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盆腔积液中药可以治愈吗

发布时间: 2016-11-15 11:30:5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盆腔积液中药可以治愈吗,中医治病的偏方很多,盆腔是腹腔在全身最低的部位,当有渗出液或漏出液时都会引流到盆腔,从而型成盆腔积液。盆腔积液中药可以治愈吗那么中医盆腔积液有小偏方吗?是什么偏方?

中医盆腔积液可以使用最简单的物理疗法治疗,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

中药可以排盆腔积液,效果还是不错的,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

其中,赤芍和丹参治疗盆腔积液的效果最好:

赤芍功能: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丹参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有非常好的疗效,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盆腔积液中药可以治愈吗丹参与琼珍灵芝搭配煮水喝,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降三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不少患者想把疾病治好,又不想大量使用以上药物,这些患者可以试着用增强体质的方法缓解疾病,该法可以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后疾病就更容易治愈了。

除此以外,中药偏方也是不错的选择,常用的偏方是以金银花为主药的偏方:

金银花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通草6克,大黄5克,白鸡冠花15克。水煎,每日一剂,适用于急性盆腔炎。

金银花具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可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盆腔积液中药可以治愈吗《药性论》记载,牡丹皮可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最后提醒您,很多疾病均是因为体质较弱而发生的,患者可以采用多做体育锻炼的方法进一步缓解上述疾病,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盆腔积液的位置多发生在子宫直肠陷窝等盆腔内位置较低处,妇科常用的有效检查手段是B超,可以较准确的判断积液的量。那么究竟盆腔积液怎么治疗可以治...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盆腔积液是什么原因导致

    盆腔积液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炎症、肿瘤、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排卵期、月经期等;炎症如盆腔炎、附件炎等;肿瘤如卵巢癌、子宫肌瘤等;宫外孕破裂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异常出血等。盆腔积液的治疗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生理性因素:排卵期或月经期可能出现少量盆腔积液,属于正常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建议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积液变化。 2、炎症:盆腔炎、附件炎等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盆腔积液。患者常伴有下腹疼痛、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治疗以抗炎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甲硝唑500mg口服,每日三次等,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 3、肿瘤:卵巢癌、子宫肌瘤等肿瘤性疾病可能引起盆腔积液。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肿块、不规则阴道出血、消瘦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或放化疗,如卵巢癌根治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必要时可进行腹腔穿刺引流。 4、宫外孕:宫外孕破裂出血可导致盆腔积液,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下腹剧痛、阴道出血、休克等症状。需紧急手术治疗,如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开窗术,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 5、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盆腔积液,患者常伴有痛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孕三烯酮2.5mg口服,每周两次、GnRH激动剂如亮丙瑞林3.75mg皮下注射,每月一次等,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 盆腔积液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盆腔积液是盆腔炎的一种吗

    盆腔积液并不一定是盆腔炎的一种表现,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盆腔积液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具体方法需根据病因决定。 1、生理性积液:女性在排卵期或月经期可能出现少量盆腔积液,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积液会自行吸收。 2、盆腔炎:盆腔炎是病理性盆腔积液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痛、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治疗可采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甲硝唑500mg口服等。 3、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可能导致盆腔积液,常伴有剧烈腹痛、恶心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如腹腔镜囊肿切除术。 4、宫外孕:宫外孕破裂可引起盆腔积液,表现为腹痛、阴道出血、休克等。紧急情况下需进行手术治疗如输卵管切除术。 5、肿瘤:盆腔肿瘤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可能导致盆腔积液,常伴有腹胀、消瘦等症状。治疗需结合手术和化疗等综合手段。 日常生活中,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盆腔积液的发生。若出现下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鱼类等,增强免疫力。

  • 盆腔积液会不会导致肚子疼

    盆腔积液是否导致肚子疼需根据具体原因判断。盆腔积液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积液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疼痛,而病理性积液可能伴随腹痛等症状。 1、生理性积液:女性在排卵期或月经期可能出现少量盆腔积液,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引起腹痛。这类积液无需特殊处理,随着周期变化会自行吸收。若仅有轻微不适,可通过热敷或适当休息缓解。 2、盆腔炎症:盆腔炎是病理性积液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口服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或静脉注射头孢曲松1g每日一次,同时需注意个人卫生。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盆腔积液,可能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症状。治疗可采用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每日一片,或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3.75mg每月一次。 4、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可能引起急性盆腔积液,可能与囊肿体积过大、外力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 5、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破裂可能导致盆腔积液,可能与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停经后腹痛、阴道出血、休克等症状。治疗需紧急手术,如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或开腹手术。 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性腹痛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 有盆腔积液会怎么样

    盆腔积液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白带增多等症状。盆腔积液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积液:女性在排卵期或月经期可能出现少量盆腔积液,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即可。适当热敷下腹部有助于缓解不适。 2、炎症性积液: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炎症可能导致盆腔积液,通常伴有发热、下腹疼痛等症状。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0.1g,每日两次、甲硝唑片0.4g,每日三次等,同时配合中药灌肠或理疗。 3、肿瘤性积液: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可能引起盆腔积液,常伴有腹部包块、消瘦等症状。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必要时进行化疗或放疗。 4、术后积液:妇科手术后可能出现盆腔积液,通常为术后正常反应。可通过卧床休息、适当活动促进积液吸收,必要时进行穿刺引流。 5、其他因素:肝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盆腔积液。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补充白蛋白、改善肝肾功能等。 盆腔积液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积液吸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 盆腔积液是湿气太重了吗

