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新痛风指南
据估计,美国约有4%(超过800万人)的成人患有痛风。FitzGerald博士表示:“我非常愿意将这些建议推荐给内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因为如今他们遇到的痛风患者比风湿科医生遇到的还要多。”
而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的首部痛风治疗指南建议老药新用和调整预防策略。ACR指南的第一部分涵盖高尿酸血症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Arthritis Care Res. 2012;64:1431-46 [doi:10.1002/acr.21772])。第二部分则聚焦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Arthritis Care Res. 2012;64:1447-61 [doi.wiley.com/10.1002/acr.2177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风湿病学系执行主任John D. FitzGerald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指南旨在促进痛风的有效治疗,使医生能将患者的尿酸水平降至6 mg/dl以下,从而改善其症状。“近年来在痛风治疗方面出现了相当多的新进展,包括别嘌呤醇和秋水仙碱的新替代药物,更安全地使用传统药物的新数据,等等。”据此,该指南在欧洲、荷兰和日本等国医学组织发布的指南的基础上作出了多项更新。

例如,口服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初始剂量,降至负荷量1.2 mg,1 h后服用0.6 mg,12 h后开始以每1~2天0.6 mg的剂量进行预防。“我们曾经将给药剂量提高到多达每天8片,但新数据显示增加秋水仙碱剂量实际上并不能改善结局,而且较小剂量更加安全,因此我们将发作初期的给药剂量降至3/4片。”作者将这一建议称为“一次范式转换”,从而与FDA批准的药品标签用语相一致。
新指南对别嘌呤醇的使用做了调整,撰写组建议从100 mg/d(而不是临床实践中常用的300 mg/d)的小剂量开始给药,对于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初始剂量甚至要更低,然后每2~5周增加1次剂量,逐渐达到靶剂量。这一建议支持此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的声明。

此外,在使用别嘌呤醇时必须进行严密监测和患者随访,以确保尿酸达标。“绝不能开完处方后就自认为任务完成了。这就跟给高血压患者开降压药一样,假如不追踪患者的血压,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别嘌呤醇预防急性痛风发作的维持剂量可以超过300 mg,甚至对于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也是如此,不过前提是进行了充分的患者教育和监测。
- 上一篇:升阳泻火除湿汤治疗痛风验案
- 下一篇: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