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屈光不正是怎么回事 导致屈光不正的病理性因素

发布时间: 2022-07-05 18:00:0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眼睛屈光不正通常是由近视或中度近视引起的,在看远处事物时会出现一些模糊现象,并且随着近视的增加,出现视觉疲劳眼干,可以去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做相关检查,并根据眼睛的具体情况治疗和采取预防措施。

屈光不正是怎么回事 导致屈光不正的病理性因素

眼睛屈光不正通常是由于眼睛无法正常调节所致。看东西时视力模糊的现象,很可能是由错误的阅读姿势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在黑暗的地方看电视或手机等引起的,延迟治疗会导致远视和散光,那么屈光不正是怎么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的比较多的是近视和远视。实际上,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些与眼睛屈光不正的原理密切相关。屈光不正是指当不使用眼睛进行调节时,平行光会通过眼睛的屈光效果而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体,并且可以在视网膜的前面或后面成像。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非常重要。当然,不合理的使用眼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如果您注意眼睛卫生,不正确的阅读姿势,导致眼睛和书本之间的距离太近;或阅读时间过长等,可能会导致过度的眼睛疲劳,导致眼睛屈光不正。
人眼的结构类似于凸透镜,功能取决于角膜和晶状体的两个部分。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另一种介质时,光将在界面处偏转。这种现象在眼睛光学器件中称为屈光力。屈光不正主要是有散光,近视,斜视等。儿童屈光不正可能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的不良习惯引起的。有很多原因会导致屈光不正,当然,不合理的眼睛使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原因。如果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坐姿或生活方式,会出现屈光不正,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避免严重的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的状态很复杂,主要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婴幼儿出生时就已经患有远视。他们随着成长和发展逐渐恢复,并在学龄前基本达到正常。在调节的放松状态下,平行光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并在视网膜之前聚焦后,称为近视。放松调整后,平行光会穿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并聚焦在视网膜后面,称为远视。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精彩问答

  •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应该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眼睛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问题,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 1、遗传因素 屈光不正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孩子出现屈光不正的概率较高。建议有家族史的孩子更早开始定期检查,并在检查中向医生说明家族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监测方案。 2、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或电子设备使用过度,可能导致屈光不正加重。建议孩子在学习或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原则,即每20分钟看20英尺远的物体20秒,以缓解眼睛疲劳。同时,确保学习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在昏暗环境中用眼。 3、生理因素 儿童的眼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视力变化较快。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眼镜度数或采取其他矫正措施。对于已经佩戴眼镜的孩子,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镜片或调整矫正方案。 4、病理因素 某些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视力,导致屈光不正。例如,糖尿病可能引起眼底病变,影响视力。如果孩子视力突然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5、治疗方法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包括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对于儿童,眼镜是最常见的选择,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推荐合适的镜片。隐形眼镜适合年龄较大、能够正确护理镜片的孩子。屈光手术通常适用于成年后视力稳定的患者。 6、生活习惯调整 除了定期检查,孩子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有助于预防近视。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和坚果,对眼睛健康有益。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需要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通过定期检查、调整生活习惯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屈光不正的发展,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应重视孩子的眼睛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