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发布时间: 2016-03-18 18:26:5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慢阻肺这种慢性疾病一旦发作出现的危险性也是很大的,因此要及时的发现情况积极地治疗,尤其是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要选好治疗方法,阻止症状发展和疾病反复加重,具体请看下面的介绍。

(1)停止吸烟:为重要治疗措施。

(2)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3)抗菌药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多与感染有关,包括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物为主要措施。但对于稳定期患者,无需应用抗菌药物。

(4)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目的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支气管舒张,缓解气流阻塞症状。该治疗虽然并不能使所有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然而患者症状可能有一定缓解。常用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以及茶碱类药物等,给药途径有多种,包括定量吸入器与经贮纳器吸入、干粉定量吸入、口服和水溶液的雾化吸入等。

(5)糖皮质激素治疗。

(6)祛痰药。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7)呼吸兴奋剂。

(8)氧疗。

(9)康复治疗。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法,在急性发作期应该积极地治疗和护理,保持最适当的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才能让患者的慢阻肺得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相关推荐
哮喘是支气管部位中很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非常顽固难治,过去大家都认为避免接触诱因是治疗哮喘的方法之一,而随着现在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慢阻肺会引起心跳加快吗

    慢阻肺可能引起心跳加快,通常与缺氧、肺功能下降、炎症反应、心脏负荷增加以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过氧疗、药物治疗、肺康复训练、心理干预以及定期监测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1、缺氧:慢阻肺患者由于气道阻塞和肺功能下降,容易导致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缺氧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心跳加快。氧疗是改善缺氧的有效方法,通过低流量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心脏负担。 2、肺功能下降: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逐渐减退,导致气体交换效率降低。肺功能下降会使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以维持氧气供应,从而引起心跳加快。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肌锻炼和有氧运动,能够改善肺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3、炎症反应:慢阻肺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跳加快。使用抗炎药物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200μg/次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 4、心脏负荷增加:慢阻肺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和肺功能下降,心脏需要承担更大的负荷以维持血液循环。心脏负荷增加可能导致心跳加快。使用利尿剂呋塞米片,20mg/次可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跳加快的症状。 5、药物副作用:部分治疗慢阻肺的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次可能引起心跳加快的副作用。在使用药物时需注意剂量和频率,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慢阻肺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坚果,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和游泳,能够增强心肺功能。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 慢阻肺是如何形成的

    慢阻肺的形成主要与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其他疾病的综合作用有关。它是一种以气道持续性炎症和损害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空气污染、长期职业暴露和自身免疫问题都是重要诱因。明确原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这需要了解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在慢阻肺的发生中扮演了一定角色,尤其是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这一遗传性疾病会显著增加风险。这种蛋白质对肺组织的保护非常重要,若其缺乏,肺泡容易受到酶促破坏而导致损伤。家族中有慢阻肺史的人需特别警惕,定期筛查相关基因指标,并在医生指导下做好日常护理。 2、环境因素的危害 外部环境是慢阻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其中包括长期吸烟,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入“二手烟”、“三手烟”,都会引起呼吸道慢性炎症。除此之外,长期接触空气污染、工业粉尘以及有毒化学气体如煤烟、二氧化硫等,也会损害气道及肺组织。减少暴露是关键,建议采取戒烟、使用室内空气净化设备以及佩戴防尘口罩等措施。 3、生理与炎症的作用 身体内部的慢性疾病与免疫功能异常也可能成为慢阻肺的诱因。老龄化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进一步削弱肺的自我修复能力,引发病变。平时注意增强免疫力,例如通过适度运动、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4、其他相关疾病的影响 疾病的叠加效应不容忽视,例如哮喘、支气管炎等长期未控制的呼吸道疾病,会逐步损害肺功能,最终发展为慢阻肺。这些问题需要在早期积极诊断和治疗,使用药物如吸入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进行控制,同时避免反复发作。 慢阻肺虽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避免危险因素、及早筛查和规范化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它的发生风险并减轻症状。若存在长期咳嗽、咳痰或是活动后气短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慢阻肺的的效果大揭秘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可通过减少气道炎症、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等方式治疗慢阻肺。慢阻肺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职业暴露等原因引起。 1、减少炎症: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含有糖皮质激素成分,能够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减轻气道肿胀和黏液分泌,从而缓解慢阻肺患者的症状。长期使用可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 2、缓解呼吸困难:该药物中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够扩张支气管,改善气流受限,帮助患者更轻松地呼吸。这种作用通常在吸入后几分钟内起效,持续时间可达12小时以上。 3、改善肺功能: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中的抗胆碱能药物能够进一步减少支气管收缩,提高肺部的通气功能。长期使用可帮助患者维持较好的肺功能状态,延缓疾病进展。 4、降低急性加重风险:慢阻肺患者常因感染或环境刺激导致病情急性加重,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通过多靶点作用,显著降低急性加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减少住院需求。 5、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综合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和延缓疾病进展,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能够显著提高慢阻肺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慢阻肺患者在使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的同时,应注意戒烟、避免空气污染、保持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并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 慢阻肺怎么治疗最彻底最好

