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2)气滞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次症: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3)寒湿瘀滞证
主症: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形寒肢冷;②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③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④经色紫黯或夹血块;⑤大便溏泄。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4)肾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或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5)气虚血瘀证
主症: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②痛连腰骶,经行加重;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②经血淡黯或夹块;③精神萎靡;④体倦乏力;⑤食少纳呆。
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瘀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银蒲四逆散《伤寒论》四妙散《成方便读》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银花藤、蒲公英、柴胡、枳壳、赤芍、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生蒲黄、炒五灵脂、延胡索、炒川楝子。
②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金银花、连翘、桔梗、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珀粉(冲服)、砂仁、蛇床子。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液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②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3.寒湿瘀滞证
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
②暖宫定痛汤《刘奉五妇科经验》。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葫芦巴、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制香附、乌药。
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等。
4.肾虚血瘀证
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杜断桑寄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生蒲黄、五灵脂、川牛膝、大血藤、没药、延胡索、丹参、三棱、川芎。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白术、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川续断。
中成药:妇宝颗粒(冲剂)等。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
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举元煎《景岳全书》合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党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生蒲黄、五灵脂、川芎、当归、丹参、莪术、香附。
中成药:丹黄祛瘀片(胶囊)等。
(二)外治法
1.直肠给药
(1)中医灌肠或直肠滴注推荐方药:大血藤、败酱草、丹参、赤芍、延胡索、三棱、莪术。随证加减。
上药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可选用结肠透析机或电脑大肠灌注仪灌肠。
(2)直肠纳药
康复消炎栓等。
2.中药外敷:下腹或腰骶部。
(1)中药封包外敷: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2)中药药渣外敷:辨证口服中药两煎后药渣外敷。
(3)中药研粉调敷: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4)中药穴位敷贴:推荐方药:三七、血竭、蒲黄、白芷、沉香、羌活。可根据证型酌加减,研末或制成丸剂,贴敷于三阴交、气海、神阙、血海、归来、子宫、太冲、关元等穴位。
3.中药离子导入
推荐方药: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红花、三棱、莪术、延胡索、透骨草、苍术、白芷、川芎。随证加减。上述药物亦可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进行治疗。
4.中药熏蒸治疗
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
(三)灸法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艾灸、温盒灸、雷火灸等疗法。可应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
(四)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盆腔炎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主要指标疗效标准
缓解盆腔疼痛疗效
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两个等级。
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有所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一个等级。
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无减轻或有加重。
2.次要指标疗效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通过证候疗效率进行判定。
治疗前证候积分和-治疗后证候积分和
证候疗效数=×100%;
治疗前证候积分和
痊愈:治疗后各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值减少≥百分之九十五。
显效:治疗后各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百分之七十,
有效:治疗后各症状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百分之三十;
无效:治疗后各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证候积分值减少<百分之三十。
