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最常见的检查方法是怎样的呢?肝癌有很多不同的检查方法,医生会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因为每种肝癌的检查都会有不同的特点,下面就具体来介绍一下肝癌最常见的6种检查方法吧。
肝癌最常见的6种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此项为非侵入性检查,其操作简单、直观方便、准确无创、费用低廉、普及广泛,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伤害,可用于肝癌普查和治疗后的随访。
多层螺旋CT。CT的分辨率远远高于超声,图像清晰而稳定,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肝癌的特性,用于肝癌常规诊断检查和治疗后的随访检查。CT检查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否有癌栓,肝门和腹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肝癌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器官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还可通过显示肝脏的外形、脾脏的大小以及有无腹水来判断肝硬化的程度,因此CT已经成为肝癌诊断重要的常规手段。
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此项为侵入性检查。因肝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所以选择肝动脉造影可了解肝脏的小病灶及肿瘤血供情况,明确诊断后还可通过碘油注射方式堵塞肿瘤供养血管,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其他检查后仍未确诊患者。
pET-CT。是将pET与CT融为一体而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既可由pET功能显像反映肝脏占位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生化代谢情况),又可通过CT形态显像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并且同时全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具有灵敏准确、分辨率高、直观性好等特点,在肝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在超声或CT导引下行细针穿刺,适用于经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但又高度怀疑者。可以获得肝癌的病理学诊断依据以及了解分子标志物等情况,对于明确诊断、病理类型、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以及评估预后都非常重要,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最后,再来看看关于肝癌还应该知道的是什么。
肝癌的必知细则
如果得了肝癌,患者首先感到身体疲劳,病人即使躺下静卧,也无法消除疲劳,此种无法消除的倦怠和疲劳,就是一般肝病的常见症状。人体摄入的食物,产生的热能,会被肠道吸收,部分运送到肝脏里,经由肝脏贮存,再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细胞。假如肝脏受到癌细胞侵袭,全身的燃料供应就会降低,结果由于热能不足,造成身体倦怠,并且容易疲惫。如果光是倦怠或懒惰,也有可能是患了感冒或过度疲劳。很少人会意识到自己可能已得了肝癌,所以病情就这样被拖延了。
晚期癌症患者在经受各种治疗后,机体的防御机能受到一定的损伤,特别是在放疗和化疗后,肝癌病人很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而导致死亡。肝癌晚期会出现食欲不振,可能与全身不适或情绪抑郁、紧张和忧虑以及胃肠道念珠菌病、便秘等有关,也可由肿瘤本身引起,患者对食物缺乏兴趣,甚至一提起食物就出现恶心,此为肝癌晚期的症状。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做肝癌检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
让患者去枕平卧6个小时在临床上肝癌介入术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肝癌介入手术以后,一定要让患者去枕平卧6个小时,此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要监测好患者的生命体征,另外,要给予患者吸氧护理。二,肝癌介入手术以后,一定要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来说,在患者进行介入手术以后24个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了,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三,肝癌介入手术以后,患者的饮食方面,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患者不要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要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的恢复到正常饮食,这样的话,才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转氨酶800多不一定是由于患者患有肝癌而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患者患有长期的肝脏炎症,是自身的肝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一种现象。转氨酶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肝功能监测指标,其中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正常转氨酶的范围应当在0~40之间。如果患者的转氨酶达到了800就要引起一定的重视,积极进行治疗,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明确引起肝脏损伤的具体原因。当患者的肝脏损伤比较严重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淡的饮食,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促进自身肝功能的恢复。
转氨酶900多也不一定是肝癌。转氨酶正常存在于肝细胞内,当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损伤后就会引起转氨酶的明显升高,肝细胞损伤越明显转氨酶升高的就越明显。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原因有肝癌、肝炎或者外伤,所以转氨酶升高是不能确定是肝癌,还需要通过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来进一步明确。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局部有异常的结节并且形态不规则就有可能是肝癌,还需要进一步化验肿瘤标志物来辅助诊断。
转氨酶升高不能判断是肝癌的早期。转氨酶是存在于肝细胞内的一种物质,当肝细胞损伤后就会引起升高,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因素可能有肝炎肝癌或者外伤等。所以通过转氨酶升高不能够判断是肝癌的早期。肝癌只能通过辅助检查来判断是不是早期或者晚期,常用的检查办法包括肝脏的CT或者肝脏的增强核磁。早期的肝癌通过手术,一般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转移性肝癌B超主要的表现为肝脏多发性的病变。其次彩超检查可以发现肝脏肿瘤边界不清,同时需要做个增强CT检查证实其恶性程度。对于转移性的肝癌是可以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其化疗方案需要依据原发性恶性肿瘤制定的。其次肝脏转移性的病灶也是可以采取微波消融或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需要针对原发性恶性肿瘤采取化疗治疗。如果患者原发性恶性肿瘤存在靶向药物,则是建议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比较好的。
诊断肝癌的检查方式有穿刺活检,这个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检查,比如影像学的增强检查,像超声造影检查、CT增强检查、磁共振增强检查。其中磁共振增强检查还可以选用特异性对比剂,通过肝胆期的观察来进一步明确诊断。除了影像学检查之外,还有实验室检查,比如肝癌的患者常会发生肿瘤系列里边的AFP,也就是甲胎蛋白的升高,连续4周超过400或者连续8周超过200都有临床意义。
血常规是不能检查出有没有肝癌的。虽然有一部分肝癌在化验血常规的时候,能明显看到血常规异常,但是也不能通过几个指标来判断是否患有肝癌。如果有的肝癌存在肿瘤坏死,可能在血常规的化验中能看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但是这两个指标的升高也会出现在其他疾病中,所以不能以此来判断有没有肝癌。如果想要确诊自己有没有肝癌,可以做肝脏彩超、增强CT等检查。一旦检查出有肝癌,就需要积极地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谷酰转肽酶高不一定就是肝癌,体内导致谷酰转肽酶升高的疾病有很多,比如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炎症、药物或者毒物对肝脏产生的损伤、肝脏的肿瘤也会导致此酶的升高。谷酰转肽酶高是肝细胞内正常存在的一种酶,正常情况下不会升高,肝脏损伤后会释放到血液内。此酶没有特异性,只能提示肝脏发生了损伤,无法对某种疾病做出定性的诊断。所以,临床上发现谷酰转肽酶升高后,要及时的对患者的肝脏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导致此酶升高的原因。
转移性肝癌首先需要原明确原发病灶,不同部位的转移癌就会导致治疗的方案是不同的,胆囊结石与肝癌是两个部位的病,肝癌没有发生转移的话可以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化疗,但化疗副作用大,可以配合中药治疗,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无论是什么部位的癌症,如果出现肝转移的话,分期都是特别晚的,并且手术是不能进行的,只能考虑化疗,放疗,靶向以及中药等一些治疗手段,饮食上面主要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不要吃一些生冷的食物。
载脂蛋白b偏低不一定是肝癌,载脂蛋白b属于是常规体检项目,如果出现偏低跟肝细胞受到损伤有很大关系,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逐渐发展,肝细胞受到损伤就会加重,载脂蛋白b含量也会越来越低。载脂蛋白b能够判断慢性肝病严重程度,出现偏低可能是因为肝肾功能失调导致,也有可能是做了剧烈运动引起,如果不是很严重,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