几个月。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对于加速恢复至关重要,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休息和锻炼。 宫颈癌手术时间因手术类型、肿瘤大小、患者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异,通常需要2到4小时。手术团队的经验和患者的术后护理也是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时间的重要因素。患者应在手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具体流程和术后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快速恢复。

  • 宫颈癌五年后复发率

    宫颈癌五年后复发率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肿瘤分期、治疗方式、个体差异等,复发率通常在10%-20%之间。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降低复发的关键,患者需定期随访,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医学干预,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1、肿瘤分期是影响复发率的重要因素。早期宫颈癌I期和II期的复发率较低,约为5%-10%,而晚期宫颈癌III期和IV期的复发率可高达20%-30%。这是因为早期肿瘤局限在宫颈局部,手术或放疗效果较好,而晚期肿瘤可能已扩散至周围组织或远处器官,治疗难度增加。 2、治疗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复发率。手术切除是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包括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对于中晚期患者,放疗和化疗是主要手段,如外照射放疗、腔内放疗以及顺铂等化疗药物的使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也逐渐应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宫颈癌的治疗中。 3、个体差异如年龄、免疫状态、基因突变等也会影响复发率。年轻患者由于新陈代谢旺盛,肿瘤细胞增殖活跃,复发风险可能较高。免疫状态不佳的患者,如合并HIV感染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复发率也会增加。某些基因突变如TP53、PIK3CA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耐药性相关,增加复发风险。 4、随访和生活方式调整是降低复发的重要措施。患者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HPV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以及时发现复发迹象。生活方式方面,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如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适量运动如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复发风险。 5、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复发恐惧是宫颈癌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和团体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提高治疗依从性。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能为患者提供情感和物质上的帮助,促进康复。 宫颈癌五年后复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和治疗方案,同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整,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晚期宫颈癌的主要症状

    晚期宫颈癌的主要症状包括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部疼痛和排尿排便困难,需及时就医。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制定。 1、阴道不规则出血是晚期宫颈癌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外出血或性交后出血。这是由于肿瘤侵犯宫颈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若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和阴道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2、下腹部疼痛是晚期宫颈癌的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这是由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神经,引起疼痛。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 3、排尿排便困难是晚期宫颈癌的严重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便秘或排便疼痛。这是由于肿瘤压迫膀胱或直肠,导致功能障碍。若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进行泌尿系统或消化系统检查,以评估肿瘤的压迫程度。 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包括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卵巢切除术。放疗是辅助治疗手段,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主要用于缩小肿瘤和控制病情。化疗是综合治疗手段,包括顺铂、紫杉醇和卡铂,主要用于杀灭癌细胞和防止复发。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制定,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高危人群,如HPV感染者、吸烟者和免疫系统低下者。

  • 双子宫得宫颈癌的几率大吗

    双子宫患者患宫颈癌的几率可能略高。双子宫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子宫未能完全融合而形成的解剖变异,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宫颈部位的解剖结构异常,从而影响宫颈细胞的分化与修复,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同时,双子宫患者也可能面临其他妇科疾病的风险,因此定期筛查和健康管理尤为重要。 1. 双子宫与宫颈癌风险的关系 双子宫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与其伴随的解剖异常可能间接提高宫颈癌的风险。例如,宫颈的结构异常、创伤修复困难或感染风险增加,都可能为癌细胞的产生提供条件。性交、分娩等可能进一步增加异常组织损伤的概率。对于双子宫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每三年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是早期发现问题的有效手段。 2. 其他伴随风险: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病 双子宫患者往往会受到月经不规律、痛经等问题困扰,其原因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有关。这些疾病有可能使患者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增加不适感并影响生活质量。通过超声检查和内分泌调节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如果疼痛剧烈且保守治疗无效,医生也可能建议通过手术干预。 3. 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双子宫患者需要格外注意日常卫生管理,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洁阴道,以免破坏正常的生殖系统微生态平衡。需重视健康生活方式,例如戒烟限酒、加强锻炼、保持体重稳定,并尽量减少高脂食物摄入,降低慢性疾病和癌变的风险。 定期妇科检查对于双子宫患者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帮助监控宫颈健康状态,还能及早发现其他潜在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即使目前身体状况良好,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您确诊双子宫,请务必与专业医生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积极预防宫颈癌及相关妇科疾病,以确保长期健康。

  • 宫颈癌疫苗有必要打吗

    宫颈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高危型HPV病毒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接种具有明确的医学意义。建议9-14岁女性优先接种,15岁以上女性可补种,需完成三剂次接种程序。 1、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其中HPV16和18型是最常见的致癌亚型。全球约70%的宫颈癌病例与这两种亚型相关。疫苗接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预防病毒感染。 2、世界卫生组织推荐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作为首要接种人群。这一年龄段接种产生的免疫应答最强,保护效果最好。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后针对HPV16和18型的抗体滴度可维持至少10年。 3、15-26岁女性也建议接种,虽然保护效果相对降低,但仍能获得显著预防效果。对于26-45岁女性,接种前需评估既往HPV感染情况。疫苗对未感染亚型仍有保护作用,可预防其他致癌亚型感染。 4、现有宫颈癌疫苗主要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二价疫苗覆盖HPV16和18型;四价疫苗增加HPV6和11型;九价疫苗额外覆盖HPV31、33、45、52、58型。九价疫苗预防效果最佳,可预防约90%的宫颈癌。 5、疫苗接种采用三剂次程序:首剂后1个月接种第二剂,6个月接种第三剂。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为佳,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宫颈癌疫苗作为一级预防手段,对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符合条件人群主动接种,配合定期宫颈癌筛查,建立双重防护屏障。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