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脑部创伤性硬膜下血肿

| 1人回答

问题描述:
脑部创伤性硬膜下血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欣佚
朱欣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部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是由于外伤引起硬脑膜下静脉窦破裂出血,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以防止对大脑的进一步损害。若血肿得不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压迫脑组织,影响脑功能,甚至引发脑水肿或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应尽快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更加密切注意出血风险。
1.硬膜下血肿的病因及风险因素
硬膜下血肿的主要病因通常是头部受到钝性暴力伤害,例如跌倒、交通事故或高空坠落。这种外伤会造成硬脑膜下静脉破裂,引起出血。部分患者因年龄较大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而使血管更脆弱,出血风险更高。有凝血功能障碍或经历严重头部外伤者,更易出现该病。对于老年人,轻微的外伤也可能导致血肿,因此需特别关注。避免危险活动和佩戴头部保护设备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2.症状表现及必要的就医处理
脑部创伤性硬膜下血肿的症状可能随着血肿的体积增加而逐步加重。早期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逐渐模糊或行为异常。若血肿进一步扩大,患者可能出现偏瘫、瞳孔异常、抽搐等神经功能障碍。任何怀疑脑部受损的情况,均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早期发现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3.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硬膜下血肿的治疗重点在于减轻颅内压及控制出血。轻度病例可选择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和压迫,并密切监测血肿变化。严重病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包括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等。术后需注意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防止继发性感染。治疗期间应暂停抗凝药物,并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K或血浆等以改善凝血状态。
在面对硬膜下血肿时,及时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也需关注患者病后康复和护理。加强头部保护、避免危险行为,以及定期复查脑部情况,可以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支持有助于患者恢复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关问题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