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人对于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普遍存在着误解,很多人以为,精神疾病就是一种病,是脑内化学物质发生障碍,而心理问题,则是个人爱胡思乱想的结果--很严重的错误,偏偏许多精神科医师与心理师也弄不清楚,那么心理疾病与精神病的区别有哪些呢。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的精神医学教科书里面,开宗明义就表示:精神医学没有「疾病」,只有「障碍症」--因为人类科技到目前为止,无法确认精神疾病的病因,也没有办法安排检查,更不能精确诊断,为了研究与治疗,精神医学家只好将一些出现特定症状的人,归纳成为一类,然后给予一个暂时性的「病名」,这个病名就叫做障碍症(disorder),与其它医学的疾病(disease)不同。
从障碍症的「障碍」两个字就可以看的出来:倘若有特定的症状,也可以归纳成某个障碍症,但如果这些症状对于当事人或家属没有任何障碍,那么也不能诊断为「障碍症」。举例来说,美国总统布什,在入侵伊拉克之前,坚信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毁灭性化学武器。他坚信的程度,甚至让他愿意甘冒大不讳,得罪整个联合国。布什不会不知道:万一没找到大规模化学武器,会影响到2004年的大选,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事实证明: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化学武器。但是布什还是不相信,他甚至认为一定被藏起来了,所以找不到。
这种没有根据、违反事实、却坚信不移的信念,在精神医学上称之为「妄想」。但是我们能诊断布什是妄想症患者吗?不能。因为根据精神疾病的诊断规矩,一定要发生「障碍」--不管是生活上的、社交能力的、工作能力的障碍,这时候,才能诊断为「障碍症」。但是布什依然担任总统生活与工作都没有障碍,所以就不能诊断为「妄想症」。
精神疾病跟其它疾病有三大不同之处:
第一个:精神疾病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归类,但在这个归类底下,究竟有多少疾病?没人知道。举例来说:一位中风后情绪低落的男子,跟一位饱受婆媳冲突之苦的妇女,两人都被诊断为忧郁症。但是两个人的忧郁症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只是因为现代科技无法分辨,所以通通叫做「忧郁症」。
第二个重要观念就是:即使症状很明显,已经可以符合精神疾病的归类,但是只要患者、家属以及多数人都不感觉到问题,那就不能诊断为精神疾病。举例来说:国父孙中山为了创建民国,放弃医师身分,一天到晚奔波在海外,不断演讲。这种行为,已经符合「躁郁症」的诊断--话多、活动量大、过度热衷社会活动。但是因为国父成功地创建民国,没人认为他的革命志业是一种「障碍」,这时,我们就不能诊断他为躁郁症。
第三个重要概念是:精神疾病是相对的,跟医师的主观信念有关。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同性恋之争--当时,保守派要把同性恋界定为精神疾病,但同性恋团体不断抗争,最后,同性恋就「不是」精神疾病了。另一个例子是:基督教的医师遇到道教的患者,患者的一些宗教行为,诸如:起乩、扶鸾、天眼通等,很容易被断定为症状之一。所以,倘若精神科医师的视野太小,或有特定偏见,误诊的机率就不小。
很多人都以为:生理问题引起的是精神疾病;心理问题引起的是心理障碍。其实不然。不管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都同时包括有: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两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是在于精神疾病是经过诊断的,而无法诊断的,就叫做心理障碍。
以忧郁为例:倘若已经符合重度忧郁症的诊断,那么就算是精神疾病;倘若符合情感低落症,那也算是精神疾病;要是翻遍整本诊断法则,找不到一个适合的诊断,那么,只能算是忧郁的心理障碍而已。
所以大略的分,轻微的时候,算是心理障碍;严重的时候,才能算是精神疾病。也许您会问: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会不会并存?
