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
口腔溃疡的原因:
虽然至今仍不能完全明确口腔溃疡的确切病因,但多数学者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免疫、遗传和环境可能是口腔溃疡发病的“三联因素”,即遗传背景与适当的环境因素(包括精神神经体质、心理行为状态、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等)可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出现口腔溃疡特征性病损。也有人提出“二联因素”论,即外源性因素(病毒和细菌)和内源性诱导因素(激素的变化、精神心理因素、营养缺乏、系统性疾病及免疫功能紊乱)相互作用而致病。大多数医生认为,口腔溃疡与以下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2、内分泌变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有些女性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用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下月行经时依然如故地出现,疼痛难忍,与此同时,还常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和大便干结等令人烦恼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月经期出现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体内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3、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遗传因素
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5、其他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病毒可能是口腔溃疡的始动因子,但目前尚未在患者血清中查出相关抗体,亦未见从口腔溃疡病损组织中分离出病毒的报道。细菌对口腔溃疡的作用已提出了多年,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的细菌有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14]。体内超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率不平衡、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比例失调及总体水平下降可引发口腔溃疡。微循环障碍致血流速度慢,血液流量低,毛细血管静脉端管径扩张,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黏膜膜损伤,溃疡形成。血清中缺锌、缺铁、高铜等与RAU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有报道称戒烟亦可诱发口腔溃疡。牙膏中的成分12-烷硫酸钠(SLS)可能刺激黏膜,诱发口腔溃疡。
6、中医病因机制:祖国医学界早已对口腔溃疡有记载。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口腔溃疡有以下几种病因:一是外感六淫,主要是燥、火两邪,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津伤火灼,口疮乃发。故口疮多在秋季及气候突变时容易复发。二是饮食不节,由于过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偏食,致火热内生,循经上攻,熏蒸口舌,并常耗伤心肺肾之阴津,致口疮发生。三是情志过极,患者素日思虑过度,心烦不寐,五志郁而化火,心火亢盛,上炎熏灼口舌,或心火下移于小肠,循经上攻于口,均可致口舌生疮;或平素多有郁怒,肝郁气滞,肝气不疏,郁而化火,暗耗阴血,致冲任经脉不调,经行之时,经气郁遏更甚,肝火旺盛,上灼口舌而致口疮。
四是素体阴亏,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阴损,虚火内生,灼伤口舌,乃至口舌生疮。五是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脾气虚损,水湿不运,上渍口舌,而致口疮;或郁久化热,湿热上蒸,亦可致口疮。更有甚者,脾气虚极,伤及脾阳,脾阳不足,寒湿生热,上渍于口,可发口疮。六是先天察赋不足,或久用寒凉,伤及脾肾,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寒湿上渍口舌,寒凝血淤,久致口舌生疮。总之外感六淫燥火,内伤脏腑热盛是致病主因,主病之脏在于心和脾(胃)。
并发症
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口腔溃疡的类型: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分型,多采用Lehner(1968年)分型方法,即将RAU分为以下三型:
1.轻型(minoraphthousulcer,MiRAU):约占RAU患者的80%,多数患者初发病时均为此型。溃疡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黏膜,附着龈及硬腭等角化豁膜很少发病。RAU初起为局灶性黏膜充血水肿,呈粟粒状红点,灼痛明显,继而形成浅表溃疡,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mm。约5d左右溃疡开始愈合,此时溃疡面有肉芽组织形成、创面缩小、红肿消退、疼痛减轻。约7至10d溃疡愈合,不留瘢痕。
溃疡一般为3-5个,散在分布。溃疡复发的间隙期从半月至数月不等,有的患者会出现此起彼伏、迁延不愈的情况。有些患者有较规则的发病周期如月经前后,或常在劳累之后发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与体征。
2.重型(majoraphthousulcer,MaRAU):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炎或腺周口疮。溃疡大而深,愈合后可形成瘢痕或组织缺损,故也称复发性瘫痕性口疮。该型约占8%左右。好发于青春期。
溃疡大而深,似“弹坑”状,可深达黏膜下层腺体及腺周组织,直径可大于1cm,溃疡周围组织红肿微隆起,基底微硬,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
溃疡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或更长。通常是1-2个溃疡,但在愈合过程中又可出现1个或数个小溃疡。疼痛剧烈,愈后可留瘫痕。初始好发于口角,其后有向口腔后部移行趋势。发生于口腔后部如舌愕弓、软硬腭交界处时可造成组织缺损,影响言语及吞咽。可伴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痛。溃疡可在先前愈合处再次复发。
3.疱疹样溃疡(herpetiformulcers,HU):亦称口炎型口疮,约占RAU患者的10%左右。好发于成年女性,好发部位及病程与轻型相似,但溃疡直径较小,约2mm,溃疡数目多,可达十几个或几十个,散在分布,似“满天星”。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充血发红,疼痛最重,唾液分泌增加。可伴有头痛、低热及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痛等症状。
