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诊断呢

发布时间: 2016-03-11 15:43:2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儿童当中有一种常见的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那么我们应该及早发现该疾病的症状及时的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诊断呢专家称,正是我们很难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确诊才很有可能延误了孩子们的治疗最佳时期。因此本文中专家就详细为我们介绍一下。

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小儿多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ITP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时期多见,春季发病数较高。此病在小儿急性型中约80~90%于6个月恢复,10~25%转为慢性。慢性病例多见于学龄儿童,病程在6个月以上,约有1/3 ̄1/2于5年内恢复。急性病例中个别可能发生严重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

症状体症

1.病前1~6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等。2.突然起病,出血严重,以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为主,常见为皮肤、口腔粘膜、牙龈及眼结膜,鼻腔及外伤部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诊断呢胃肠道、泌尿道出血少见,偶见颅内出血3.皮肤见针点样出血点、瘀点,少数病例轻度肝脾肿大

诊断依据

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脾脏不增大或轻度增大。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以下5点中应具其中两点:(1)强的松治疗有效;(2)切脾治疗有效;(3)PAIg增多;(4)PAC3增多;(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诊断呢

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上文中的内容就是专家向我们介绍的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诊断的方法,还请广大的孩子家长都能够重视并很好地了解。我们应该及早发现该疾病的症状及时的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精彩问答

  • 吃中药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吗

    吃中药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但并非所有中药都会产生这种副作用。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药物成分、个体差异或用药不当有关。若出现血小板减少,需及时就医并调整用药方案。 1、药物成分影响 部分中药含有可能影响血小板生成的成分。例如,雷公藤、大黄、丹参等中药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这些成分可能通过干扰血小板的生成或加速其破坏,从而引发问题。 2、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体质和代谢能力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存在差异。某些人可能对特定中药成分敏感,即使正常剂量也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例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因药物代谢障碍而出现副作用。 3、用药不当 长期或过量服用中药可能增加血小板减少的风险。例如,未经专业医生指导自行搭配中药,或超剂量服用,可能导致药物毒性累积,影响血小板生成。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时,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增加副作用风险。 4、处理方法 若怀疑中药导致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评估血小板数量。治疗方面,轻度血小板减少可通过调整用药或补充营养改善,如增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中度或重度减少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艾曲波帕)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可考虑中药替代方案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吃中药需谨慎,尤其是长期服用或联合用药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中药处方,并定期监测血常规,可有效降低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是关键。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