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人可能在焦虑方面,已经达到焦虑症的程度,但是在忧郁方面,还不能达到忧郁症程度。这时候,我们只能说:他有焦虑症,但是合并有忧郁的心理障碍。
有些时候,同一个障碍症,却会出现不只一种症状,例如:边缘性人格违常患者,经常同时出现焦虑、忧郁、恐慌、被害妄想等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同时下焦虑症、忧郁症、恐慌症、妄想症四个诊断。我们只能诊断一个「边缘性人格违常」而已。诊断要精准,在足以解释全部病情的前提下,诊断越少越好。
为了达到精确诊断的目标,光靠几分钟的问诊是不够的,每一个症状,都必须经过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才能够厘清。在完全厘清之后,往往会符合不只一个诊断,这时候,必须利用诊断学技巧,才能选择出一个最精准的诊断。
就以幻听为例。医师绝对不能单单问:「你会不会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就此肯定或否定幻听因为很多有幻听的患者,会认为别人也听的到,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倘若医师这样问,一定会错失这些患者。
所以光是幻听,我们必须确定声音的质量,确定音源,确定语音内容,确定性别与人数等等。所以问句必然包括:「你是听到的?还是脑海中浮现的?」、「那些声音是讲话声?还是音乐或噪音?」、「有几个人在讲话?」、「他们是对你讲话还是彼此交谈?」、「他们知道你心中的想法吗?」、「他们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距离你有多远?」、「他们会不会停下来休息?」、「为什么他们要来找你讲话?」等等。
所有的症状都是如此,不管是分析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厘清所有的症状,才能进行更复杂的精神病理学,最后才能诊断。根据国外的标准,精神科门诊,一位患者至少得谈上一个小时,理由就是在这里。精神医学是慢工出细活的,不管医师医术有多高明,不花时间,不下苦工,表现一定不会太好。倘若诊断不够精确,治疗时间可能就会拉长,徒然增加医疗费用与精神耗损。
到这里,您应该已经了解,不管是「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忧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畏惧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身心症」、「人格障碍症」、「暴食症」等等,所有诊断都只是一种分类而已。
学者自然不会满足于这样的分类,他们会进一步研究。到目前的研究发现:这些疾病可能跟基因、脑内化学物质有关,但是跟家庭问题、压力事件也有关。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关联,那就没人知道了。而每一种疾病与上述因素的关联性也差很多。诸如躁郁症与忧郁症,躁郁症的遗传因素就比忧郁症来的强烈。
但是,医师们通常没时间解释这么多,所以往往跟患者讲:你的问题就是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其实正确的说法是:「你的问题可能跟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有关。」但是,许多热心的志工与非专业的助人者就会自动简化为:精神问题「就是」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造成的。
所以,精神科医师经常开药给患者。但是,这些药物的原理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经过实验证实,有些人服用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病情,不知何故,对一些人就是无效。另外,药物的疗效通常只维持在服用期间,一旦停止药物治疗,复发率就很高。如果要有根治的效果,只有心理治疗办得到,但是效果又很慢。可想而知:最好的疗法就是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用。
心理疾病与精神病的区别,以上就是有关这个问题的简单介绍。精神病病人发病虽说会对他人以及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家人如果采取过分的行为保护病人,阻止其和身边的人以及社会接触的机会,可能会使得病情愈演愈劣。
老年精神病患者的饮食,要给予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高热量,然后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同时要给予他易消化的、清淡的饮食,对于老年病人,进食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要防止呛咳,防止出现噎食,对于长期拒食的,要用鼻饲的方式等,要保证病人的营养。
自恋型人格障碍不属于精神性疾病,是一种心理精神疾病。如果明确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就会出现特定的行为表现,在平时生活中还可能会有各种冲突和矛盾,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在治疗上有一定难度,一般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变当前的社会功能状态。不过治疗的时间比较久,还需要患者积极的配合,否则无济于事。
妄想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患者对不切实际的想法和信念深信不疑,甚至可能因此放弃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妄想症,也被称为妄想性障碍,是精神病学中的一种诊断类别,指的是患者持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没有其他精神病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妄想症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而不是精神病。 1.妄想症的特征 妄想症患者的信念通常是不可动摇的,即使面对事实和理性,他们也不容易改变这些想法。妄想往往是个人独特的信念,通常不被同一文化或亚文化群体的其他成员所接受。这些妄想具有高度的自我卷入性,内容往往与患者自身密切相关,对他们的人格有着重要影响,是一种错误但对个人极为重要的信念。 2.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 妄想症与精神分裂症有所不同。妄想症患者通常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病史,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幻视。虽然某些类型的妄想症可能会出现触觉性和嗅觉性幻觉,但患者的官能通常是健全的,不会因此表现出奇异或怪诞的行为。 3.及时关注和治疗的重要性 妄想症是一种需要及时关注和治疗的精神疾病。了解其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至关重要。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精神健康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妄想症的及时识别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和支持,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希望大家对妄想症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需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考虑为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急性起病者往往突然出现兴奋躁动、冲动毁物、行为反常、恐惧不安、困惑迷茫或伴有意识障碍。以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之间互不配合为特征。建议到医院精神科就诊,指导服用适量的维持治疗药物,通过药物治疗预防复发。
