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召开中央新冠肺炎疫情对策指导小组会议时强调要重视无症状感染者的预防。4月1日起,官方首次通报每日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管理情况。
4月1日,国家卫生委员会通报的数据显示,3月3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0例,当天确诊病例2例,当天解除隔离302例。尚在医学上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367例,同比减少174例。
迄今为止,国家卫生委员会主页于3月31日发表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预防管理问题》,截止到3月30日24点,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为1541例,其中海外输入了205例。
新冠疫病发展至今,已基本度过确诊病例的快速增长期。与确诊病例相比,如何预防和控制更隐蔽的无症状感染者成为当前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现阶段疫情抵抗的控制工程。
4月1日,知名病毒学专家、香港大学医学院生化系教授金冬雁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与病毒本身的特性、感染者的感染途径、感染的病毒量以及患者本身的免疫特性有关。目前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还不清楚,有多少无症状感染者具有较高的感染性也不清楚,国外的研究只能作为参考,目前国内已经加强了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下一步就是了解这些情况。
同时,很多专家也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感染的风险很低,但必须关注无症状感染者。
什么导致无症状感染者?
专家:或与患者自身免疫特性有关
根据国家卫生委员会主页发表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预防管理的问题》,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关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
无症状感染者分为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没有可以自我感知或临床识别的症状和体征,一直处于无症状感染状态,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没有可以自我感知或临床识别的症状和体征
是什么导致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着名病毒学专家、香港大学医学院生化系教授金冬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第一可能与病毒本身的特性有关,第二可能与患者感染的途径和感染的病毒量有关。
金冬雁说明,病毒在野外的宿主身上,例如新型冠状病毒在蝙蝠身上没有症状。例如,MERS病毒在骆驼身上的病性很低。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蝙蝠和骆驼上,也可能发生在人身上。事实上,过去染人类的4种冠状病毒只能引起人类的普通感冒。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与病毒本身的特性有关,这不是罕见的现象。
对患者自身来说,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免疫情况有关。金冬雁继续说:患者的症状主要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如果病毒没有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就不会出现症状。一种情况是,如果患者的免疫反应强,免疫系统可以抑制大部分病毒,但同时病毒没有完全清除,可能表现为无症状。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患者的免疫缺陷和免疫受到抑制,患者出现症状的可能性很小。
金冬雁表示,患者免疫系统的特性会使病毒的免疫反应与病毒的复制解除联系或脱钩。患者体内病毒量高或无症状。这是患者自身免疫特性引起的无症状。金冬雁认为,目前新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比SARS和MERS高。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有多高?
各国存在差异,2月中旬中国的比例约为1.6
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有多高?3月初国家卫生建设委员会发表的《中国-世卫组织专家联合调查报告书》中,虽然有无症状感染的报告书,但报告时无症状的病例多出现症状,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还不明确,但比较少见。据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堂春队研究,研究队通过组件模型分析了武汉市卫生委员会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2月18日前25916例实验室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数据。武汉至少预计59%的感染病例未被发现,其中可能包括无症状和轻微症状的病例。此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吴堂春表示,这个结果是他的团队根据最保守的模型预测的,没有进行实际的流行病学调查。
另外,2月17日,中国疾病对策中心流行病学组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发表的大规模流行论文,截止到2月11日,中国疾病对策中心收到国内报告病例72314例,包括889例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约为1.6༅。的双曲馀弦值。
据财新网报道,2月初日本市民的研究调查显示,13名感染的避难者中,4人没有表现出症状,占31%。的双曲馀弦值。
湖南省疾病对策中心3月6日发表了《实用预防医学》的报道,为这样的人们画过画像。研究追溯到1月1日至2月8日全省36例无症状感染者,在无症状感染者车站发现阳性感染者的4.05%。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意大利2月下旬曾对威尼斯附近沃镇的3300人进行核酸检查,3%的感染人口中约有一半的携带者没有症状。3月25日,欧洲疾病对策再次更新,许多报告的无症状病例在感染后期出现症状。
3月16日,人口超过36万的冰岛完成了3787人的新冠状病毒检查,平均不到100人中有1人接受了检查,其中218人的结果呈阳性。冰岛政府最高流行病学家ThorolfurGunason在接受美国媒体BuzzFeed采访时透露,在这些检测阳性的人中,大约一半没有症状,另一半是温和的感冒症状。据南方城市报道,冰岛的无症状比例约为50%,意大利约为44%,韩国20%,日本0.06༅。
为什么各地区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相差这么大?金冬雁认为,目前对无症状者的研究仍然是小样本的研究。对一个范围内无症状感染者的研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当地感染率、轻症比例等。有些轻症尚未就医的人可能会影响无症状的比例,所以目前这些研究只能作为参考。国内目前将无症状感染者纳入管理和日常通报,下一步是明确这一部分的比例。
金冬雁还表示,目前无症状者的比例不能停止,无症状病毒负荷高的患者的比例也不能停止。
无症状感染者会扩散吗?
