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女性每次月经痛经都吃止疼药,止痛药有危害吗

发布时间: 2021-03-23 13:48:1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于女性而言,生理期来临时最怕遇到的就是痛经的顽疾,虽然是每月一痛,但是那种痛感并非能“忍忍就算”。为了缓解痛经,很多女性都想方设法,想要从根本上缓解痛经,必须到正规医院对症治疗。为解决痛经带给女性的痛苦,当下的市场上治疗痛经的药物也较多。该如何选择呢?下面小编带女性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下治疗痛经药物的利与弊。

女性每次月经痛经都吃止疼药,止痛药有危害吗

为什么女人会有痛经

避孕因素

痛经与节育器有一定关系,特别是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环,往往会加重痛经程度。这可能是由于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pg)的产生增加,导致痛经加重。避孕药中含有黄体酮,黄体酮具有松弛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可以缓解痉挛引起的疼痛症状。口服避孕药可降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和痛经程度。

其他因素

据报道,肥胖者可能更容易患痛经。另据报道,吸烟者的痛经程度往往比不吸烟者严重,而且痛经程度往往随着吸烟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吸烟经常导致血管收缩和缺血导致疼痛。

饮食因素

有些女孩在月经期间喜欢吃零食、冷饮和梨等生冷食物,容易导致气血停滞。正如中医所说:如果没有,疼痛自然会加重痛经。

疲劳因素

经期女性的体质不如平时,需要补充营养和休息,过度的体力劳动会加重出血和痛经。

妇科疾病

许多女孩生来就患有子宫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甚至子宫肌瘤,都会引起月经痛经。也有一些遗传因素,有的女儿和母亲有同样的痛经反应,即子宫内膜和血液中前列腺素增多,导致痛经。其他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痛经和腹痛。所以女孩子要注意痛经,及时到医院检查。

先天缺陷

很多女孩因宫颈管狭窄或子宫发育不良而有痛经,因为子宫发育不全,而且供不应求,学习不足,或缺氧都会引起痛经。在一些女性中,三通宫颈管狭窄,使月经出血时流出,会受阻,还会引起痛经。

1、月经前吃止痛药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最有效的止痛法就是在痛经出现之前吃止痛药。医生建议,女性在月经前服一粒止痛药,然后根据包装上的服药指示连续服用几天,直至痛经完全消失,但不宜常吃,是药三分毒,常吃会引起其他的不适。

2、外用栓剂止痛

在美国,据统计有85%以上的痛经女性均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其原因是药物吸收迅速而安全,既避免了药物对胃肠系统的刺激,同时也减少了口服药物对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的破坏,是西方女性广泛接受的科学、方便的给药方式。

3、钙质充足也止痛

还有一个简单的预防方法是吸收充足的钙质。可以每天服用大约1200毫克的钙,相当于饮用四大杯牛奶。医学研究发现,身体中钙质充足有助于减轻经前综合征及痛经。

4、避孕药也有止痛作用

对于经期不准的女性,不妨试服避孕药。避孕药抑制排卵,随排卵而至的一连串生理效应也因此而受到抑制,结果是月经量减少,疼痛减轻。医生认为,服用避孕药其实是最有效的抑制痛经的方法之一。

5、中医药调理痛经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痛经的根本病理机制是“气血不通”,寒、湿、热阻滞致气血运行形成不通;气血虚弱,不能荣养经脉致气血运行不通。故中医治疗痛经紧紧围绕“通”字,通则不痛。市场上备受痛经女性推崇的纯中药制剂“痛经丸”,不含激素,无副作用,对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的治疗具有显着疗效妇科专家建议,治疗痛经应优先选择那些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药物,从根本上对痛经加以治疗;尽量少用或不用麻醉性止痛药物,以避免人体产生抗药性及依赖性。同时,现代女性的工作节奏、生活节奏都比较快,选择药物时,还应考虑到用药量少、副作用小、吸收迅速、起效快等因素。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痛经是很多女性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每次都痛经并不一定正常,尤其是疼痛程度严重时,可能需要引起重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通常与...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怀孕初期有痛经的感觉怎么回事

    怀孕初期有痛经的感觉可能由激素变化、子宫扩张、胚胎着床、盆腔充血、先兆流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热敷、调整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激素变化: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升高,可能导致子宫肌肉收缩,产生类似痛经的感觉。此时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和放松即可。 2、子宫扩张:随着胚胎发育,子宫逐渐扩张以适应胎儿生长,这种扩张可能刺激子宫周围的组织和神经,引起轻微疼痛。热敷下腹部或采取侧卧位有助于缓解不适。 3、胚胎着床: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时,可能引起轻微的出血和疼痛,这种疼痛通常短暂且轻微,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过度劳累即可。 4、盆腔充血:怀孕后盆腔血流增加,可能导致盆腔组织充血,引起下腹坠胀或疼痛。适当调整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有助于减轻症状。 5、先兆流产:若疼痛伴随阴道出血或加重,可能与先兆流产有关。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卧床休息、补充黄体酮或进行超声检查以评估胎儿状况。 怀孕初期出现痛经感时,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孕妇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定期进行产检以确保母婴健康。

