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早期大肠癌可起病隐匿,毫无症状外,进展期大肠癌常有程度不同的临床表现。此时只要提高警惕,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辅以实验室、内镜和X线等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并不困难。
一.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常可启示大肠癌的诊断。凡中年以上出现原因不明体重减轻、贫血、大便习惯改变、粘液便、血便、肠梗阻等症者,均应考虑大肠癌的可能。为早期发现大肠癌,对于一些无明显症状但具有大肠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如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本人罹患过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慢性血吸虫病或接受过盆腔放疗、胆囊切除术者,均应定期随访和复查。
二.体格检查
全面的体格检查不仅有助于大肠癌的正确诊断,而且可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癌侵袭转移状况及作为制订合理治疗方案的参考。局部征象尤应注意肠梗阻、腹块及腹部压痛体征。由于绝大多数大肠癌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故直肠指检应必不可少。凡遇患者有便血、大便习性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进行直肠指检。检查时了解肛门或直肠有无狭窄,指套是否沾有血液,如触及肿块,应明确其部位、形态、病灶范围,基底部的活动及其二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大肠癌诊断及其人群普查的评价
如前所述,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与Dukes分期密切相关。由于大肠癌的病因未明,因此生存率的提高有赖于二级预防,即早期诊断大肠癌。早期诊断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早期发现,二是早期确诊。目前由于纤维结肠镜的广泛应用,内镜病理组织取材活检变得十分简便易行,因此确诊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并不十分困难。而大肠癌早期发现尚面临着多方面的障碍。主要是早期大肠癌常症状隐匿,前来就诊者往往癌肿已届晚期;此外,目前尚缺乏特异的早期癌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通过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普查或对有大肠癌家族史或确诊有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监测是发现早期癌的重要途径。由于癌的确诊常依赖于纤维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因此,任何形式的普查必须考虑工作量、经济花费及社会承受力。进行初筛试验缩小高危人群可弥补纤维结肠镜在应用上的不足,即使单纯从筛检效率考虑,初筛试验亦能提高纤维结肠镜的检出效果,例如在万余人的普查中,我们对比观察了单纯乙状结肠镜及免疫潜血-肠镜序贯普查的结果,发现经初筛试验后,可使乙状结肠镜对癌的检出率先。
作为大肠癌初筛试验不仅要求方法敏感、特异,而且必须是简单易行,经济实用。至今为止,已有多种方法已试用于大肠癌的实验诊断,但绝大多数难以符合上述要求,这是因为多数诊断指标只是在大肠癌患者与对照患者间有平均值的差异,但它们并不特异,难以确立癌肿的诊断阈值,对于早期癌往往不敏感。从世界范围内的大肠癌普查资料来看,目前用于普查的初筛试验主要为便潜血试验及近年开发的直肠粘液T抗原检测。此外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液或粪便中大肠癌相关抗原正在小范围内普查人群中试用。
便潜血试验方法较多。化学潜血试验方法简便,但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如进食肉类、新鲜水果、蔬菜、铁剂、阿司匹林等)和假阴性(如粪便留置过久、肠腔内血红蛋白分解、服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等)。免疫测定法是继化学潜血试验后第二代大肠癌筛检试验,其突出优点是特异性强,不受食物及药物干扰。早期的研究是琼脂免疫扩散法,但我们在应用中发现该法的特异性虽好,但对癌检出的敏感性并不比化学法优越。继后我们相继比较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胶乳试验及SPA协同凝集试验等。其原理都是将人血红蛋白抗体包被在载体上,结果发现SPA免疫潜血试验可大大提高潜血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在8233例普查中,发现阳性患者934例,其中检出4例大肠癌,3例为早期癌。值得提出的是SPA试验是以含A蛋白的葡萄球菌作载体,抗体标记无需纯化及复杂处理,操作时只需现场采粪液一滴与SPA试剂混匀,在1~3min内便可出现稳定结果,因此十分适合普查。
