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得过快通常是由于运动、情绪紧张、生理性原因或某些疾病造成的,可以通过放松心情、调整呼吸、适当休息等方法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频繁发作,需要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因。
1、短期缓解方法
心跳过快时,首先尝试调整呼吸。例如,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几秒再缓慢吐气,可以刺激迷走神经,从而降低心率。另外,采用冰敷法,即用冷毛巾敷在额头或颈部,也能帮助放松心跳。如果是因紧张或焦虑引起,可通过冥想、闭目放松或使用降噪耳机避免外界干扰。
2、可能的生理或疾病因素
① 运动或劳累后心跳加速: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后心跳加速通常是正常现象,只需适当休息、补充水分即可逐渐恢复。如果心率长时间没有回归正常,建议就医检查心血管健康情况,排除心肌炎等问题。
② 情绪和心理因素:压力、恐惧、紧张常引发心跳加快。如果是情绪性因素,建议多进行心理放松训练,如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或瑜伽。长期心理压力可以咨询心理进行专业心理干预。
③ 疾病引发心跳过快: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伴随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贫血、低血糖或心律失常等病理状态。这些问题多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针对甲亢,常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贫血则需补充铁剂,缓解症状。
3、日常预防建议
① 健康饮食:多摄取富含镁和钾的食物,例如香蕉、橙子、菠菜等,可增强心脏功能,预防心跳异常。避免摄取过多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饮料,这些物质可能加速心跳。
② 规律作息: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增加,注意保证每天7-8小时优质睡眠,提高身体承受能力。
③ 适当运动:适量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可增强心肺功能,但不宜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导致心跳骤然加速。
如果心跳过快症状一直不能缓解或伴有胸痛、头晕,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诱因并配合治疗。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是保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