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塞氏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16-03-29 14:32:0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医学临床上,白塞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全身慢性疾病,该病主要的症状就是反复发作性的口疮,同时皮肤、眼睛等身体多个部位与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白塞氏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一)口腔损害主要是疼痛性溃疡,占99%~100%,是本病发生最早,发生率最高和反复时间最长的一种损害。常见于舌尖及其侧缘,下或上唇内侧和下或上齿龈以及颊粘膜,而上腭极少发生。单发或连续不断地出现,一般为3~5个。开始为可以感觉到的小“结节”,迅即发展成溃疡。米粒至绿豆大小不等,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但不整齐,深浅不一,底部或有淡黄色覆盖物,周围或可见红晕单个损害约于2周左右愈合。早期约一个月发作一次,病期长者发作间隔时间缩短,呈此起彼伏而连续不断地发作,少长期缓解病例。咽喉发病时,溃疡数目少但较深而大,症状重,愈合慢。

(二)各型皮肤损害皮肤损害是多形态的,总的发生率在97.4%,发生较早,24.5%病例以初发症状出现。

(三)生殖器损害主要是溃疡,占64~88%。发病一般较口疮为晚。除见于龟头、阴道、大或小阴唇及尿道口疮大而深,数目少,疼痛剧,愈合慢,反复发作次数少,每次发作间隔时间长,有时间隔几年发作一次,愈后可遗留萎缩性疤痕。偶有阴囊静脉坏死破裂和阴道内溃疡大出血

(四)眼损害发病常较晚,发生率一般在43.0%~75.6%。白塞氏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多先发生于一侧后累及对侧。眼球前后段组织均可最先发病,而一般是后段在先,即使是前段发病在先,但终将累及后段组织。早期损害表现比较单一,如角膜炎或角膜溃疡,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脉络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乳头炎和视网膜动、静脉炎,球后视神经炎和眼底渗出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虽比较特征,但并不多见。早期渗出性病变可能吸收消失,而反复发作后则成为更复杂的组织病变,严重者则成眼球痨(phtnisisbulbi)或因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及继发性青光眼而影响视力,或因葡萄膜炎而致失明,在日本因葡萄膜炎而失明者约20%~30%。

(五)关节损害约占60%。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单发或我发,对称或不对称,通常是四肢大关节,两膝关节尤多,约占83%。常见表现是疼痛,红肿者极少。寒冷引起疼痛加重,但一般可以耐受。尽管长期反复发作,但能自行缓解,进行骨、关节x线摄片,一般无明显异常,即有破坏亦较轻微。白塞氏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滑膜活检亦只见其浅层有轻度病变。特别的是少数病例一或两侧指、肘和膝等关节单发或多发性显著肿胀,活动受限但不发红。抽出液培养阴性,白细胞计数升高。一般抗炎药物难以奏效,偶有自行缓解者。个别有跟骨和蹠趾关节破坏、指骨囊性改变和强直性脊柱炎病例。

通过上述的介绍,大家应当都很清楚了白塞氏病的危害。为了尽可能的减轻白塞氏病给自身带来的危害,大家就一定要积极的以该病进行预防。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白塞氏是由口腔溃疡恶化发展成的一种可损伤四肢、眼睛、生殖器的疾病,又称为口-眼-生殖器综合症。一旦患病将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下面...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白塞氏病属于哪种类型

    白塞氏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型。其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治疗以控制症状、预防复发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 1、遗传因素 白塞氏病与遗传有一定关联,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如HLA-B51)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家族中有白塞氏病病史的人群需警惕,建议定期体检,关注口腔溃疡、皮肤病变等症状。 2、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感染源(如病毒、细菌)可能诱发白塞氏病。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或频繁感染的人群更易发病。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增强免疫力。 3、免疫系统异常 白塞氏病的核心机制是免疫系统失调,导致血管炎症。患者体内免疫细胞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治疗上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 4、症状与治疗 白塞氏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炎症和皮肤病变。治疗方案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制定: -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急性期控制炎症;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用于长期管理;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用于难治性病例。 - 局部治疗:口腔溃疡可使用含激素的漱口水或凝胶;皮肤病变可外用抗炎药膏。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辛辣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白塞氏病虽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白塞氏病又叫什么病

    白塞氏病又称为贝赫切特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炎症和皮肤病变。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1、遗传因素 白塞氏病可能与遗传有关,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研究发现,HLA-B51基因与白塞氏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如果家族中有白塞氏病患者,其他成员患病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加。 2、免疫系统异常 白塞氏病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血管炎症。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可能与感染、压力或其他触发因素有关。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某些化学物质可能诱发白塞氏病。例如,链球菌感染被认为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有关。长期暴露于某些环境毒素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生理因素 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白塞氏病的发病。例如,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中症状可能加重,提示激素波动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5、外伤 皮肤或黏膜的外伤可能诱发白塞氏病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同形反应”。例如,口腔或生殖器区域的轻微损伤可能导致溃疡的形成。 6、病理因素 白塞氏病可能与其他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存,提示其病理机制可能与全身性炎症反应有关。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用于控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缓解急性炎症。 - 生物制剂:如抗TNF-α药物,用于难治性病例。 2、局部护理 - 口腔溃疡:使用含漱液或局部涂抹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疼痛。 - 皮肤病变: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使用温和的护肤品。 3、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避免辛辣、酸性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 - 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避免过度劳累。 白塞氏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应定期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控制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