  • 痛经可以喝益母草颗粒吗

    痛经可通过饮用益母草颗粒缓解,通常由激素水平波动、子宫收缩过强、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激素波动:月经期间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尤其是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可能导致子宫收缩过强,引发疼痛。益母草颗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症状。日常可通过热敷腹部、保持规律作息等方式辅助缓解。 2、子宫收缩:子宫收缩过强是痛经的直接原因之一。益母草颗粒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舒缓子宫平滑肌,减轻痉挛性疼痛。建议在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1-2次,每次1袋,用温水冲服。 3、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可能加重痛经症状。益母草颗粒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因压力导致的痛经。同时,建议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减少精神压力对痛经的影响。 4、饮食不当:经期饮食过于寒凉或油腻可能加重痛经。益母草颗粒可调节体内气血运行,缓解因饮食不当引起的不适。经期应避免生冷食物,多摄入温性食物如红枣、桂圆等。 5、体质虚弱:体质偏寒或气血不足的女性更容易出现痛经。益母草颗粒具有温经散寒、补气养血的作用,适合体质虚寒者使用。建议搭配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等,增强体质。 日常可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方式预防和缓解痛经。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菠菜、瘦肉,避免生冷刺激食物。运动以轻度有氧运动为主,如瑜伽、慢跑,可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减少痛经发作。若痛经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因。

  • 每个月痛经会影响生育吗

    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因素引起。痛经是否影响生育取决于具体病因,部分情况可能对生育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1、生理性痛经:生理性痛经多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通常不会影响生育。可通过热敷、饮用姜茶等方式缓解疼痛,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性交疼痛等症状。治疗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400mg/次、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次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腹腔镜手术。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治疗可使用米非司酮片10mg/次、醋酸亮丙瑞林注射剂3.75mg/次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4、盆腔炎:盆腔炎可能与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治疗可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剂1g/次、甲硝唑片500mg/次等药物,同时注意个人卫生。 5、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可能与多次妊娠、宫腔手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月经失调等症状。治疗可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子宫切除术。 痛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辛辣食物,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6、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等。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若痛经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 痛经吃什么药好?

    痛经可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酮洛芬等来缓解疼痛,同时配合饮食调节与热敷帮助改善症状,但如果症状严重或长期反复,需要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因。下面将详细介绍药物选择及其他辅助方法。 1、常用药物选择 布洛芬是非甾体抗炎药,常被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痛经。它通过抑制体内引起疼痛的前列腺素合成,起效较快,通常推荐在经期前1-2天开始服用。注意不要空腹服用以避免刺激胃粘膜。对乙酰氨基酚也是一种常见的止痛药,对轻度痛经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酮洛芬则适合中重度痛经,它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止痛效果维持时间较长。选用药物前建议咨询确保剂量合适并避免药物过量。 2、饮食调节 一些食物具有天然的缓痛作用,例如富含镁的坚果、菠菜及香蕉能帮助舒缓子宫肌肉,同时缓解紧张情绪。增加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蛋也有助于补充因月经失血而缺乏的铁元素。应减少咖啡因和高糖饮食,这些可能加重子宫的收缩和炎症反应。 3、辅助护理方法 热敷是缓解痛经的一种经济实用的方式,可用热水袋或暖腹贴放置于小腹处,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子宫。草药疗法如饮用姜茶或洋甘菊茶,也能帮助改善轻度痛经的症状。另外,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瑜伽和散步,也能起到改善效果。 若症状长期反复或服用药物效果不佳,需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如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等潜在疾病可能。合理用药、保持健康饮食及注重日常护理能有效改善大多数痛经问题,同时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 痛经中医辩证分型

    痛经中医辩证分型主要包括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和肝肾亏损五种类型。气滞血瘀型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紫暗有块;寒湿凝滞型表现为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经血暗红;湿热瘀阻型表现为经期小腹灼痛,经血深红黏稠;气血虚弱型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经血量少色淡;肝肾亏损型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经血量少色暗。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型痛经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包括柴胡、香附、川芎等。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寒湿凝滞:寒湿凝滞型痛经多因寒湿之邪侵袭胞宫,导致气血凝滞。治疗以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为主,可选用温经汤加减,常用药物包括肉桂、干姜、艾叶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经期。 3、湿热瘀阻:湿热瘀阻型痛经多因湿热之邪蕴结胞宫,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清热调血汤加减,常用药物包括黄连、黄芩、丹参等。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4、气血虚弱:气血虚弱型痛经多因气血不足,胞宫失养。治疗以补气养血、调经止痛为主,可选用八珍汤加减,常用药物包括党参、黄芪、当归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营养,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铁质的食物。 5、肝肾亏损:肝肾亏损型痛经多因肝肾阴虚,胞宫失养。治疗以滋补肝肾、调经止痛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物包括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痛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温性食物如红枣、桂圆、生姜等,避免寒凉食物如冷饮、冰淇淋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瑜伽、散步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减少痛经的发生。

