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儿腮腺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发布时间: 2016-10-11 10:50:3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儿童在发育的队段会有较多的疾病出现,而流行性腮腺炎是其中的一种,该病的危害性特别的强大,并且还会有较强的传染性,此病在发病之后有可能诱发一些并发症出现,我们应当清楚了解,往下看认识一下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呢。小儿腮腺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生殖系统并发症

儿童患腮腺炎如果治疗不彻底常会在成年后出现生殖系统并发症。由于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故在青春后期的成人患者较为多见。

1.睾丸炎:常见于腮肿后一周左右,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肿痛、伴剧烈触痛,重者阴囊皮肤显著水肿,鞘膜腔内有黄色积液,病变大多侵犯一侧,急性症状约3~5日,全程10日左右。病后约1/3~1/2的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导致不育症。

2.卵巢炎: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主要表现为骤起畏寒、发热,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触及肿大的卵巢,伴有压痛,不影响生育力。

神经系统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小儿腮腺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1.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一般认为系该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一般多在1周内发生。临床表现为急性高热伴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或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脑脊液检查均呈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改变。一般预后良好,个别重者可致死亡。

2.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较为少见,在腮腺炎后1~3周发生,预后良好。肿大的腮腺可能压迫面神经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有时出现平衡失调、三叉神经炎、偏瘫、截瘫、上升性麻痹等。偶见脑膜脑炎后因导水管狭窄,并发脑积水。小儿腮腺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3.耳聋:表现为呕吐、旋晕、耳鸣等症状,主要是由内淋巴迷路炎及听神经炎所致。虽然发病率很低(约1/15,000),但可成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聋,所幸多发生于单侧,故仍能保留一定的听力。

胰腺炎

在儿童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1周左右,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肌紧张为主要症状。伴呕吐,发热,腹胀便秘,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状多在一周消失。血清淀粉酶活力升高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

心肌炎

腮腺炎患者可发生心肌炎,心肌炎多见于病程5~10天。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暂时性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小儿腮腺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心电图可见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严重者可致死。但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而无明显临床病状。偶有心包炎。

肾炎

腮腺炎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引起肾炎,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症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相同。在腮腺炎早期可从患者尿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数预后良好。

其他

常见的有乳腺炎、骨髓炎、肝炎、肺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泪腺炎等,急性疱疹性结膜炎等均少见。小儿腮腺炎会引发哪些并发症关节炎多发生在腮腺肿大1~2周之内,主要累及肘、膝等大关节,可持续2天至3个月不等,能完全恢复。

综合了解到子以上的知识之后,大家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疾病所引发的并发症有了一些认识了,此病在当前来看相当多见了,而且危害性十分严重,让孩子的咽喉部位也会受到影响,为此我们需要重视此病的出现,生活中还要注意预防。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痄腮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俗名,它是一种病毒感染的疾患,特点是患者双侧腮肿。本病病毒喜欢侵犯有活性的腺体,睾丸为男性的性腺体,活性强,所以睾丸炎为...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小孩腮腺炎一般几天能好

    小孩腮腺炎一般在7到10天内能够痊愈,但具体恢复时间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免疫系统状态、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和科学。在恢复期间,症状管理和良好的护理是关键,常见方法包括退烧、缓解腮腺疼痛、休息以及注意饮食等。 1、腮腺炎的基本恢复时间和影响因素 腮腺炎是一种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感染,一般病程持续7到10天,其中腮腺肿痛是最主要的特征症状,通常在3到7天内逐渐减轻并消退。不过,如果孩子的免疫力较弱,疾病恢复可能时间较长。在感染腮腺炎的过程中,不科学的饮食、重复熬夜等因素也可能延迟康复。 2、如何帮助孩子更快康复 药物管理:目前腮腺炎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针对症状使用药物,如退烧药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缓解发热症状。如果局部腮腺肿胀疼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辅助恢复,如利巴韦林,也可通过温热毛巾敷腮腺部位缓解不适。 饮食调整:腮腺炎会导致吞咽疼痛,因此孩子的饮食应选择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稀饭、软面条。避免酸性食物如橙汁、柠檬,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痛感。 休息与隔离:确保患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便提高免疫力。同时,腮腺炎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应隔离患儿至少9天,避免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接触。 3、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如果孩子在患病过程中出现了并发症,例如耳痛、听力下降、持续性高热或呕吐等情况,应尽早送医。特别是男孩如果出现下腹部疼痛,需警惕睾丸炎这一并发症。另外,如果在10天后腮腺仍未消肿,也需进一步检查。 通过正确的管理,小孩腮腺炎通常可以在7到10天内恢复。家长们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高质量的护理,防止并发症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按时接种腮腺炎疫苗如麻腮风三联疫苗也可以有效预防腮腺炎的发生。

