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各年龄段远视有哪些症状

发布时间: 2011-06-16 09:52:1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各年龄段远视有哪些症状?远视虽然在儿童群体中非常的流行,但其实任何年龄都是非常容易患上远视的,而不同的年龄患上远视时的症状也是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大家自己多加注意了。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各年龄段在患上远视时的症状。

各年龄段远视有哪些症状:

1.儿童期:高度眼睛远视的症状常会出现斜视,其中以内斜为多见,此时视神经正在发育阶段,视网膜分辨细微形体的黄斑部与大脑中枢的联系正在建立,如果在12岁前视网膜上始终得不到清晰的图像,即便将来屈光不正得到矫正,这种联系也再无法形成,最终导致弱视,应引起高度重视。

2.青少年期:高度远视眼常已被发现,中度远视眼症状因远视眼力尚可多被忽略,由于要利用调节力量把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视近所用的调节力更大,此期又是学习负担较重的阶段,故眼睛经常处在过调节状态,要比近视、正视更容易发生眼疲劳,如写字、阅读、看电视等长时间视近时,就会觉得眼睑沉重、双眼干涩、眼球发酸、发胀、疼痛等,继而视物模糊、头昏、头胀、头痛等。

3.中老年期:因调节力逐渐减弱,中度远视眼多在30多岁时调节力下降,焦点无法移至视网膜而出现视物不清,故常常会被发现,低度远视眼症状在知识阶层常因40来岁即“提前老花”而被发现。

各年龄段远视有哪些症状?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各年龄段在患上远视时的症状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远视时能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远视后,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老年人的视力都在下降,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肯定是要衰老的。眼睛的视力也会更正慢慢的开始衰老了。那你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该...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应该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睛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问题,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 1、遗传因素 屈光不正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孩子出现屈光不正的概率较高。建议有家族史的孩子更早开始定期检查,并在检查中向医生说明家族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监测方案。 2、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或电子设备使用过度,可能导致屈光不正加重。建议孩子在学习或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原则,即每20分钟看20英尺远的物体20秒,以缓解眼睛疲劳。同时,确保学习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在昏暗环境中用眼。 3、生理因素 儿童的眼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视力变化较快。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眼镜度数或采取其他矫正措施。对于已经佩戴眼镜的孩子,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镜片或调整矫正方案。 4、病理因素 某些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视力,导致屈光不正。例如,糖尿病可能引起眼底病变,影响视力。如果孩子视力突然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5、治疗方法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包括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对于儿童,眼镜是最常见的选择,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推荐合适的镜片。隐形眼镜适合年龄较大、能够正确护理镜片的孩子。屈光手术通常适用于成年后视力稳定的患者。 6、生活习惯调整 除了定期检查,孩子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有助于预防近视。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和坚果,对眼睛健康有益。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需要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通过定期检查、调整生活习惯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屈光不正的发展,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应重视孩子的眼睛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