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蛋要注意避免的四大误区
鸡蛋营养价值很高,很多人每天都要吃鸡蛋。人们日常生活中在吃鸡蛋问题上还存在很多误区。那么有哪些误区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吃鸡蛋应避免的误区
误区一:吃蛋清不吃蛋黄
人们在吃鸡蛋方面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吃蛋清不吃蛋黄。其实蛋清的营养单一,远不如蛋黄。虽然蛋清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但按照目前人们的饮食方式,每天500克主食、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些豆制品、100克肉类加上500克蔬菜水果,就能获得足够的蛋白质,根本不需要额外吃蛋清。
误区二:煎煮鸡蛋越老越好
营养学专家认为,鸡蛋以沸水煮5-7分钟为宜。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
误区三:每天吃多少鸡蛋为宜
鸡蛋吃多了,相对吃其他食物就少了,这样会造成营养不不均衡。比如,鸡蛋不含维生素C。还有一些其他肉类含的营养,鸡蛋里面也没有。时间久了,容易造成某些营养成分缺乏,或者鸡蛋里的营养过甚,引起一些相关的疾病。
一个人每天应该吃多少鸡蛋?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鸡蛋的摄入量的确要有所不同。运动量大的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可以每天吃1~2个鸡蛋。同时,饮食中肉类较少的人群,也可以每天食用1~2个鸡蛋;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即可;血脂异常患者或肥胖者,每周吃2~4个鸡蛋较为合适。“最好放在早上或中午吃,可以为一天的工作提供充足营养,也可以避免晚上摄入过多胆固醇。”
误区四:臭鸡蛋照样可以吃
日常生活中,常见有人对臭鸡蛋情有独钟。鸡蛋变臭是因为鸡蛋放久了,或有裂缝,随着蛋清中的杀菌素逐渐减少,通过蛋壳气孔或裂缝侵入的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甲烷、氮、氨、二氧化碳等物质,发出恶臭。臭蛋经烹调后,其中的胺类、亚硝酸盐、细菌毒素等依然存在,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吃多了会诱发癌症。
以上是“吃鸡蛋应避免的误区”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给您的日常饮食带来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