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情况还是很多的,也比较普遍,但是很多家长不了解,所以很着急,在孩子出现这种疾病之后,会导致很多的危害,而且这种疾病的常见类型很多,大家注意了解一下,那么,不同类型黄疸的原因是什么呢?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D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D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D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D4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D4天内减弱,6D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百分之十一。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D2周或3D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
温馨提示,大家要关注疾病的发展,黄疸并不是一种很简单的疾病,引发这种疾病的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若是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还会导致其他的疾病出现,家长不要过于担心,要注意疾病的发展,合理的进行调理。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开始出现,此时的经皮胆红素约为5~6毫克每分升,随后逐渐加重至生后7天达高峰,此时峰值应小于12~13毫克每分升,随后逐渐减轻,至生后半月完全消退。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生后1~2天开始出现,此时的经皮胆红素约为3~4毫克每分升,随后进行性加重,至生后7~10天达高峰,此时的峰值应小于15毫克每分升,随后逐渐减轻,最迟至生后1月应完全消退。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出现黄疸,或黄疸在半月龄时仍未消退,且黄疸逐渐加重时、加深时,均属于病理性黄疸,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退黄治疗。
足月儿低于221.5微摩尔即12.9毫克属正常,早产儿允许高达256.5微摩尔即15毫克,这也在正常范围内。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较轻,多在孩子出生后两三天出现,1~3周后就会消退。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理性黄疸较为严重,有些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出现,有些则出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出现,并且维持2~3周都不见消退,甚至加重,如果不及时医治,很可能引发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
血型不合溶血病包括ABO血型不合溶血病、Rh血型不合溶血病、稀有血型溶血病。父母血型B型,虽不会发生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仍有发生其他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可能,其他血型不合溶血发生率低,临床表现明显,容易识别,不用过度焦虑漏诊问题。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由O型血母亲分娩A型或者B型血患儿后,血型不合导致溶血反应发生。家长可不用太紧张,一般不会发生溶血病。
肝癌患者出现黄疸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肝癌的时候可能会对胆管产生了压迫,使得胆管的流动性有所下降,从而使胆汁淤积引起的淤积性黄疸,如果肝癌长得非常大也会使肝细胞受到破坏,这时候就会引起肝细胞损伤性的黄疸,而肝细胞损伤性黄疸往往预示着肝脏的功能逐渐的衰竭,从而导致肝衰竭、导致患者病情的恶化。
若是新生儿出现黄疸的话,可能是出现新生儿黄疸的情况,在黄疸数值比较高的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具体的住院的时间,还是需要根据黄疸的恢复情况以及检查的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需要至少住院治疗1~2周左右的。若是出现比较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的话,则住院时间会适当延长。
肝脓肿的患者出现黄疸,多数考虑是由于肝囊肿导致的。肝脓肿可以影响胆管的排泄胆红素,也会影响到肝脏细胞对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容易引起黄疸。肝脓肿的患者出现黄疸的症状时,需要到医院复查肝囊肿的症状。如果肝囊肿的囊肿面积比较大,则建议考虑手术进行治疗,以免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机体的健康。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有效,特别是病理性黄疸,胆红素在蓝光照射下由脂溶性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经肠道排出体外,从而减轻胆红素对神经中枢的损害,光照时婴儿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持续照射时间为5-7天为宜,一次光照6-8小时左右。
茵栀黄口服液作为临床常用的新生儿退黄药物,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效果不错。茵栀口服液,在临床上给胆红素升高的孩子用得也是比较多,但为了避免误诊的情况发生,孩子需要做全面的检查,看孩子的黄疸值处在那个区间,若黄疸值在低位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即可,若在中高危区则需要进一步观察或住院治疗(茵栀黄口服液配合蓝光治疗),这样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所以,在肉眼可观察黄疸的情况下,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测黄疸值,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服用药物。
茵栀黄是可以退黄疸的,这是真的。茵栀黄退黄疸的原理主要是其具有清热利胆的功效。如果孩子黄疸值偏高,是可以给孩子服用茵栀黄进行退黄疸的,给孩子服用退黄疸的药物期间,建议保证孩子充足的喂养量,保持孩子大小便的通畅,对黄疸的消退有帮助。
蚕豆病黄疸如果是不太严重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消退的。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一般是不能够自己消退的。孩子在患蚕豆病黄疸的情况下,如果在两周左右没有消退,要将患儿带到医院去进行对症治疗。蚕豆病是属于一种遗传性的疾病,是属于溶血性疾病的一类。发生这种疾病之后,患儿会有黄疸的症状和表现,患上蚕豆病黄疸时,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没有及时将患儿带到医院进行诊疗措施,会导致胆石症或者胆囊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