口腔溃疡不痛了可能是病情好转、药物作用或疾病自愈等原因导致。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病情好转时,疼痛会减轻或消失;药物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细菌生长,缓解炎症,改善疼痛;创伤性溃疡随伤口愈合,疼痛也会消失。一般情况下,患者需保持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辛辣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对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片、冰硼散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通过激光照射促进愈合。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治疗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加速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则具有杀菌作用,有助于减少炎症,促进溃疡恢复。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也可选用中成药如六神丸和冰硼散。改善饮食习惯,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也很重要。日常应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预防感染,若症状持续或不明,应及时就医诊治。
口腔溃疡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服用黄连上清片。口腔溃疡由遗传、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环境和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小溃疡,疼痛明显。黄连上清片具有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邪、肺胃热盛导致的口腔溃疡。然而,并非所有类型口腔溃疡都适用此药,如创伤性口腔溃疡和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患者不宜使用。用药期间应避免辛辣食物,保持良好心态,若症状无改善或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得了严重的口腔溃疡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一般治疗包括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调整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增强免疫力。药物治疗则可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喷剂、冰硼散等清热解毒药物,或在必要时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辅助治疗。若症状持续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可采用物理疗法,并及时处理其他不适症状。
嗓子眼长白泡类似口腔溃疡,可能是生理或病理性因素导致的。生理因素包括喝水少和食用辛辣食物,可多饮水及食用新鲜蔬果缓解。病理性因素包括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前者由肠道病毒引起,伴有发热、咳嗽和吞咽困难,需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或阿昔洛韦片;后者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自限性和传染性,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需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冰硼散。建议及时就医,日常饮食应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
抑郁可能会导致口腔溃疡,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和食欲下降等症状均可能与抑郁相关。然而,口腔溃疡也可能由缺乏维生素、感染等其他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压力,合理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出现牙龈出血和口腔溃疡等症状,原因可能包括长期服用药物、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引发上述症状,建议遵医嘱调整用药。营养不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影响牙齿健康,需注意合理饮食。免疫力低下时,患者易受细菌感染,表现为炎症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化疗药物治疗。
小孩口腔溃疡可通过调整饮食、保证充足休息和必要时药物治疗自愈。日常饮食应富含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苹果和西红柿,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促进消化吸收,辅助病情恢复。同时,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增强抵抗力。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冰硼散、桂林西瓜霜等药物,清热解毒,抑制细菌生长,帮助恢复。还可尝试物理疗法缓解症状,如遇不适,需及时就诊。
感冒、关节痛和口腔溃疡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病毒感染时,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颗粒,并辅以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细菌感染则需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同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其他原因如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需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减少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
近期因口腔溃疡引发牙疼,可能与局部刺激和感染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良好饮食习惯,避免过硬、过热食物,早晚刷牙并饭后漱口,减少刺激。药物治疗可使用冰硼散缓解疼痛,服用阿莫西林或头孢克肟控制感染,使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水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生长。激光照射有助于溃疡愈合,增加饮水量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病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