风险低
无症状感染者有感染性吗?此前,国家卫生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的排毒量可能不像重症患者那么多,因此感染性相对较小。王广发参加的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组最终调查报告还提到,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驱动力。
3月27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如何控制疫情,不仅要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这一点在中国非常重视。关于中国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现在知道的有限,没有具体的数字,也没有详细的研究。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也可以推断。例如,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的感染率很高,但中国最近新冠肺炎的新确诊病例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这表明中国还没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
3月31日,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长张文宏在其团队的华山感染中写道,健康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他最终有出现症状和无症状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的正确比例以目前部分研究为例,在感染新冠状病毒的人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约为18-31。确诊病例少,无症状感染者的例数也少。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较低。
目前在国内,新发病例数已经下降到很低的程度,无症状感染者的例数肯定不多,但国内只要加强所有感染者的隔离、检查,追踪,社区传播风险就会下降。
现阶段,国内无症状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集体感染的调查、感染源的跟踪、国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感染地区旅游史和居住史人员的检查。
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
无特殊治疗需支持性治疗
无症状感染者如何管理?3月30日,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1+1采访时,李兰娟院士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本身具有传染性,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因此,必须尽早发现主要手段是检查,特别是有疫区接触史、患者接触史等人。此外,我们希望这些人能够积极报告,以便早日发现并及时隔离和治疗,以免对其他人造成感染。除了
之外,李兰娟还表示可以通过大数据发现。有些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接触史,需要用大数据的手段找到他们,尽快检查他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1月28日发布《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管理方案(第三版)》,将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纳入预防管理,在此后修订过程中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县(区)级疾病对策机构收到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立即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立即通过个案调查表和调查报告书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集中隔离14天,2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24小时)可以解除隔离的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者,则继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生临床表现时,应立即转为确诊病例,进行规范治疗。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在3月24日的国务院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风险引起关注,关注这个问题。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金冬雁告诉红星记者,对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来说,新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一些支持治疗就足够了。目前,一些地方面临的情况是优先确保有症状的患者接受治疗。
但无症状感染者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缩短他们变阴的时间吗?金冬雁说,因为患者本来就没有症状,所以服药是否有意义还得打个问号。一些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加快病人的阴影。但是,如果患者没有症状,没有特殊原因,就不要特别治疗患者。
白内障患者在新农合异地就诊时,首先需要建立档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这些检查包括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视野测试、眼底照相、眼部B超、角膜内皮镜检查和房水闪光图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明确病情,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眼压测量是为了确定是否存在高眼压的情况。如果眼压偏高,可能需要先进行降眼压的治疗,以避免对眼睛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2、裂隙灯检查用于观察角膜内皮的形态,看看是否有角膜翳的形成,并测量角膜内皮的厚度。如果发现角膜翳形成,可能需要考虑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3、视野测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视野是否存在缺损、视物是否模糊或者视野范围是否缩小,这些都是评估白内障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4、眼底照相则是用来观察视网膜的状态,查看是否有脱离、出血、渗出等情况,以及黄斑是否有水肿。 5、眼部B超用于检查晶体的混浊程度、位置和形态,以及是否存在积水,这些信息对制定手术计划非常重要。 6、角膜内皮镜检查则是为了观察角膜内皮的形态,查看是否有炎症细胞浸润。如果发现炎症细胞浸润,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炎症细胞的类型。 7、房水闪光图可以帮助观察房水内是否有白色颗粒状混浊,晶状体是否混浊,这些都是白内障的常见症状。 在完成这些检查后,患者还可以通过眼部CT、核磁共振等进一步了解病情。通常,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尤其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如果患者同时患有青光眼,可能需要先进行青光眼相关手术。这些步骤不仅帮助患者明确病情,还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烫伤后长出的新皮肤可以使用京万红软膏,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京万红软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适用于轻度烫伤。对于新生的皮肤,需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使用前建议咨询医生。 1、京万红软膏的作用与适用性 京万红软膏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柏、冰片等,具有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对于轻度烫伤,如皮肤红肿、起水泡但未破溃的情况,京万红软膏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皮肤修复。但对于已经破溃的伤口或深度烫伤,使用前需谨慎,避免感染或刺激新生皮肤。 2、新皮肤的特点与护理 烫伤后长出的新皮肤通常较为娇嫩,对外界刺激敏感。此时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或化学物质的刺激。使用京万红软膏时,需确保伤口表面清洁干燥,避免涂抹过厚或频繁使用,以免影响皮肤自然修复过程。如果新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3、其他烫伤护理方法 除了使用京万红软膏,烫伤后的护理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伤口,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 保湿修复:可使用含有维生素E或芦荟成分的保湿霜,帮助皮肤恢复弹性。 - 避免日晒:新生皮肤对紫外线敏感,外出时需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或使用遮阳伞。 烫伤后的皮肤修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京万红软膏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当操作导致皮肤损伤加重。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新生儿黄疸高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处理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和调整喂养方式。