    盆腔积液与湿气太重并无直接关联,通常由多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引起。盆腔积液可通过a、b、c、d、e等方式治疗。盆腔积液可能由a、b、c、d、e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因素:女性在排卵期或月经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盆腔内可能出现少量积液,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和保暖即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缓解症状。 2、盆腔炎症:盆腔炎是盆腔积液的常见病理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等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阿奇霉素等,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盆腔内积液,常伴有痛经、性交痛等症状。治疗上可采用激素类药物如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4、卵巢囊肿:卵巢囊肿破裂或扭转可能引起盆腔积液,常伴有突发性下腹剧痛、恶心等症状。治疗上需根据囊肿性质选择药物或手术,如腹腔镜囊肿切除术等。 5、肿瘤相关:盆腔内肿瘤如卵巢癌、子宫癌等也可能导致积液,常伴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上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手术、化疗或放疗,如卵巢癌根治术、紫杉醇化疗等。 日常护理中,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有助于预防盆腔积液。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鱼类等。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 盆腔积液28mm怎么治疗

    盆腔积液28mm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盆腔积液可能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坠痛、腰骶酸痛、白带异常等症状。 1、药物治疗:针对盆腔炎引起的积液,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100mg/次,每日两次、甲硝唑片200mg/次,每日三次等,必要时可静脉注射药物。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服用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片10mg/次,每日一次调节激素水平。 2、物理治疗:采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帮助积液吸收。热敷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红外线照射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每周2-3次。 3、中医调理:中医认为盆腔积液多与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改善症状。常用方剂如桂枝茯苓丸每次6g,每日两次、血府逐瘀汤每日一剂,水煎服等,具体用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4、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盆腔运动如凯格尔运动,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饮食上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5、手术治疗:若积液量大且持续不消退,或伴有严重症状如剧烈腹痛、发热等,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探查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等,具体手术方案需根据病因及患者情况制定。 日常饮食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如菠菜、胡萝卜,有助于增强体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症状。定期复查B超,监测积液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 盆腔积液怎样治最好

    盆腔积液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盆腔积液可能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 1、药物治疗:针对盆腔炎引起的积液,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每次500mg,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片每次500mg,每日1次和多西环素片每次100mg,每日2次。这些药物有助于消炎杀菌,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积液吸收。热敷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3、手术治疗: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卵巢囊肿引起的积液,可能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或囊肿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轻度病变;囊肿切除术适用于较大囊肿或怀疑恶变的情况。 4、中药调理:中医认为盆腔积液多与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有关,可使用中药如桂枝茯苓丸、逍遥丸等调理,每日2次,每次6g,有助于改善体质,促进康复。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久站,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每日30分钟。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纤维的蔬菜如菠菜、芹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盆腔积液的治疗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综合干预,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和新鲜蔬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辅助积液吸收。

  • 盆腔积液吃什么药最好

    盆腔积液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盆腔积液可能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盆腔炎引起的积液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3次、头孢克肟片200mg/次,每日2次、甲硝唑片400mg/次,每日3次,需遵医嘱使用。 2、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次,每日2次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50mg/次,每日2次可缓解疼痛和炎症,适用于轻度症状。 3、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积液可使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次,每日1次或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每日1次,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中药调理:中医认为盆腔积液与气血不畅有关,可使用中药如桂枝茯苓丸6g/次,每日2次或妇炎康片3片/次,每日3次调理,但需结合个人体质。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反复发作的盆腔积液,可能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或盆腔引流术,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因和病情确定。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积液吸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盆腔积液能不能同房

    盆腔积液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宫外孕、肿瘤等原因引起。 1、盆腔炎:盆腔炎是盆腔积液的常见原因,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白带增多等症状。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1g静脉注射、甲硝唑500mg口服,每日两次,疗程7-10天。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盆腔积液,通常表现为痛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治疗上可使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亮丙瑞林3.75mg每月注射,或达那唑200mg口服,每日两次,疗程3-6个月。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3、卵巢囊肿:卵巢囊肿破裂或扭转可能导致盆腔积液,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月经紊乱等症状。治疗上需根据囊肿性质选择手术方式,如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或开腹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 4、宫外孕:宫外孕破裂可能导致盆腔积液,通常表现为腹痛、阴道出血、晕厥等症状。治疗上需紧急手术,如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或开腹手术。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5、肿瘤:盆腔肿瘤可能导致盆腔积液,通常表现为腹部肿块、消瘦、贫血等症状。治疗上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化疗或放疗。术后需长期随访。 盆腔积液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同房,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感染。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 盆腔积液12mm的危害

    盆腔积液12mm的危害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腹不适、月经异常等症状,可通过日常护理或医疗干预进行治疗。 1、生理性积液:女性在排卵期或月经前后可能出现少量盆腔积液,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积液量通常在10mm以内,12mm略高于正常范围,但若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建议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积液是否自行吸收。 2、炎症性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等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盆腔积液增多。积液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500mg,每日两次、甲硝唑片400mg,每日三次,同时配合热敷缓解症状。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盆腔内出血,形成积液。积液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经血逆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性交疼痛等症状。治疗可使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每日一次,严重时需考虑腹腔镜手术。 4、肿瘤性疾病: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肿瘤性疾病可能引起盆腔积液。积液可能与肿瘤压迫、血管破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部肿块、不规则出血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切除或化疗,如卵巢囊肿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 5、其他因素:宫外孕、黄体破裂等急腹症也可能导致盆腔积液。积液可能与妊娠异常、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休克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就医,进行急诊手术如腹腔镜探查术。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瑜伽、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盆腔不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