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粥调治慢性肾炎有奇效
黄芪是一味常用补气药,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黄芪煮粥荐春盘”之句。说明早在宋代,黄芪粥即在民间流传食用了。用黄芪煮粥服食,既可,又有一定疗疾作用。这也反映了中医“医食同源”的道理。
清代医著《冷庐医话》中记载过一则黄芪粥治水肿病案:王某患肿胀病,自顶至踵,大倍于常,气喘声嘶,二便不能,生命垂危,求医于海宁许珊林。许氏取生黄芪120克,糯米30克,煎粥一大碗,令病家用小匙频频送服。不久,患者喘平便通,全身浮肿消而痊愈。
受黄芪粥能消肿的启发,现代名医岳美中采用黄芪粥治疗慢性肾炎而取得很好疗效。他在原方的础基上组方:生黄芪30克,生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为末)9克,金橘饼2枚,糯米30克。先以水600毫升,煮黄芪20分钟,捞去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分两次服完,食后服金橘饼一枚,每日1剂。结果证明,此方对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余的浮肿,疗效较佳,对消除尿蛋白亦有效。不过,黄芪粥对肾阳虚、肾气衰弱之水肿最为适宜,但肾阴虚者不宜用。古人认为,黄芪有“利水”作用,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中等剂量的黄芪煎剂能使大鼠、狗产生显著利尿作用,其利尿效果与双氢氯噻嗪相近,但比后者利尿作用持续时间更长,且无耐受性。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由于黄芪具有调节免疫、增强造血、强心、降血糖等作用,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黄芪(或以黄芪为主药)常被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衰、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胃溃汤等慢性疾病,临床证明其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上一篇:为什么女性易患痔疮病?
- 下一篇:治疗慢性肾炎的偏方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