  • 腮腺炎有哪些症状

    腮腺炎常以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伴随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表现,需警惕并发症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下是腮腺炎的主要症状分类及建议: 1、最典型的症状:腮腺肿胀和疼痛 腮腺炎的主要表现为腮腺区域的肿胀,肿块通常从耳垂下方向延伸,触摸时会有压痛感。患者在咀嚼、进食酸性食物时,腮腺疼痛症状常显著加重。这一症状多出现在疾病的初期或高峰期,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建议此时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咀嚼动作,同时用医用冷敷缓解疼痛,必要时服用止痛消炎药物。 2、全身系统性症状:发热和不适 腮腺炎患者常伴有全身表现,如发热通常为低到中度,头痛、乏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尤其是发热常与腮腺肿胀同步出现。建议患者注意休息,多补充水分以维持体液平衡,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控制体温。 3、其他伴随症状:咽喉不适和食欲下降 腮腺肿胀会导致周围组织的压迫,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口干或咽喉不适,部分人还会因疼痛和低热感到食欲减退。如果出现进食困难,建议以流质或半流质软食为主,如粥、汤类,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增强免疫力。 4、需关注的并发症信号 尽管多数腮腺炎病例为良性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毒感染扩散引发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表现为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等、睾丸炎见于成年男性,症状为睾丸肿胀疼痛或卵巢炎见于女性。若出现以上症状,需立刻就医,以及时接受针对性治疗。 腮腺炎的表现虽多为轻症,但需警惕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并配合专业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生病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和情绪平稳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 腮腺炎患儿隔离时间

    腮腺炎患儿隔离时间通常为发病后至少5天,以降低传染风险。隔离期间需注意患儿的护理和症状观察,确保病情稳定。 1、隔离时间:腮腺炎具有较强传染性,患儿需在发病后至少隔离5天,直至腮腺肿胀消退。隔离期间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 2、家庭护理:隔离期间保持患儿居室通风,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粥、面条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疼痛。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 3、症状观察:注意患儿体温变化,腮腺肿胀程度及疼痛情况。若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警惕并发症如脑膜炎、睾丸炎等。 4、预防措施:未接种腮腺炎疫苗的儿童应尽快补种,提高免疫力。家庭成员需勤洗手,避免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5、心理支持:隔离期间患儿可能感到孤独或焦虑,家长需给予更多陪伴和鼓励,帮助患儿保持积极心态,促进康复。 腮腺炎患儿隔离期间,家长需注意饮食调理,提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室内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患儿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 小儿腮腺炎是什么

    小儿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腮腺炎病毒引起,表现为腮腺肿胀和疼痛。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于冬春季节。小儿腮腺炎的病程通常为7-10天,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例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脑膜炎、睾丸炎或卵巢炎。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不适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病毒感染:腮腺炎病毒是小儿腮腺炎的主要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后病毒在呼吸道黏膜复制,随后进入血液,最终侵犯腮腺。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随后腮腺开始肿胀。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退热药和对症支持治疗。 2、腮腺肿胀:腮腺肿胀是小儿腮腺炎的典型症状,通常从一侧开始,随后可能波及另一侧。肿胀部位有明显压痛,咀嚼或吞咽时疼痛加剧。护理时应注意让患儿多休息,避免酸性食物刺激腮腺,可适当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3、发热:患儿在发病初期常伴有发热,体温可升至38-39℃。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正常免疫反应,但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剂量按体重计算或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进行降温,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4、并发症:小儿腮腺炎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脑膜炎、睾丸炎或卵巢炎。脑膜炎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和颈部僵硬;睾丸炎多见于青春期男性,表现为睾丸肿胀和疼痛;卵巢炎则可能导致下腹痛。一旦出现并发症迹象,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或激素治疗。 5、预防措施: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小儿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疫苗通常在儿童1岁和6岁时接种,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有助于预防疾病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腮腺炎高发季节。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和菠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鼓励孩子多饮水,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 腮腺炎怎么引起的

