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健康,欢迎您!
首页
资讯
疾病
医院
育儿
减肥
保健
美容
科普
视频
语音
文章
生活百科
中医
心理
男性
体检
亲子
运动
养生
女人
医药知识
搜索
找医院
搜疾病
问医生
查症状
问答首页
内科
保健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妇产科
肝病科
感染科
骨科
急诊科
减肥
康复科
更多
麻醉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全科
体检科
外科
五官科
心理科
药剂科
整形美容科
中医科
肿瘤科
医院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黄斑囊样水肿会是白内障手术引起的吗?
提问时间:2024-07-04 15:38
|
1人回答
问题描述:
黄斑囊样水肿会是白内障手术引起的吗?
全部回答
共
1
条回答
朱欣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回答时间:2024-07-04 16:23
正常情况下,做完白内障手术以后一般不会黄斑囊样水肿,这种情况可以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情后,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水肿的轻重,有的可以通过激光进行治疗。另外出现黄斑囊样水肿与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不能说白内障手术一定会造成黄斑囊样水肿,如果是白内障手术造成,那么会逐渐自行恢复,但如果是由于一些眼部器质性疾病引起,那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只要通过正规的治疗是不会有并发症的。如果是老年眼底黄斑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调理,因为治疗老年眼底黄斑的发生和身体的经络气血的失调是有直接的关系的。
向Ta提问
上一个:
脊柱侧弯左右侧弯定义是什么?
下一个:
卵巢癌的症状是什么?
相关问题
眼泪会不会是白内障
眼泪一般不会是白内障,因为眼泪和白内障属于两种不同的疾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白内障是一种晶状体混浊引起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可...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眼泪会不会是白内障
2025-01-11 21:53
白内障必须手术吗
2024-04-30 13:59
白内障是否需要手术
2024-04-11 17:26
眼睛模糊会不会是白内障
2024-08-11 08:21
什么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2024-04-14 11:49
白内障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2024-04-09 07:13
削骨手术价格会是多少呀
2023-10-27 08:05
白内障手术方法
2024-12-04 12:32
最新问答
推荐
父母有糖尿病孩子就一定会有吗
2025-02-06 07:48
父母有糖尿病的孩子不一定就会得糖尿病。遗传的确会影响孩子患糖尿病的风险,但并非每个有糖尿病父母的孩子都会得这种病。糖尿病的遗传机制复杂,除了基因的传递,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也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父母患糖尿病可能增加孩子的发病几率,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1、父母都有糖尿病时,孩子的风险较高
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糖尿病,孩子患病的概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父母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况下,子女患病的风险可高达70%-80%。这是因为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某些遗传因素会提高孩子的糖尿病易感性。对于1型糖尿病,父母若双方都是患者,孩子的发病风险会在50%以上。换句话说,遗传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2、父母只有一方患糖尿病,风险较低
如果只有父母中的一方患有糖尿病,孩子的风险要低得多。尤其是当糖尿病由基因突变或隐性遗传造成时,另一个未携带致病基因的父母不会将病症传递给孩子。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是决定是否患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比如饮食习惯、运动量等。若父母仅有一方患糖尿病,孩子依然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病的几率。
3、妊娠期高血糖对孩子的影响
母亲在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如妊娠糖尿病)时,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虽然这类高血糖不是遗传因素,但它可以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比如出生后出现低血糖等问题。这种情况一般并不会直接导致孩子成年后患上糖尿病,但仍然需要特别关注产后及婴儿期的健康管理。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特别是父母两人都患有糖尿病,应当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血糖检测和糖耐量试验,尤其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监测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家长还可以通过改变家庭饮食、鼓励孩子运动等方式,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吃熟香蕉能治便血吗
2025-02-06 07:47
2型糖尿病能办特病吗
2025-02-06 07:45
血糖偏高,会发展成糖尿病吗
2025-02-06 07:41
吃糯米饭会引起关节痛吗
2025-02-06 07:31
小孩因缺钙抽搐会有后遗症吗
2025-02-06 07:41
登革热初期是不是会先发热
2025-02-06 07:06
小孩牙龈颜色不一样,小孩老是闹
2025-02-05 22:14
48天小孩嘴唇发紫什么原因
2025-02-05 22:01
月经来第三天晚上突然没有了
2025-02-05 22:11
登革热的媒介是什么意思啊
2025-02-05 22:05
推荐频道
性病科
心血管内科
减肥方法
饮食减肥
妇科
西药
小儿精神科
口腔科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