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的检查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三叉神经痛的检查诊断原发性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诊断可通过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临床表现,另外,通过检查发现多数病人因长期吃饭受影响而全身情况较瘦弱。疼痛发作时表情痛苦,面部油腻,不愿讲话,即使在间歇期患者也不愿讲话或很少讲话。但病人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三叉神经各种感觉、运动及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均无明显的异常改变。有的病人因既往治疗造成颜面部局部疼痛感觉有所减退,此点应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引起的面部感觉减退相鉴别。颅底X线照片可见圆孔、卵圆孔均无病理性改变。
总之,依据疼痛的部位和性质,无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一般不难。一般认为,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应具备下述特征:
1、性别与年龄: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2、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
3、疼痛性质: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4、疼痛的规律: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
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惶惶不可终日,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6、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7、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8、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此类病人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及进行全面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助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三叉神经痛的检查诊断继发性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引
起的三叉神经痛。出现类似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颜面部疼痛发作的表现,但其疼痛程度较轻,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
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少数可发现三叉神经损害区域和原发性疾病表现的特点。脑脊液、X线颅底摄片、CT或MRI检查、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有时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情况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极为相似,若不注意继发病变早期的细微表现,很容易被误诊。引起颜面部疼痛的疾病很多,无论颅外疾病还是颅内疾病,血管疾病还是神经疾病都可使颜面部疼痛
必要的有选择性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电解质一般无特异性改变,发病时血象可稍偏高。
2.血糖、免疫项目、脑脊液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影像学检查
血管造影、CT及MRI等检查:部分病人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以下检查项目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1.脑电图、眼底检查。
2.颅底摄片。
3.胸透、心电图。
面部三叉神经痛的处理方法包括确认诊断、避免触发因素、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需要通过医生检查确认诊断。避免刺激性因素如强光、冷风、辛辣食物,保持良好的睡眠也很重要。药物治疗可缓解疼痛,但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物理疗法如热敷和按摩可帮助舒缓疼痛,手术治疗在其他方法无效时考虑。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和个人情况,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以确保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在发病前1-2周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是首要选择,口服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同时配合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物理治疗方面,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乳膏,也可通过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患者,手术治疗如神经阻滞术、神经毁损术是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抓挠患处导致感染。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方式并无明确选择,但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在疼痛轻微的情况下可到地方医院的疼痛科就诊,服用药物缓解;对于中度或重度疼痛,可选择神经外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康复理疗中心的中医针灸和按摩也可辅助促进血液循环。心理障碍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支持,并保持良好心态。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加重病情。
三叉神经痛和半边脸麻木是一种常见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通过服用抗癫痫类药物和镇静类药物缓解症状。物理疗法如针灸穴位刺激和热敷可以减轻疼痛并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症状严重无法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接受微血管减压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疾病,减轻症状。
坐骨神经痛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坐骨神经痛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或脊柱侧凸等原因引起的臀部、腿部或足部疼痛,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关节肿胀、僵硬等症状并可能损害其他器官。及时就医并接受适当治疗对于患者十分重要。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常伴有持续性剧烈疼痛。治疗包括休息保暖、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不良嗜好。药物治疗涉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疼,以及镇痛剂如阿米替林缓解症状。物理疗法如针灸、理疗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不适症状。手术治疗如脊髓电刺激术、射频热凝毁损术是选择,但需谨慎考虑风险。心理疏导有助于调节情绪,促进病情好转。
坐骨神经痛是孕妇在怀孕期间常见的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以及小腿外侧的疼痛。孕妇还可能出现腰椎活动受限和下肢麻木等症状。症状典型,包括臀部酸胀、大腿后侧牵拉性疼痛、小腿外侧疼痛和腰椎活动受限。伴随症状可能有双下肢放射性麻木和大小便失禁。建议孕妇注意避免久坐久站,保持适当休息和卧床,尤其是采取左侧卧位睡姿有助于减轻不适和对胎儿的影响。对于病情较重的孕妇,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主要包括剧烈疼痛、麻木感和面部感觉异常。疼痛表现为阵发性的针刺或刀割样剧痛,持续时间短暂。麻木感则是由于病变压迫刺激周围组织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头晕、头痛、眼睑下垂等。继发于桥小脑角肿瘤或多发性硬化的患者还可能伴有吞咽困难、肢体无力等症状。对于此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辛辣食物。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脑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血管压迫、炎症刺激有关。患者需及时就医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卡马西平片,物理疗法如针灸、按摩也可缓解疼痛。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效病例,如微血管减压术、射频消融术。平时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复查以调整治疗方案。
针灸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并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常用的穴位包括腰阳关穴、环跳穴、委中穴等,位于腰部或臀部附近。然而,必须选择合适的针灸方法和操作手法,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操作的安全有效性。针灸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治疗还需综合考虑其他疗法。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