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度远视患者眼部有哪些特征

发布时间: 2011-07-08 15:07:4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高度远视患者眼部有哪些特征?当远视患者在去医院就诊时,医生除了给患者验光外,还对检查一下患者的眼部特征,以便患者在患上其它眼部疾病而不自知。高度远视患者眼部有哪些特征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高度远视患者的眼部特征。

高度远视患者眼部有哪些特征:

1.高度远视眼伴眼前节缩短HvperopicEyeswitha RedLicedAnteriorSegment此型特征为短眼轴(眼轴小于22mm),眼前节与眼轴成比例相应缩短。临床表现为小角膜,角膜直径<10mm,角膜厚度正常,角膜内皮照相细胞数较正常低;前房浅,房角窄,常常伴有闭角型青光眼;虹膜色素黑而厚;晶状体大小正常或相对较小。虹膜被推向前方,造成房角关闭,眼压增高。患者年龄相对轻,多在40岁以下。在白内障手术以前可能有长期的抗青光眼用苭史,表现为小瞳孔、虹膜后粘连、瞳孔膜闭、晶状体混浊等。部分患者曾有周边虹膜切除术史。

2.眼前节正常的高度远视眼HyperopicEyeswitha NorrrlalAnteriOrSegrllent此型特征为短眼轴,小眼球,但是眼前节正常大校表现为正常角膜直径,正常前房深度和宽房角。临床表现为自幼佩戴高度远视镜,超声波检查发现眼轴短,前房深度正常,巩膜和脉络膜增厚。

3.正常眼前节的高度远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计算的度数高于眼前节缩短的高度远视白内障患者。正常人的眼前节数据为:眼球前后径24mm,垂直径23mm,水平径23.5mm;角膜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中央部厚O.50~0.55mm,周边部厚1mm;前房中央深度2.5~3mm;晶状体直径9mm,厚度4mm,容积0.2ml;巩膜厚度:眼外肌附着处0.3mm,赤道部0.4~0.6mm,视神经周围1.0mm,近角膜缘部0.6mm;脉络膜平均厚度约0.25mm,脉络膜上腔间隙10~35um。

高度远视患者眼部有哪些特征?想必各位高度远视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其发病时眼部的特征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高度远视时能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远视后,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眼部整形手术在整个面部整形手术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的容貌起到点睛作用。那么眼部手术有哪些特征呢?据专家总结,有以下几种特征:一、双眼的对...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应该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睛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问题,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 1、遗传因素 屈光不正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孩子出现屈光不正的概率较高。建议有家族史的孩子更早开始定期检查,并在检查中向医生说明家族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监测方案。 2、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或电子设备使用过度,可能导致屈光不正加重。建议孩子在学习或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原则,即每20分钟看20英尺远的物体20秒,以缓解眼睛疲劳。同时,确保学习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在昏暗环境中用眼。 3、生理因素 儿童的眼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视力变化较快。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眼镜度数或采取其他矫正措施。对于已经佩戴眼镜的孩子,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镜片或调整矫正方案。 4、病理因素 某些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视力,导致屈光不正。例如,糖尿病可能引起眼底病变,影响视力。如果孩子视力突然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5、治疗方法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包括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对于儿童,眼镜是最常见的选择,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推荐合适的镜片。隐形眼镜适合年龄较大、能够正确护理镜片的孩子。屈光手术通常适用于成年后视力稳定的患者。 6、生活习惯调整 除了定期检查,孩子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有助于预防近视。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和坚果,对眼睛健康有益。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需要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通过定期检查、调整生活习惯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屈光不正的发展,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应重视孩子的眼睛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