诊断直肠癌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做肠镜,取病理进行检查。在肠镜的检查下可以直视到肿瘤的病灶,然后在肠镜下直接取病理,如果病理检查找到了肿瘤细胞,就可以确定为直肠癌。还可以通过免疫组化的检查来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预后,甚至可以判断出肿瘤是否可以进行免疫治疗。所以一定要尽早的去做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病灶,早期治疗才能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肝功能受损是不会引发大肠癌的,长期酗酒引起的肝功能受损,目前应该是酒精性肝炎,如果再恶化,会演变成酒精性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肝功能异常虽然不会引起大肠癌,但是长期酗酒却有可能导致大肠癌的发生,所以要尽量少饮酒,最好能戒酒,避免恶性疾病的发生。
肠癌与年龄没有关系,即使是20多岁也是有一定几率会患这种病的。对于一些生活作息习惯不好的人来说,比如经常熬夜,喜欢抽烟饮酒,生活习惯差,不锻炼身体,爱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对身体的免疫力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和同龄的人相比,所患肠癌的几率会更大一些。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水,避免久坐久蹲,适当的运动,如果有家族直肠癌病史,需要去正规医院定期进行检查,
血便是大肠癌的常见表现。如果病变在结肠,那么便血可能表现为黑便或者是便潜血阳性。如果癌变发生在直肠,有可能会表现为血附着于便上,有可能是鲜红色或者是暗红色,还可能会带有粘液。不过血便也不是大肠癌特有的症状,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或者是痔疮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要注意鉴别。最好是做一下肠镜的检查,能判断各种病变的发生。
腹部彩超不能检查出来大肠癌。腹部的彩超通常做的是肝胆胰脾等实性脏器的检查,这些脏器在彩超中的显影会比较明显。而肠道属于空腔脏器,在彩超中的显影不会很清晰,如果有了肝部的转移灶是会看到的。如果想检查大肠癌,还是建议做肠镜的检查。因为肠镜可以在直视下看到肠道内是否有病变,如果在肠道内看到有溃疡或者是肿物,可以直接取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来确诊大肠癌。
考虑是的,在患病早期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病程的加重,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排便困难、排便习惯发生改变、肠梗阻、腹部包块、发热等症状。大肠癌最根本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相对来说,大肠癌的预后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患病期间,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不能过度的熬夜。
考虑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建议患者可以适当的服用利水的药物,搭配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大肠癌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具体的发病因素不是很明确。患病后,患者应该尽早的接受治疗,可以选择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病灶切除。相对来说,大肠癌的预后效果是比较好的。患病期间的饮食上还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吃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血吸虫病与大肠癌有部分关系,但是关系不大。一般来讲,由血吸虫引发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一部分会发生癌变,其他慢性肠道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有许多资料证明,血吸虫流行区的大肠癌发病率并不高于其它地区,血吸虫卵沉积部位与非血吸虫卵沉积部位,它癌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差别。
肠癌患者术后建议做这些运动:1、屈腿运动,患者采取仰卧位,两腿同时屈膝抬起,使大腿紧贴于腹部,然后还原。这个动作重复10次左右。2、举腿运动,小肠癌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同时向上举起,注意膝关节保持伸直,然后放下。同样重复做10次。3、踏车运动,患者仰卧位,轮流屈伸两腿,好像骑脚踏车一样,运动要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些,做20~30秒可停下来。4、仰卧起坐,患者先取仰卧位,然后收腹屈伸坐起,两手试着触摸脚尖,每次7下。有些患者手术后稍活动一下感觉腹痛就放弃运动,无法忍受疼痛,也怕影响伤口愈合。其实有疼痛感是正常的,随着身体慢慢的运动,患者注意力会分散,疼痛感也会逐渐减轻。
肠癌与肠梗阻的关系如下:大肠癌就是结直肠里长有肿瘤,良性的肿瘤往往长得会比较慢,比如有腺瘤、息肉,如果它一旦恶变,就会突然间增长很快,而大肠癌沿着大肠转一圈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如果是转了一圈的这种生长的大肠癌,它就会导致肠梗阻的发生。肠梗阻的症状为阵发性的腹痛、腹胀,严重的病人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像粪水一样,肛门会停止排气、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