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由于长时间看电视、电脑以及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会有屈光不正的现象。对于远视,随着儿童眼球的发育是有可能自愈的,但近视与散光一般不能自愈,需要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视力。
屈光不正有多种情况,包括近视眼、远视眼以及弱视等,因为现在许多儿童由于平时用眼不当,都存在着屈光不正的状况。如果长时间出现这类问题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弱视的情况,对视力产生更大的伤害。那么,儿童屈光不正会自愈吗?
一、儿童屈光不正会自愈吗
儿童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是否可以自愈,应分开说明。对于远视眼,由于儿童眼球是不断发育的,眼球在长大之后焦点可以往前移,因此,儿童远视是可以自愈的。对于近视眼,首先要区分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在医院经散瞳验光之后可恢复正常,而散瞳验光之后如果继续表现为近视眼,一般是不能治愈的。如果是散光,想要自愈十分困难,建议每半年左右到医院检查一次。
二、儿童屈光不正的原因
许多儿童平时看电视的距离太短,且看电视时间较长,很容易使眼睛疲劳。此外,由于儿童的视力并未发育成熟,长时间的看电视对眼睛也有很大伤害。除了看电视外,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也是导致儿童屈光不正的重要原因。对于已经开始上学的儿童来说,平时读书写字时由于姿势不正确,离书本距离过近,长时间如此,也会导致诱发这类疾病。因此,家长要注意控制儿童看电视、手机的时间,并注意调整孩子读书写字的姿势,避免孩子出现屈光不正的现象。
三、儿童屈光不正如何治疗
有远视现象的儿童,如果视力正常,同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有视力疲劳的症状,或者视力已经受到影响,可以配戴适合的眼镜进行矫正。对于近视的儿童,如果是假性近视,不需要特殊治疗,而真性近视则应通过配戴眼镜矫正视力。轻度散光可不必处理,近视性散光或远视性散光需要配戴镜片。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建议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问题,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 1、遗传因素 屈光不正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孩子出现屈光不正的概率较高。建议有家族史的孩子更早开始定期检查,并在检查中向医生说明家族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监测方案。 2、环境因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或电子设备使用过度,可能导致屈光不正加重。建议孩子在学习或使用电子设备时,遵循“20-20-20”原则,即每20分钟看20英尺远的物体20秒,以缓解眼睛疲劳。同时,确保学习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在昏暗环境中用眼。 3、生理因素 儿童的眼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视力变化较快。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眼镜度数或采取其他矫正措施。对于已经佩戴眼镜的孩子,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镜片或调整矫正方案。 4、病理因素 某些眼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视力,导致屈光不正。例如,糖尿病可能引起眼底病变,影响视力。如果孩子视力突然下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5、治疗方法 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包括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对于儿童,眼镜是最常见的选择,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推荐合适的镜片。隐形眼镜适合年龄较大、能够正确护理镜片的孩子。屈光手术通常适用于成年后视力稳定的患者。 6、生活习惯调整 除了定期检查,孩子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有助于预防近视。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和坚果,对眼睛健康有益。 屈光不正确的孩子需要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眼睛检查,以确保视力变化得到及时监测和矫正。通过定期检查、调整生活习惯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屈光不正的发展,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应重视孩子的眼睛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