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高尿酸会引起肾小球指标降低吗

| 1人回答

问题描述:
高尿酸会引起肾小球指标降低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振国
朱振国 鹤岗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尿酸通常会引起肾小球指标降低,需要及时改善。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后的产物,出现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尿酸排泄减少、尿酸产生过多等原因导致。如果没有及时改善,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由于尿酸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出现高尿酸的现象后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肾小球的功能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大量的尿酸结晶阻塞肾小管腔,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肾小球指标降低的情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猪肝、带鱼、紫菜等,还需要多喝一些温水,能够使尿酸水平逐渐下降。如果长时间没有恢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苯溴马隆片、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治疗,能够恢复尿酸的正常水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根据天气变化添减衣物,遵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

相关问题

最新问答

推荐 父母有糖尿病孩子就一定会有吗

父母有糖尿病的孩子不一定就会得糖尿病。遗传的确会影响孩子患糖尿病的风险,但并非每个有糖尿病父母的孩子都会得这种病。糖尿病的遗传机制复杂,除了基因的传递,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也起着重要作用。虽然父母患糖尿病可能增加孩子的发病几率,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1、父母都有糖尿病时,孩子的风险较高
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糖尿病,孩子患病的概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父母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况下,子女患病的风险可高达70%-80%。这是因为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某些遗传因素会提高孩子的糖尿病易感性。对于1型糖尿病,父母若双方都是患者,孩子的发病风险会在50%以上。换句话说,遗传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2、父母只有一方患糖尿病,风险较低
如果只有父母中的一方患有糖尿病,孩子的风险要低得多。尤其是当糖尿病由基因突变或隐性遗传造成时,另一个未携带致病基因的父母不会将病症传递给孩子。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是决定是否患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比如饮食习惯、运动量等。若父母仅有一方患糖尿病,孩子依然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病的几率。
3、妊娠期高血糖对孩子的影响
母亲在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如妊娠糖尿病)时,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虽然这类高血糖不是遗传因素,但它可以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比如出生后出现低血糖等问题。这种情况一般并不会直接导致孩子成年后患上糖尿病,但仍然需要特别关注产后及婴儿期的健康管理。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特别是父母两人都患有糖尿病,应当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血糖检测和糖耐量试验,尤其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监测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家长还可以通过改变家庭饮食、鼓励孩子运动等方式,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