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黄疸类型,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自行消退。这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处理方法主要是观察和监测,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母乳或配方奶,促进胆红素排出。 2、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可能由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通常在出生后1周内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会对宝宝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处理方法包括继续母乳喂养,必要时可暂停母乳1-2天,观察黄疸是否减轻。 3、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可能由溶血性疾病、感染、胆道闭锁等疾病引起,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黄疸程度较重。处理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和手术治疗(如胆道闭锁需手术干预)。光照疗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分解胆红素,药物治疗可促进肝脏代谢胆红素。 4、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蓝光照射皮肤,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便于排出体外。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 5、调整喂养方式 增加喂养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出。母乳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适量补充水分。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确保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 新生儿黄疸高是常见现象,但需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母乳性黄疸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缓解,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就医,采取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黄疸变化,必要时咨询医生,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膀胱炎症,治疗需结合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及手术等多种方法。新观点强调个性化治疗和综合管理,包括抗炎药物、膀胱训练和饮食调节等。 1、药物治疗 腺性膀胱炎的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 - 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减轻膀胱炎症和疼痛。 - 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有助于缓解膀胱过敏反应。 - 膀胱保护剂:如戊聚糖多硫酸钠,可修复膀胱黏膜,减少刺激。 2、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对腺性膀胱炎的管理至关重要。 - 饮食调节: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辛辣食物和酸性水果,选择温和的食物如燕麦、香蕉和蔬菜。 - 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和延长排尿间隔,帮助膀胱恢复正常功能。 - 压力管理: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瑜伽或冥想,减少压力对症状的影响。 3、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 膀胱扩张术:通过扩张膀胱容量,缓解疼痛和尿频。 - 神经调节术:如骶神经刺激,可改善膀胱功能。 - 膀胱切除术:在极端情况下,切除膀胱并重建尿路可能是最后的选择。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结合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等多种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管理,以改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赛乐特(盐酸舍曲林片)和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均用于治疗焦虑症,但作用机制不同。赛乐特主要成分为盐酸舍曲林,是一种抗抑郁药,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等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黛力新主要成分为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属于复方制剂,具有抗精神病作用,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焦虑、神经衰弱及心因性抑郁障碍。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防不良反应和延误病情。
肠镜检查发现息肉通常并不是新长出来的。这些息肉可能是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向肠腔内隆起的病变,包括腺瘤性息肉和炎性息肉等类型。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肠道不适,比如腹痛、腹泻或便秘,建议尽快就医进行检查,以免耽误病情。肠镜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发现息肉的存在,并帮助判断其性质。 1、息肉的形成原因:息肉的出现往往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有关,而不是短时间内突然新长出来的。慢性炎症可能由不良的饮食习惯、肠道疾病或遗传因素引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息肉的形成。 2、息肉的分类及处理:息肉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息肉,通常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定期随访观察即可。但如果是恶性息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放疗或化疗。 3、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对于有息肉病史或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发现和处理息肉可以有效降低癌变的风险。医生通常会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风险因素,建议合适的检查频率。 肠道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就医,是维护健康生活的重要步骤。
IgA肾炎是一种以IgA沉积为主的慢性肾脏疾病,主要通过控制血压和减少蛋白尿来治疗。目前尚无明确的IgA肾炎治疗新技术,但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其他方式来改善病情。药物治疗包括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以及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和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饮食上需低盐低脂,避免高盐和油腻食物,建议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若病情严重,出现水肿或高血压,需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或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胶囊。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避免熬夜。
骨巨细胞瘤是发生于骨组织的良性肿瘤,一般是发生在骨端,起病比较隐匿,发生的年龄一般在20岁到50岁,具有一定的侵袭性,狄诺塞麦治疗骨巨细胞瘤的适应症的话是对一些复发的骨巨细胞瘤,还有一些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救治的一些肿瘤,比如说在脊柱骶骨,这些肿瘤无法达到还有一些骨盆的或者骶髂关节部位的一些肿瘤,无法切除的肿瘤,另外对一些多灶性的骨巨细胞瘤,还有肺部转移的肿瘤的话,它是目前我们一种新的治疗办法。
肉芽组织和外皮同步生长,伤口的肉也会一起增长,人体的皮肤是由伤口周边开始往内生长,根据伤口的情况不同、创伤的深度不同、皮肤的受损面积不同,愈合时间也不一样,还需要排除个体因素。在伤口愈合期间,一定要做好局部的干燥和清洁处理,不要因为洗澡、洗漱而打湿创口,导致感染。如果是有炎症的患者,可以口服抗生素进行消炎处理,饮食需要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取出假体通常是不可以立即放入假体。在取出假体以后皮肤组织会有所损伤,要给皮肤一个修复时间,在重新植入假体。自身鼻子基础不好或者是对鼻子形状不满意,可以通过假体隆鼻改善,假体隆鼻手术是在鼻子皮肤表面做小切口,把假体通过小切口放置进去,改变鼻子形状和高度,对鼻子做局部塑形。做完假体隆鼻手术以后,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是后期护理不好,会导致不适情况,可以把鼻子假体取出来,再重新放置。在取出鼻子假体以后,皮肤组织受损,鼻子周围筋膜粘连不稳定,这时候放入假体会造成鼻子感染,影响手术效果,可以三个月以后再做假体重新放置,改善鼻子形状。手术恢复期间要多吃一些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保持伤口局部的清洁和干燥,不要沾水和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