(2)局部体征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治疗后局部体征消失,积分值减少≥百分之九十五。
显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百分之七十;,
有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有所减轻,积分值减少≥百分之三十,
无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无改善或有加重,积分值减少<百分之三十。
(二)评价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依据分级量化标准,包括症状及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对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采用症状、体征积分法,分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进行疗效评价。
在患者进入路径的不同时间对主观症状下腹痛、腰骶痛、带下情况和局部体征情况进行评价。
①进入路径当天,按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进行病情程度分级。
②结束路径时,按照疾病主要指标疗效和次要指标疗效标准进行评判。主要疗效指标主要为缓解盆腔疼痛疗效,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疗效和局部体征疗效。
腹部增大不一定就是盆腔炎疾病。有的人腹部感觉增大,常常都只是在月经前或者月经期的内分泌改变相关的,比如有的就会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而有轻度的盆腔静脉淤血充血的症状,而导致有腹部发胀或者增大发胖的感觉的。也有的人是会因为本身发胖而感觉到肚子增大了。也有的人会是因为心理因素而感觉到肚子增大了是否有盆腔炎症,这是要检查子宫和附件区有没有压痛的,是要做常规的双合诊检查,也常规做盆腔彩超等等,而不是靠症状来做判断的。
腹腔镜检查对盆腔炎症的确诊是有效的,但是盆腔炎症的患者很少需要用到腹腔镜。盆腔炎症的患者诊断,通过彩超、通过妇科内诊就可以明确诊断,如果在炎症急性期也可以通过到医院抽血做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有盆腔炎的患者会出现下腹疼痛、下腹坠胀、肛门坠胀,也有的患者会出现发热情况,这时妇科检查如果在炎症急性期可以出现压痛、反跳痛,通过这些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积极对症治疗就可以,一般是不需要通过腹腔镜的。盆腔炎症的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治好以后注意外阴卫生,否则盆腔炎症会复发、会影响生育。
腹部疼痛和盆腔炎有关系的,患有盆腔炎后会引起腹痛或是腰酸痛、白带增多等症状。但是引起腹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肠胃炎不适或是阑尾炎、附件炎、子宫肌瘤等疾病都会有腹痛症状,所以单一的腹痛不明确就是盆腔炎,建议及时去医院做B超检查确定。如果是盆腔炎引起的腹痛,可以局部热敷缓解腹痛,同时建议服用中成药和消炎药祛湿止痛治疗;若是肠胃不适或是其它原因引起的腹痛,要针对原因对症治疗。腹痛时不能吃生冷食物,禁止同房,积极检查病因用药。
节育环下移也是有可能会导致盆腔炎的,因为像出现盆腔炎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和节育环有关,自身阴道内部放入解郁环的话,就容易出现细菌感染的现象,节育环下移就会加重感染的几率,从而就会导致盆腔炎等一切炎症。而且节育环下移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节育效果,建议还是及时去就诊检查一下节育环的情况,看是否需要重新放置。
蛋白粉吃多了应该是不会导致盆腔炎的,适当的吃一些蛋白粉,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蛋白质等一些成分,对于身体是有一些好处的。但是任何食物都不可以多吃,吃的过多人体不能够很好的吸收,就会引起一些其他的病症,所以虽然不会引起盆腔炎,但有可能会引起其他的现象。建议日常还是不要过多的去吃蛋白粉比较好,可以选择合适的量去吃。
腹部有肿块并且有压痛,这种情况不一定是盆腔炎症,有可能是炎症引发的炎性包块,也不能排除妇科的一些肿瘤引起,这时需要到医院去检查,看包块大小性质,周边是否有血流信号。如果有恶变倾向,还需要做肿瘤标志物检测,所以当妇科盆腔出现了肿块,一定到医院做好相关检查与治疗,可以通过彩超、肿瘤标志物、CT来明确诊断。如果确实提示有异常,有恶变倾向,无论包块大小需要尽早通过手术治疗。如果是炎症引起,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消炎对症治疗。
肚子受到外力不一定会导致盆腔炎,不过也要看一下个人受到外力的情况,如果肚子受到外力严重的撞击,阴道受损或者是子宫内膜受损出现一些炎症反应的话,就会导致盆腔炎。如果只是受到轻微的外力及时治疗,注意护理的话,应该是不会导致盆腔炎的,现在可以根据个人收到的外力情况来简单判断一下。受伤后期一定要注意饮食忌口和个人局部卫生。
腰骶骨痛,有可能是盆腔炎的症状,但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导致。盆腔炎如果引起盆腔严重的充血水肿,盆腔结缔组织高度增粗、水肿,往往会伴有腹部的胀痛,同时伴有腰骶部疼痛,还会引起其他的一些症状。但是腰骶骨痛,并不能完全确定为盆腔炎的症状,也有些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下腹痛和痛经,而且疼痛多位于下腹部,腰骶及盆腔中部,所以很多疾病都会引起腰骶骨的疼痛。还有些腰骶骨疼痛是因为怀孕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而导致的疼痛,也有些就是因为腰椎出现了压迫症状,比如椎间盘突出也有可能会出现腰骶骨疼痛的现象。所以,出现这些症状,应该进行详细的检查,还要根据具体的病史,才能够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腰很酸疼不一定就是盆腔炎症导致的。盆腔炎症导致的腰酸疼大多会伴有肚子隐痛或者下坠感觉,虽然不是绝对,也有的子宫后位的患者的盆腔炎症,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疼。也有的患者有腰部酸疼的症状,是外科疾病导致的,比如也有的会有受凉或者腰肌劳损的问题,也有的患者腰椎自身的疾病问题导致。或者也有的患者和盆腔的肿瘤问题相关,这是需要通过做检查,来明确腰酸疼的原因的。如果是盆腔炎症,一定要尽早治疗,不要等到慢性盆腔痛或者慢性腰酸痛,或者是炎症型不孕症等。
腹中有肿块儿,不一定都是盆腔炎症。如果是炎症导致的肿块,会同时伴有发热的症状,或者有的会有明显的盆腔积液,或者有的人会有明显的腹痛、腰痛,或者是下腹部下坠等等的症状。所以,检查到盆腹腔有肿块的情况一定要首先明确肿块的性质。比如有的囊性的肿块是属于生理性的结构,也有的在之后的复查中就会自动的消失。也有的肿块是属于恶性肿瘤,需要尽早的接受手术治疗。也有的肿块虽然是良性的包块,但是如果体积比较大或者有恶变的可能,或者有可能发生扭转或者是其他的情况,也需要接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