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闷、听力下降、耳鸣和耳痛,严重时可能伴有头晕或平衡障碍。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手术或物理疗法。
1、耳闷与听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耳闷感和听力下降。这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阻碍了声音的正常传导。积液可能由感冒、过敏或鼻窦炎引起,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听力下降通常是暂时性的,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问题。建议患者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必要时使用减充血剂或抗组胺药物。
2、耳鸣与耳痛
耳鸣是中耳炎的常见伴随症状,表现为耳内嗡嗡声或嘶嘶声。耳痛则多因中耳压力变化或感染引起,尤其在儿童中较为明显。对于耳鸣,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耳痛则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若症状持续,需就医排除其他耳部疾病。
3、头晕与平衡障碍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或平衡障碍,这与中耳积液影响内耳功能有关。头晕可能与内耳压力变化或炎症扩散至内耳有关。建议患者避免快速头部运动,必要时进行前庭功能训练。若头晕严重,需就医检查,排除内耳疾病或神经系统问题。
4、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和黏液溶解剂(如氨溴索)。手术治疗适用于反复发作或积液持续不消的患者,常见方法有鼓膜置管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物理疗法如咽鼓管吹张术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多样,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通过药物、手术和物理疗法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恢复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