    慢阻肺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核心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控制、氧疗、肺康复训练及生活方式调整。 1. 药物治疗是慢阻肺管理的基础。支气管扩张剂能缓解气道痉挛,常用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祛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可改善排痰。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吸入装置,定期评估疗效。 2. 长期氧疗适用于血氧饱和度低于88%的患者。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能改善缺氧,延长生存期。家用制氧机需保持流量1-2L/分钟,配合血氧仪监测。严重呼吸衰竭需考虑无创通气治疗。 3. 肺康复计划包含呼吸训练、运动疗法及营养指导。腹式呼吸训练每天3次,每次10分钟;步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蛋白质摄入量需达1.2-1.5g/kg体重。康复治疗需持续6周以上见效。 4. 戒烟是阻止病情恶化的关键措施。避免油烟、粉尘等刺激物,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急性加重期出现黄脓痰、发热需立即就医,可能需抗生素治疗。 慢阻肺治疗需终身坚持综合管理方案。早期干预可使80%患者保持稳定状态,定期肺功能检查每6-12个月一次。患者应建立症状日记,记录用药情况和活动耐力变化,与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慢阻肺怎么治疗最彻底最好

    慢阻肺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最佳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 1. 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是核心用药,常用三类: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能快速缓解气喘;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可减少黏液分泌;茶碱类药物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需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用。祛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痰液黏稠度。 2. 氧疗与通气支持 长期家庭氧疗适用于血氧分压≤55mmHg的患者,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能改善生存率。无创通气治疗对合并二氧化碳潴留者效果显著,可选用BiPAP呼吸机。严重呼吸衰竭需考虑有创机械通气,但需评估患者整体状况。 3. 肺康复计划 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天练习30分钟能增强膈肌力量。耐力训练推荐快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45分钟。力量训练应重点锻炼上肢和核心肌群,使用弹力带或小哑铃进行抗阻练习。 4. 生活方式管理 严格戒烟是首要措施,包括避免二手烟暴露。饮食应保证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的均衡营养,每日饮水1500-2000ml。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湿度控制在40%-60%。 慢阻肺需要终身管理和综合干预,定期肺功能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急性加重期应及时就医,稳定期坚持用药和康复训练。建立医患合作的治疗计划,根据疾病严重程度个性化调整方案,才能实现最佳疾病控制效果。

  • 慢阻肺怎么治疗才能彻底治好

    慢阻肺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 1. 药物治疗是慢阻肺管理的核心。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福莫特罗、茚达特罗能缓解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可减轻炎症反应;祛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有助于排痰。急性加重期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 长期氧疗适用于血氧饱和度低于88%的患者。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能改善缺氧状况,建议使用制氧机保持氧流量1-2升/分钟。夜间使用无创呼吸机可改善睡眠呼吸障碍。 3. 肺康复训练包含呼吸操、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每天3次,每次10分钟;步行、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上肢力量训练使用1-2公斤哑铃。这些锻炼能增强呼吸肌功能。 4. 生活方式调整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厨房安装抽油烟机。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鸡蛋、西兰花,少食多餐避免腹胀。保持室内湿度40%-60%,冬季注意保暖。 慢阻肺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疫苗接种包括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病情稳定时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急性症状加重如痰量增多、呼吸困难加剧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可使多数患者维持较好生活质量。