考虑电疗是没有副作用的,而且还能够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精神病是指人体的大脑认知功能发生紊乱,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行为功能。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的发病症状也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不及时的接受治疗,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伤害他人,或者是伤害自己的行为。患病后常用的治疗药物为抗精神病类的药物。
自言自语的人通常也不一定有精神病,但还要根据其他的一些精神病的症状来判断。但如果出现自言自语时,还伴有其他的表情给人的感觉比较怪异或者不容易理解,比如还有一些自笑或者一些手势的动作等现象,对于这样的自言自语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精神病的一种表现,应到医院心理科或者精神科进行就诊,进一步确定后应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以及治疗。
考虑患有神经方面的疾病以后是具有一定的遗传的可能性的,所以在怀孕之后要对身体进行相关的全面检查。而且在个人的饮食方面,以及生活方面和情绪方面都要加以把控。如果患者目前正在服用治疗神经类的药物的话,需要咨询主治医生是否可以要孩子,神经病的发病是需要服用抗神经类的药物来接受治疗的,并且在生活中要多接触正能量的事情。
自己最近觉得肢体有麻痹的现象,到医院门诊通过查验发现是神经系统疾病造成,例如颈椎增生能够压迫四周的脊髓的连接部,进因此出现胳膊以及手指有麻麻的感觉的现象。提议您还是好好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假如自己没方法,那要到正规医院门诊精力科去救治,让情绪医生帮您调节。
老年痴呆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不用送精神病院。因为老年痴呆属于神经系统的疾病,所以一般情况下应该到神经内科来进行系统的治疗。但是有一部分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时,神经内科的治疗效果不太好时,也要考虑进行精神科的治疗。所以,对于老年患者,如果没有严重的精神症状时,考虑进行神经内科的治疗,以及配合中医中药的调理,并且对于肢体功能不好的,配合康复科的康复训练,都会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的患者,还是应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精神科的系统治疗。
考虑是不可以的,精神病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目前患病后没有特效的药物,能够彻底的治愈。患者需要长期的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搭配营养脑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患病期间还应该安抚好患者的情绪,避免过度的焦躁和激动,减少发病的几率。饮食上也需要做到清淡,不能吸烟、喝酒,不喝浓咖啡、浓茶。
老年痴呆的人并不一定非要送去精神病院,可以去普通的医院神经内科来进行就诊及治疗。老年痴呆是一种脑部疾病引起的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容易出现记忆障碍、失语、失用、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行为改变等特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痴呆患病率快速上升,在六十五岁以后出现老年痴呆称为老年性痴呆,六十五岁以前如果就发病,称为早老性痴呆。患者有老年痴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来进行治疗。老年痴呆患者比较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以及类似精神病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抗焦虑、抗抑郁、抗精神病的药物,也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营养脑细胞药物来改善症状或者延缓症状。
考虑是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患者应该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明确患病后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可以选择适当的服用抗精神病类的药物,搭配营养脑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精神病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发病的因素不明确。患病后没有被治愈的可能性,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发病次数。
老年性精神病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严重时还需要结合心理疏导,能够改善老年患者有幻想和幻听以及幻觉症状,还可以防止自身的精神和心理受到影响,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并发症。早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能够防止病情加重。平时家人要多跟老年患者心理沟通和交流,还要多关心老年患者能够是自身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平时要保持清淡和营养饮食。
考虑为轻度精神病!精神症是一种极其难缠的疾病,许多患者几年时间都无法治愈,反复的复发。我们只有了解精神症症危害,认真对待,才能有效减少精神症的发病,而且对其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患者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精神症带来的危害。精神症不但会使患者身体受到严重危害,另外对于患者来说最严重的伤害还是心理上的伤害。建议对于精神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同时加以心理治疗,争取早日消除疾病烦恼。
老年痴呆只是一种缓慢的经济衰退而精神病的话十有八九没这个过程。而且老年痴呆多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声音一般不高,健忘等。而你说的下半年已经开始说疯话产生幻觉这个和老年痴呆关系不大,我建议最好还是带去精神科看一看方才能确认。老年痴呆症患者在救治期间,患者的饮食状况和护理也是很重要的,患者一定要留意歇息,可以适当活动,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