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指一支或多支近端支气管和中等大小支气管管壁组织破坏造成不可逆转扩张,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危害,那么得了支气管扩张的危害有哪些,我们来了解一下。
1、心包炎:心包炎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如它们发生炎症改变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心包炎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
2、脓胸:胸膜腔受化脓性病原体感染,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称为脓胸。脓胸病程在4-6周以内为急性脓胸,早期以大量渗液为主,称为渗出期。在此期排除渗液,控制感染,脓胸可获得治愈,肺可获良好复张。若渗出液未能清除,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形成纤维素膜进入到纤维化脓期,继而纤维素膜机化形成纤维板并钙化,则进入脓胸机化期,即为慢性脓胸。
3、胸膜炎:胸膜炎的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作为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并发症,胸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至呼吸困难,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继发感染时,可有恶寒、发热
4、心脏衰竭:心脏衰竭是指心肌受到严重的伤害,令心脏无法正常地泵出足够的血液来供应身体各个器官活动及代谢的需求,心脏因此渐渐变得肥大,失去心脏功能。疲倦、呼吸窘迫、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急性肺水。
5、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6、休克或窒息:短期内大咯血患者,可合并失血性休克或发生窒息
7、肺脓肿:支气管扩张一方面由于原有的结构受损,存在持续性感染,在此基础上局部感染加重难以控制时,易导致肺组织坏死,形成脓肿;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下呼吸道永久性的病理改变,不断出现呼吸道症状,易发生上呼吸道定植菌(尤其是厌氧菌)吸入,导致肺脓肿。
8、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因反复气道化脓性感染,晚期常因其本身和远端的结构广泛破坏,导致有效肺泡通气功能下降,出现低氧和(或)高二氧化碳血症,发展为呼吸衰竭;继之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张,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支气管扩张患者需要注意控制感染、改善排痰、避免刺激和定期复查,以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主要措施包括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定期就医检查。 1、控制感染 感染是支气管扩张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患者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在流感季节或空气质量较差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减少感染风险: -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增强免疫力。 - 避免接触感冒或流感患者,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 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改善排痰 支气管扩张患者常伴有痰液增多和排痰困难,需采取措施促进痰液排出,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 每天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练习,帮助痰液排出。 - 使用雾化吸入疗法,如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稀释痰液。 - 定期进行体位引流,利用重力帮助痰液排出。 3、避免刺激 刺激性物质会加重支气管扩张症状,患者需尽量避免接触。 -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草烟雾会加重气道炎症。 - 避免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有害物质,必要时佩戴口罩。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使用空气净化器或定期开窗通风。 4、定期复查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就医,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评估肺部功能。 - 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CT,观察病情进展。 - 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或治疗方案。 支气管扩张患者需通过控制感染、改善排痰、避免刺激和定期复查来延缓病情进展。预防感染是减少急性加重的关键,而改善排痰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风险。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可以减轻症状,定期复查则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延缓疾病进展。
40岁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生存期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积极治疗和良好管理可显著延长寿命。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结构异常扩张,导致反复感染和呼吸困难。 1、病情严重程度 支气管扩张的生存期与病情轻重直接相关。轻度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管理,可能接近正常寿命;中度患者需长期用药和定期复查,生存期可能缩短;重度患者因频繁感染和呼吸衰竭,生存期可能显著减少。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 2、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是基础,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和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物理治疗如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有助于排痰。对于严重病例,手术切除病变肺段或肺移植可能是最后选择。 3、生活习惯 戒烟是首要任务,吸烟会加重病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粉尘和刺激性气体。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增强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鸡蛋、新鲜蔬果,增强免疫力。 4、心理调适 慢性疾病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心理支持不可忽视。患者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40岁支气管扩张患者通过科学治疗和良好管理,完全有可能延长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关键在于早期干预、规范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坚持。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避免感染是长期管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