  • 痛经能不能吃桃子

    痛经期间可以适量食用桃子,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调整饮食。桃子富含维生素C、钾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缓解疲劳和促进消化,但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1、营养补充:桃子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缓解经期疲劳。钾元素可帮助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减轻水肿症状。建议每天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桃子,避免空腹食用。 2、肠胃影响:桃子含有较多膳食纤维,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腹胀或腹泻。经期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应控制摄入量,选择成熟度较高的桃子,避免食用未完全成熟或过硬的桃子。 3、体质差异:中医认为桃子性温,体质偏热或经期伴随上火症状的人群应减少食用。体质偏寒者则可适量食用,但需避免与寒性食物同食,以免加重痛经。 4、搭配建议:将桃子与其他富含铁质的食物搭配食用,如菠菜、红枣等,有助于补充经期流失的铁元素,改善贫血症状。避免与辛辣、油腻食物同食,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5、个体反应:部分人群对桃子可能存在过敏反应,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口腔不适等症状。如有过敏史或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 痛经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食用桃子可补充营养,但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摄入量。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若痛经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 痛经想吐还想大便怎么回事

    痛经想吐还想大便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胃肠道功能紊乱、激素水平波动、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止痛、调整饮食、心理疏导、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痛经并伴随恶心、呕吐和排便感。治疗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400mg,每日三次,或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每日一片,连续21天。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异位病灶。 2、盆腔炎:盆腔炎可能引起痛经、恶心和排便感,通常伴随下腹坠痛。治疗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1g,每日一次,联合甲硝唑片500mg,每日三次,持续14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 3、胃肠道功能紊乱:痛经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和排便感。建议调整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片50g,每日两次,或食用香蕉、苹果等水果。 4、激素水平波动:月经期间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引发痛经、恶心和排便感。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缓解疼痛,使用暖水袋或热毛巾,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适当饮用温热的姜茶或红糖水,有助于缓解症状。 5、精神压力过大:精神压力可能加重痛经并引发恶心和排便感。建议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缓解压力。 痛经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坚果、鱼类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 以前没有痛经现在怎么有

    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痛经可能由压力、生活方式改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炎等原因引起。 1、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痛经。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改善症状。 2、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作息习惯、饮食不规律等生活方式改变可能诱发痛经。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量运动。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严重痛经、月经不规律等症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片400mg/次,每日2次、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次,每日1次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进行腹腔镜手术。 4、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痛经等症状。可使用米非司酮片25mg/次,每日1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药物控制,必要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5、盆腔炎:盆腔炎可能与感染、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等症状。可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1g/次,每日1次、甲硝唑片500mg/次,每日2次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盆腔引流术。 日常生活中,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6、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酒精,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 小女孩痛经怎么办最有效

    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饮食调节、运动改善、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痛经通常由子宫收缩、激素波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 1、热敷: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在腹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子宫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感。热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日可重复多次。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2次、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日3次、萘普生片250mg,每日2次可有效缓解疼痛。激素类药物如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也可调节激素水平,减少痛经发生。 3、饮食调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全谷物,以及富含镁的食物如坚果、菠菜,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和高盐食物,减少痛经症状。 4、运动改善:适量运动如瑜伽、慢跑、游泳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盆腔充血,减轻痛经。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强度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 5、心理疏导: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加重痛经,通过冥想、深呼吸、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定期与家人朋友沟通,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减少痛经的发生。 在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减少炎症反应。运动方面,建议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运动。护理方面,保持腹部温暖,避免受凉,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痛经。

  • 女性痛经吃什么好

    女性痛经可通过饮食调节、热敷、适度运动等方式缓解。痛经通常由子宫收缩、激素水平波动、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节:痛经时,建议摄入富含镁、钙、维生素B6的食物,如菠菜、杏仁、香蕉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子宫收缩。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酒精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疼痛。 2、热敷: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在腹部,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子宫痉挛。热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避免皮肤烫伤。 3、适度运动:轻度运动如瑜伽、散步能缓解痛经。运动时注意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疲劳。瑜伽中的猫牛式、婴儿式等动作有助于放松骨盆区域。 4、中药调理:中医认为痛经与气血不畅有关,可尝试服用当归、川芎、益母草等中药调理。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5、心理调节:精神压力会加重痛经,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缓解痛经。 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亚麻籽,有助于减轻炎症。运动方面,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能改善血液循环。护理上,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月经期间保持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卫生用品。若痛经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