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克罗恩病的预后一直不好,其主要的原因不仅仅是不同治疗的相互配合,更重要的还是患者的坚持。克罗恩病的特点是容易复发,即使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按要求服药,也无法避免复发,因此在通过药物诱导缓解或通过手术缓解症状后,仍需要坚持服药维持缓解,并按医生要求定时复查。有研究表明,手术后患者如不进行维持治疗,3年的复发率高达80~100%。下面还是让小编我来解释其他一种治疗方法吧!
营养支持治疗
作为克罗恩病整体治疗中的一部分,其作用无可替代。营养支持不但能够治疗和预防克罗恩病所造成的营养不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还能诱导和维持疾病缓解。营养支持诱导缓解的效果虽不如糖皮质激素,但能在诱导缓解的同时改善营养状况,这是其他任何药物都不具备的优点。对于青少年患者而言,肠内营养可以单独应用缓解本病,由于儿童克罗恩病患者常合并生长发育迟缓,营养治疗,特别是肠内营养,可作为缓解本病的首选治疗,对于儿童及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应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手术病人在手术前后进行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联合使用,在改善营养状况的同时,还能诱导病情缓解。药物和营养的作用互相叠加,将更有助于提高克罗恩病的治疗效果。
营养支持不但能够诱导缓解,而且能够维持缓解。肠内营养诱导缓解后的维持时间甚至长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缓解时间,口服添加肠内营养也有助于维持缓解。在营养方式的选择方面,首选肠内营养。静脉营养的治疗效果并不优于肠内营养,仅适用于那些有肠内营养禁忌证的病人。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加重临床症状和器官负担,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
以上两篇是主要的克罗恩病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一些正处在这个病症困扰的或是刚患上这种病的患者有一点的帮助!
大肠克罗恩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疲劳。这些症状可能与肠道炎症、营养吸收不良或免疫系统异常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 1、腹痛 腹痛是大肠克罗恩病的典型症状之一,通常由肠道炎症引起。炎症会导致肠道壁增厚、溃疡形成,进而引发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右下腹,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区域。 - 药物治疗:抗炎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5-ASA)可缓解炎症;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可调节免疫反应;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可靶向抑制炎症因子。 - 饮食调整:避免高纤维、辛辣或油腻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饭、香蕉和煮熟的蔬菜。 - 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 2、腹泻 腹泻是大肠克罗恩病的常见表现,可能与肠道炎症导致的水分吸收减少或肠道蠕动加快有关。严重时可能伴有黏液或血便。 - 药物治疗: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可缓解症状;抗生素如甲硝唑可用于治疗继发感染;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 饮食调整:增加水分摄入,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选择富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椰子水。 - 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风险,保持肠道健康。 3、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通常与营养吸收不良、食欲减退或慢性炎症消耗有关。长期炎症可能导致肠道功能受损,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 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B12、铁剂和钙剂可改善营养状况;肠内营养支持如特殊配方奶粉可提供全面营养。 - 饮食调整:增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类和豆类;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 - 生活方式:定期监测体重,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4、疲劳 疲劳可能与慢性炎症、贫血或睡眠质量差有关。炎症因子持续释放可能导致身体能量消耗增加。 - 药物治疗:铁剂和维生素D补充可改善贫血和骨骼健康;抗炎药物可减轻炎症负担。 -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瘦肉、菠菜和柑橘类水果;避免咖啡因和酒精。 - 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或深呼吸练习。 大肠克罗恩病的症状复杂多样,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