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的用药需注意及时、针对性强,同时监测副作用及疗效。主要包括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辅助药物的选择和病程中的个体化调整。
1、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重症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首选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但用药前需尽量进行痰培养或血液培养,根据检查结果对抗生素进行调整,避免盲目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如果感染由特殊的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真菌或病毒引起,还需选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阿奇霉素、伏立康唑或奥司他韦。
2、辅助药物的选择
除了抗感染治疗,辅助药物也不可或缺。例如,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强龙来减轻严重炎症反应,但需短时间使用,避免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对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以通过氧疗来提高血氧饱和度,若传统氧疗效果不佳,需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痰液黏稠影响排出时,可选用祛痰剂如氨溴索来帮助排痰。
3、个体化调整和副作用监测
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同一药物对不同患者可能疗效不同,甚至会引发过敏反应或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肝肾毒性。每隔48-72小时需评估疗效并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需定期检查血液指标、肝肾功能等,确保用药安全性。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阻肺等的患者,则需同步管理基础疾病以提高疗效。
重症肺炎的治疗过程复杂且风险高,务必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遵循个体化原则实施用药。如果症状未见改善或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定期复查与自我监测是重症肺炎治疗中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