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扭伤后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主要方法包括冷敷、压迫和抬高,避免热敷或揉搓患处,以免加剧病情。如果症状严重且无法缓解,需尽快就医处理。
1.冷敷
在受伤后24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避免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如果家中没有冰袋,可用冷水湿毛巾代替。
2.压迫
使用弹性绷带轻轻包裹受伤部位,能够提供适度压力,减少软组织出血和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一些医用压贴也可以作为选择,尤其适合关节区域的扭伤。
3.抬高
用枕头或其他柔软物品将患处垫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这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和减轻不适。对于下肢扭伤的孩子,这一步尤其重要,应引导其保持尽量躺卧的姿势。
在这些处理措施之外,还需注意以下事项:切勿自行揉搓患处,以免破坏受伤部位的血管和组织,加重损伤。若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缓解。请勿擅自用药,尤其是对于幼儿,其体质较为特殊,对药物剂量敏感。
照护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帮助幼儿缓解身体的不适,更需安抚情绪,防止因疼痛产生心理上的恐惧。如果以上措施未见改善,或者孩子出现无法承重、严重肿胀或剧烈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通过医学影像检查判断是否涉及骨折或严重关节损伤。
扭伤虽然是幼儿常见的小意外,但科学且及时的处理能大大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作为家长或照护者,应时刻注意避免危险环境,并教育孩子安全运动的理念。面对受伤的幼儿,多一些耐心与关爱,将帮助他们更快恢复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