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健康,欢迎您!
首页
资讯
疾病
医院
育儿
减肥
保健
美容
科普
视频
语音
文章
生活百科
中医
心理
男性
体检
亲子
运动
养生
女人
医药知识
搜索
找医院
搜疾病
问医生
查症状
问答首页
内科
保健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妇产科
肝病科
感染科
骨科
急诊科
减肥
康复科
更多
麻醉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全科
体检科
外科
五官科
心理科
药剂科
整形美容科
中医科
肿瘤科
医院
首页
>
妇产科
半年前做过人工流产现在月经量偏少 能否查子宫壁厚度
提问时间:2023-12-15 11:57
|
1人回答
问题描述:
医生我六个月前做过人工流产,现在月经不正常,量比较少,我想检查子宫壁的厚度。月经第四天月经基本结束,想和您咨询一下这个时候可以查子宫壁的厚度吗?
全部回答
共
1
条回答
刘长生
浙医二院
副主任医师
回答时间:2023-12-15 12:33
根据您的描述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出现月经量偏少,不排除子宫内膜受损的可能。需要到医院抽血化验一下性激素6项,看看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子宫内膜的厚度在月经的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建议月经来潮第2天或者第3天可以到医院抽血化验性激素6项。如果是子宫内膜受损导致的月经量偏少,可以口服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调理月经周期。如果体内激素水平偏低的话,可以口服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调理月经周期。注意月经期的保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在快要来月经之前检查子宫内膜厚度.
向Ta提问
上一个:
服用黄体酮胶囊期间来月经了正常吗
下一个:
特大睾丸精子多吗?
相关问题
子宫壁厚度多少来月经?
月经是周期性的子宫内膜脱落引来的,子宫内膜可以分成纤维化期,排泄期,除了就是月经期,可以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互相效用下,子宫内膜产生剥脱性的破皮,...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孕晚期子宫壁正常厚度?
2023-10-25 15:01
月经量偏少怎么解决
2024-03-01 08:41
胆囊壁厚度多少算正常
2023-10-17 10:56
月经量偏少四天就没了
2024-01-09 09:25
子宫厚度多少会来月经?
2024-01-06 13:42
子宫内膜厚度会影响月经量吗
2024-01-31 11:43
月经量偏少是什么原因?
2024-03-20 18:05
月经量偏少,已经半年多了,怎么办?
2023-12-29 16:19
最新问答
推荐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自查
2025-02-04 21:08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了解其临床路径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通常,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诊断步骤来确认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这些步骤包括问诊、触诊、血糖检测和尿常规检查。通过这些方法,医生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而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1、问诊: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皮肤瘙痒和视力模糊也是常见的表现。通过这些信息,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糖尿病的可能性。
2、触诊:在进行实验室检查之前,医生通常会进行触诊,尤其是腹部检查。这可以帮助识别是否存在肝脏增大或其他异常情况,如静脉显露、刺痛或叩痛等,这些都是糖尿病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3、血糖检测:这是诊断2型糖尿病的关键步骤。患者需要在检查前保持8小时的空腹状态,以确保血糖测量的准确性。空腹血糖值超过7.0mmol/L或随机血糖值超过11.1mmol/L,通常提示糖尿病的存在。
4、尿常规检查:通过尿液检测,医生可以发现尿糖、尿酮体和尿蛋白的异常。如果尿糖呈阳性反应,这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指征。
对于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药物治疗如格列美脲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如蛋糕和饼干等。
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是管理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症状,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月经10个月一直不干净怎么办
2025-02-04 21:05
2型糖尿病身体发痒
2025-02-04 21:13
孩子大便黏液是怎么回事?是痰的排泄吗
2025-02-04 21:13
小孩儿抽搐怎么处理
2025-02-04 21:04
眼睛看东西模糊,是不是白内障怎么调节
2025-02-04 20:31
糖尿病性大疱病怎样医治
2025-02-04 20:45
登革热的传播每媒介是
2025-02-04 20:22
白内障患者怎么测眼压
2025-02-04 20:37
2型糖尿病每天醒酒多少
2025-02-04 20:52
登革热被蚊子后怎么办
2025-02-04 21:04
推荐频道
老年保健
中医推拿科
心理科
整形科
中西医结合科
西药
性病科
小儿呼吸科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