  • 慢阻肺怎么治疗最彻底最好

    慢阻肺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进展。最佳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干预、氧疗、肺康复训练及生活方式调整。 1. 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是核心用药,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福莫特罗可快速缓解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适用于急性加重期,需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能改善黏液分泌过多。 2. 氧疗支持 长期家庭氧疗适用于血氧饱和度低于88%的患者,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可降低肺动脉高压。便携式制氧机方便外出使用,夜间使用双水平呼吸机(BiPAP)能改善睡眠呼吸暂停。 3. 肺功能训练 腹式呼吸法每天练习3次,每次10分钟可增强膈肌力量。缩唇呼吸训练能延长呼气时间,减少肺内气体残留。每周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需配合血氧监测。 4. 环境管理 安装空气净化器保持PM2.5低于35μg/m³,冬季佩戴口罩预防冷空气刺激。厨房必须使用抽油烟机,避免接触生物燃料烟雾。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每年1次。 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之间,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每日摄入。戒烟后肺功能年下降率可从80ml减缓至30ml。急性加重期出现黄脓痰或发热,需24小时内就医。 慢阻肺治疗需终身坚持综合管理,早期干预可使10年生存率提升至55%。定期肺功能检查每6个月1次,使用峰流速仪每日监测。避免过度依赖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每日使用超过4喷可能提示病情恶化。

  • 金奥力牌硒含片对慢阻肺有用吗

    金奥力牌硒含片对慢阻肺的辅助作用有限,不能替代正规治疗。硒元素可能通过抗氧化减轻炎症,但需结合药物、氧疗和呼吸训练等综合管理。 1. 硒与慢阻肺的潜在关联 硒作为必需微量元素,参与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合成,帮助清除氧自由基。慢阻肺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反应,硒的补充可能缓解气道炎症。但临床研究显示,单纯补硒无法逆转肺功能损伤,血硒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存争议。 2. 慢阻肺的标准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首选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噻托溴铵等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配合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急性加重期需抗生素控制感染。中重度患者需长期低流量氧疗,每日使用时间超过15小时可改善预后。肺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每周3次以上能提升运动耐力。 3. 营养补充的注意事项 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胸肉有助于维持呼吸肌功能,每日摄入量需达1.2-1.5g/kg体重。维生素D缺乏者应补充800IU/日,与硒协同调节免疫。硒的每日安全摄入上限为400μg,过量可能引发指甲变形。金奥力牌硒含片每片含硒50μg,需严格按说明书服用,避免与抗凝药物同用。 慢阻肺患者应在呼吸科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硒制剂可作为营养支持的组成部分,但必须配合戒烟、疫苗接种等基础措施。定期肺功能检测比微量元素补充更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 慢阻肺怎么治疗才能彻底治好

    慢阻肺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 1. 药物治疗是慢阻肺管理的核心手段。支气管扩张剂能缓解气道痉挛,常用药物包括噻托溴铵、福莫特罗、茚达特罗。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祛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可改善排痰困难。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2. 氧疗对中重度患者尤为重要。长期家庭氧疗每天需持续15小时以上,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便携式制氧机方便外出使用,血氧监测仪可实时观察氧合状况。夜间氧疗能改善睡眠质量,预防肺动脉高压。 3. 肺康复训练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腹式呼吸训练每天3次,每次10分钟。缩唇呼吸法可减少呼吸频率。上肢抗阻运动如举哑铃增强呼吸肌力,平地步行是最安全的耐力训练。康复计划需由专业医师制定。 4. 生活方式调整直接影响疾病预后。严格戒烟是首要措施,避免接触二手烟。厨房安装强力抽油烟机,雾霾天佩戴N95口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补充营养,少食多餐减轻膈肌压迫。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慢阻肺治疗需要长期综合管理,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急性加重时及时就医,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保持适度运动量,监测体重变化。通过系统治疗,多数患者可维持较好的肺功能状态,显著降低急性发作风险。

  • 成都治疗慢阻肺最好的医院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选择具备呼吸专科优势的三甲医院治疗,成都地区推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这些医院拥有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多学科协作团队及规范化诊疗方案。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配备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无创通气技术等核心项目。针对中重度患者可开展肺康复计划,包括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指导及营养干预。 2. 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管理方面经验丰富,提供雾化吸入治疗(如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抗生素阶梯疗法(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以及氧疗长期管理方案。 3.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设有慢阻肺专病门诊,开展肺减容手术、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EBV)等介入治疗,同时提供戒烟门诊服务和家庭氧疗设备指导。 日常管理需结合医院治疗与居家护理。稳定期患者应坚持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噻托溴铵、福莫特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饮食建议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如鸡胸肉、西兰花、燕麦,避免产气食物。肺功能锻炼可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法,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 慢阻肺需长期规范管理,急性加重时务必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肺功能下降,选择专科实力强的医院能获得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应定期复查肺功能,避免接触粉尘烟雾等危险因素,保持适度运动以提升生活质量。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