    腮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唾液分泌受阻、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尤其是腮腺炎病毒。这种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会引起腮腺肿胀、疼痛和发热。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片,每次200-400毫克,每日3次和局部冷敷缓解症状。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腮腺炎,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细菌性腮腺炎通常伴随高热和局部红肿热痛。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次500毫克,每日3次,疗程7-10天。 3、免疫系统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可能引发腮腺炎,表现为腮腺反复肿胀和干燥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每日5-10毫克和人工唾液缓解症状。 4、唾液分泌受阻:唾液腺导管阻塞或结石可能导致唾液分泌不畅,引发腮腺炎。症状包括腮腺区域肿胀和疼痛,尤其在进食时加重。治疗可通过多喝水、按摩腮腺促进唾液分泌,严重时需手术取出结石。 5、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和利尿剂可能抑制唾液分泌,增加腮腺炎风险。症状多为轻度腮腺肿胀和口干。治疗需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和补充水分。 腮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000毫升以上。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汤和软质水果,避免辛辣、酸性食物刺激唾液腺。适当进行口腔护理,如使用温盐水漱口,每日3-4次,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和促进唾液分泌。适度运动如散步和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 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腮腺炎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饮食调节、休息护理和预防接种等方式治疗。腮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不良卫生习惯、接触传染源和未接种疫苗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腮腺炎多由病毒引起,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200mg,每日5次、利巴韦林片100mg,每日3次和更昔洛韦胶囊250mg,每日3次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2、对症处理:腮腺炎常伴随发热、疼痛和肿胀等症状。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片400mg,每日3次和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日4次可缓解不适。局部冷敷也能减轻肿胀和疼痛。 3、饮食调节:腮腺炎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和蔬菜汤。避免酸性、辛辣和坚硬食物,以免刺激唾液分泌,加重症状。多饮水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促进排毒。 4、休息护理:充分休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口腔卫生,勤漱口,使用温盐水或漱口水清洁口腔,预防继发感染。 5、预防接种: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麻腮风三联疫苗MMR可同时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建议儿童在12-15月龄和4-6岁时各接种一剂。成人未接种或免疫力低下者也可补种。 腮腺炎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和草莓,避免酸性食物如柠檬和醋。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和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定期监测体温,观察症状变化,如有持续高热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

  • 腮腺炎的治疗办法

    腮腺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饮食调节、局部护理和预防措施等方式缓解。腮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不良卫生习惯、接触传播和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腮腺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腮腺炎病毒。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400mg,每日5次、利巴韦林片200mg,每日3次或干扰素α-2b注射液300万单位,每日1次进行治疗,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2、对症处理:腮腺炎常伴随发热、头痛、腮腺肿痛等症状。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日3次或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2次缓解发热和疼痛。对于严重肿胀,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片0.75mg,每日2次减轻炎症反应。 3、饮食调节:腮腺炎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加重腮腺不适。可多食用小米粥、南瓜汤、蒸鸡蛋等软质食物,同时增加水分摄入,如温开水、淡盐水或蜂蜜水,促进代谢和排毒。 4、局部护理:腮腺肿胀时可使用温毛巾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避免挤压或按摩腮腺部位,以免加重炎症。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漱口,预防继发感染。 5、预防措施:腮腺炎具有传染性,患者应居家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5天。避免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接触,尤其是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手段,建议儿童在12-15月龄和4-6岁时分别接种。 腮腺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促进恢复。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增强免疫力。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该怎么办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疾病通常由导管狭窄、结石、感染等原因引起。 1、热敷: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腮腺肿胀和疼痛。将温热的湿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2、按摩:轻柔的按摩可以帮助促进唾液排出,缓解导管阻塞。用指腹从耳垂下方开始,顺着腮腺导管方向向嘴角方向轻轻按压,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感染和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3次、布洛芬片200mg,每日3次、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每日3次。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导管扩张:对于导管狭窄的患者,可通过导管扩张术改善唾液排出。在局部麻醉下,使用专用器械扩张导管,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 5、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腮腺导管切开取石术、腮腺部分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腮腺功能。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护理需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应避免辛辣、酸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漱口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减少对腮腺的刺激。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 小孩腮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孩腮腺炎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饮食调节、局部护理和隔离防护等方式治疗。腮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尤其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1、抗病毒治疗:腮腺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用抗病毒药物包括利巴韦林片每日10-15mg/kg,分2次口服和阿昔洛韦片每日20mg/kg,分4次口服。这些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 2、对症治疗:腮腺炎常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每次5-10mg/kg,每6-8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缓解不适。 3、饮食调节:腮腺炎患儿因咀嚼疼痛可能食欲下降,建议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豆浆、果汁等,避免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如橙子、柠檬等。 4、局部护理:腮腺肿胀时,可用温毛巾热敷局部,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温盐水漱口。 5、隔离防护:腮腺炎具有传染性,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以防止疾病传播。 腮腺炎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适当进行温和的室内活动,如阅读、绘画等,有助于分散注意力,缓解不适。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 小孩流行性腮腺炎家长能不能陪护

    小孩流行性腮腺炎家长可以陪护,但需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包括退热、止痛、保持口腔卫生,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易感。家长陪护时应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与患儿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通常需要7-10天。治疗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饮食上,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酸性食物刺激腮腺。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温盐水漱口。流行性腮腺炎一般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脑膜炎、睾丸炎等,家长应提高警惕。预防措施包括接种腮腺炎疫苗,避免与患者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过科学的护理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保障儿童健康。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