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肾炎,还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是刻不容缓的,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病灶很容易转为慢性,而给治疗提高难度,给病人增加痛苦。具体的,看看肾病专家是怎么说的。
1.肾性水肿肾性水肿(renaledema)是血浆渗透压下降和水钠潴留的结果,可表现为颜面水肿、腹水、胸水等。见于尿蛋白长期大量流失或肾脏水调节功能下降。
2.肾性高血压由于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renalhypertension)。各种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严重增生、肾小球结构破坏和硬化,肾小球毛细血管挤压闭塞乃至消失,导致肾小球缺血,肾素分泌增多,出现肾性高血压另外,由于肾功能异常,体内水钠潴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增多,也可出现肾性高血压。
3.血肌酐值肌酐(creatinine)主要从肾小球排出,血中肌酐值不受肾外因素影响,与肾小球滤过值密切相关,因而血肌酐浓度是了解肾功能损伤程度极为有用的指标。正常值0.7~1.2mg/dl,大于2.5mg/dl则为肾功能不全。
4.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肾性贫血(renalanemia)和肾性骨病(renalosteopathia)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电解质紊乱,钙磷代谢失调,从而导致贫血、骨质疏松。
(二)尿的变化
1.少尿或无尿24h尿量少于400ml,称少尿(oliguria),少于100ml,称无尿(anuria)。当肾小球内细胞高度增生挤压毛细血管、肾小囊腔有形成分增多并形成新月体、肾小球结构破坏或硬化,均可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少尿或无尿。
2.多尿、夜尿和等比重尿24h尿量超过2500ml称多尿(polyuria)。见于大部分肾单位破坏,有效肾单位减少时,肾单位浓缩改造原尿功能下降,所以尿量增多、夜尿增多、尿比重恒定。
3.血尿尿沉渣检查,每10个高倍视野(400×)有1~2个以下红细胞为正常水平,每个视野超过1个红细胞则为血尿(hematuria)。尿中混有0.1%以上的血液,尿呈红色,称为肉眼血尿(grosshematuria),肉眼观尿未呈红色,光镜下才见有血尿,称为镜下血尿(microscopichematuria)。肾小球来源的血尿是由于毛细血管壁严重损伤和断裂造成的,由于通过裂口时的挤压和肾小管中的渗透压的影响,红细胞变成奇形怪状,与非肾性血尿不同。
4.蛋白尿尿中蛋白量大于150mg/日为蛋白尿(proteinuria),大于3.5g/日则提示肾小球有严重损伤。尿蛋白如为白蛋白等低分子蛋白构成,说明肾小球对蛋白呈选择性滤过,因而称之为选择性蛋白尿(selectiveproteinuria),提示肾小球的电荷和大小选择屏障损伤较轻;如尿蛋白中含有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称之为非选择性蛋白尿(non-selectiveproteinuria),提示肾小球的选择屏障损伤较重。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造成的。
5.管型尿管型(cast)由蛋白质、细胞或细胞碎片等在肾小管内凝聚而成,为肾小管铸型。管型的基质均为肾小管来源的Tamm-Horsfall蛋白,但所含其他成分不同,形态和性质不一。管型包括:透明管型(白蛋白构成),颗粒管型(细胞碎片构成),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脂肪管型等。正常情况下,尿内可见少量透明管型,但如有大量透明管型或见其他管型,则称为管型尿,表明肾小球或肾小管有病变。肾小球病变时,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多见。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肾脏疾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包括感染、遗传因素、药物影响、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和物理化学刺激。症状表现在急性期可能有发热、水肿及其他不适症状,慢性期起病缓慢,可能出现乏力、腰疼和夜尿增多。治疗方面,针对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贫血需补充铁剂,严重者则需输血或血液透析。日常生活中,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促进疾病康复。
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治疗。西药中的氢氯噻嗪片和卡托普利片可辅助治疗,前者具有利尿作用,适用于水肿性疾病,后者可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黄葵胶囊和百令胶囊分别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以及补肺益肾、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慢性肾病综合征引起的相关症状。根据医嘱口服金水宝胶囊、复方α-酮酸片也可进行调理。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求诊。
患有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想要生育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做综合评估。轻微症状未出现水肿或高血压可考虑怀孕,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疾病发展。若存在大量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则不建议受孕,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对于膜性肾病患者也不宜怀孕,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孕期应按医嘱定期复查,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盐和高钾食物,以防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水肿、蛋白尿、血尿等,轻度症状可表现为浮肿、蛋白尿和血尿,重度症状则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恶心、呕吐等。除此之外,还有腰痛、少尿或无尿等症状。治疗上,患者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休息、保持足够睡眠时间也是重要的。
IgA肾病是一种慢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因素有关,链球菌感染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如降压药、利尿药、免疫抑制剂等。预后因病情不同而异,没有根治方法,但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控制病情,延缓肾脏损害。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IgA肾病是以IgA或IgA沉积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急性肾衰竭。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环磷酰胺片,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平时需注意休息,健康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并及时就医治疗。
转换成肾衰的比例是很高的,这个就是刚才我前面也提到过,在我们国家,肾透析的病人,第一位的就是肾小球病,第二位才是糖尿病肾病,在西方就是说肾透析的病人,病因第一位的是糖尿病肾病,所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尤其有一部分病理类型特别差的这部分人,最终的结局肯定是要转化成尿毒症的。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和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对于轻度或中度的肾小球肾炎,如果患者能够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通常预后较好,治愈的机会较大。然而,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或者患者没有积极配合治疗,治愈的难度会增加。 1、病情较轻的情况下,治疗效果通常较好。比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通常在发病后通过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以及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的辅助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感染,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能缓解水肿,而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龙则有助于抑制免疫反应。 2、对于较难治的情况,如慢性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的肾炎,病情可能会持续加重,导致肾功能受损。虽然完全根治的可能性较低,但通过规律用药和生活护理,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类患者需要长期的医疗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以控制病情。 建议患者在确诊后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是关键,建议低盐饮食和摄入优质蛋白,注意休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些都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明确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关键。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疾病,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IgA肾病确实属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患者常常表现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IgA肾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IgA或IgA复合物在肾脏中的沉积。尽管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感染和免疫等因素被认为可能与其有关。 1、疾病分期与症状:IgA肾病通常被分为五个阶段。早期阶段包括无症状性血尿和孤立性血尿,此时病情较轻,对肾脏的损伤也较小。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经历单纯性蛋白尿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这些属于中期病变,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损伤。最严重的晚期阶段为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此时病情非常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治疗方法:治疗IgA肾病的策略主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对于早期阶段的患者,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如定期复查和避免过度劳累。中期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如果病情发展到晚期,透析可能成为必要的治疗手段。 3、日常护理建议:在日常生活中,IgA肾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饮食方面,建议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如果在此期间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防病情恶化。 IgA肾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适当的管理和治疗,许多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是管理这种疾病的关键。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虑,及时咨询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豆制品主要含有非必需氨基酸比较多,对于肾小球肾炎我们一般是提倡高效价的蛋白饮食;高效价的蛋白饮食是指含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饮食比较好这是以前的观点;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推广,我们也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豆类的摄入,实际上要求不需要很严格,我们把患者分了两组:一组是吃豆的;一组是吃肉的;经过大样本的长期的研究发现,吃豆的和吃精蛋白饮食的实际上肾病的发展是没有明显差异的,所以理论上的东西一定是要经过实践才能知道它的真伪,原来提倡肾病患者要限制豆类的饮食,实际上现在对豆类的限制已经非常不提倡了,肾病的患者是可以吃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