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大多会有明显的运动扭伤史,好发于剧烈的体育活动中,如足球、篮球等,临床称之为半月板的急性撕裂,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活动障碍,尤以上下楼、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关节不能伸直,屈伸时可闻及弹响。
但是,半月板损伤并不都由运动和外伤引起,年龄老化和反复磨损的原因亦可致,临床称之为半月板的慢性退行性撕裂,同样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屈伸受限,上下楼梯时疼痛,也会出现病人的“交锁”现象和关节弹响。
导致慢性损伤的病因是:普通人虽然不是运动员,但也总会有运动,即使不总运动,也要每天走路和上下楼梯,这样长期的磨损挤压以及伴随年龄增长所致的关节退行性改变,同样会导致关节内的半月板纤维软骨断裂,当断裂层延伸至关节面时就形成了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是位于大腿和小腿关节面之间的“软垫”,由纤维软骨构成,致密的胶原纤维编织而成,分内外两侧,内侧呈C形,外侧呈O形,具有稳定关节、吸收震荡、分散调整关节所受压力的作用。此外,它还有一种类似汽车雨刷器样的功能,在关节活动时,通过自身微动,把关节润滑液均匀涂抹在软骨面上营养软骨。
半月板在膝关节完全伸直时,限制保护关节过伸,而当膝关节完全屈曲时,又会限制关节过屈。当人体跳跃落地时,半月板就吸收震荡并分散负荷,所以,膝盖承受了体重作用力却不易受伤,都是因为半月板的缓冲器功劳。根据生物力学研究,人体正常半月板在静态下传导50%的力量,当膝盖伸直时(下楼下山走平路)对力量的吸收力是80%,当膝盖极度屈曲时(深蹲)对力量的吸收力是100%。
因此,即使没有剧烈体育运动和关节扭伤,伴随日常生活中的走路、上下坡、上下楼梯或每一次从座位站立时,半月板都在发挥着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如果上述动作每日重复过多或过度,或本人体重过大,都可引起半月板不正常的磨损,长此以往,这样的磨损和挤压超出人体生理机能承受时,就会导致半月板的慢性撕裂。
半月板损伤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考虑针灸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针灸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从而帮助减轻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同时,针灸不会加重半月板的损伤,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辅助疗法。但前提是针灸治疗必须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才能确保安全,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针灸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优势 1、促进血液循环 半月板损伤后,局部的血液供应较差,导致修复过程缓慢。针灸通过特定穴位的刺激,可以帮助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周围的供血,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让受损组织更好地恢复。 2、缓解疼痛和肿胀 针灸有镇痛的作用,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来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循环后,淋巴回流加快,肿胀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调节关节功能 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和穴位,针灸有助于调节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增强关节稳定性,减轻患者的活动不适感。 不适宜针灸的情况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针灸并非适用于所有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如果处于以下几种情况,针灸治疗应当避免: 1、急性损伤期 半月板损伤的急性期通常伴随明显的炎症反应,比如剧烈疼痛、红肿等。此时进行针灸可能会刺激炎症加重,适得其反。 2、合并感染的情况 如果膝关节存在感染或破损,针灸治疗有可能加重感染的扩散风险,这类患者必须先进行针对感染的正规治疗。 半月板损伤恢复期间的日常护理 除了针灸辅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和康复方法: 1、适当休息:尽量减少对膝关节的负重,避免剧烈运动或反复屈伸,给关节充分的休息时间。 2、物理治疗: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热敷或冷敷,缓解局部的不适感。 3、适度康复锻炼:等症状缓解后,可逐步进行膝关节稳定性的锻炼,比如抬腿练习、股四头肌训练等,增强膝关节的支撑力,防止再度受伤。 总体来看,针灸在半月板损伤的康复中有一定的辅助效果,特别适合慢性期患者。但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需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并坚持科学护理,促进膝关节的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