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发现脸中风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 2016-01-26 14:40:4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脸中风的危害跟身体其它位置中风带来的危害一样大,脸中风的后遗症主要是集中在脸部,出现面瘫等等,让人的脸部变得畸形、扭曲,影响到个人的形象。发现脸中风怎么治疗那么,发现脸中风怎么治疗?下面飞华健康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不可过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明显后留针。均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电针

(一)取穴

主穴:牵正、地仓、水沟、阳白、鱼腰、翳风、下关。

配穴:合谷、行间、外关、后溪。

牵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处。

(二)治法

每次选2~3个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为后遗症,则宜取3~4穴。针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数次。发现脸中风怎么治疗针刺方法如下: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增大,宜针阳白向下透鱼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歪斜,针地仓透颊车;太阳穴深刺。症候明显部位,接负极;正极可接于太阳穴,如为面肌麻痹后遗症可接双下关穴。采用慢波,电流强度以面部轻度抽动为宜。电针治疗,据观察在发病后15天应用效果较好。如早期用电针,通电时间须控制在5~10分钟左右,病程超过半月者,通电时间可延长至15分钟。亦可在得病后先针刺5~7次,再加用电针,以利恢复。电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阳白、四白、牵正、地仓;2、下关、翳风;3、阿是穴。

配穴:颊车、太阳、大椎、大迎、瞳子?。

阿是穴位置:共九个刺激点。第1点在患侧内颊膜部咬合线上,相当于第二臼齿相对区,在此点前后0.5厘米处各为1刺激点,然后在咬合线上下约0.5厘米的平行线上各选和前3点相对应的刺激点6个。发现脸中风怎么治疗

(二)治法

贴敷药物:分2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克,白花蛇1克,蜈蚣1条。共研细末。2、川芎、当归各500克,黄连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炼至滴水成珠,加黄丹360克,搅匀,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搅匀,分摊于纸上配,每帖膏重2克。

针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地仓、颊车、太阳。

配穴:睛明、承浆、听会、大迎、丝竹空。发现脸中风怎么治疗

阿是穴位置:颧?穴下后方1寸许。

辅助治疗:1.自我按摩,2.表情肌康复训练

脸部上一旦患上中风要积极的去检查治疗,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眼斜嘴歪的发生,这样在康复的时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希望以上讲解的方法给您们带来帮助能早日康复!

推荐专家 资深医生在线免费分析病情
疾病常识 诊断治疗 护理保健 就诊指南
中分多半都发生于中老年身上,而且以老年人最为常见,那么中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了解,了解治疗中风最好的方法很重要,所以... [查看更多]
治疗中风大概要多少钱呢,现在患上中风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中风的治疗费用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合适,就可能导致中风久... [查看更多]
中风水肿的护理应注意哪些呢?中风病人在得病后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等病症,中风患者在患病后发病突然,中风患者在患病后倘若没有得到及早的治疗,病情加... [查看更多]
中风会让人生活不能自理,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讲,中风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加强日常的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你知道中风有哪些症状呢,对于中风的饮食禁忌有... [查看更多]

精彩问答

  • 舌头歪身子动不了是中风吗

    舌头歪并且身子动不了多半是因为中风导致的。中风的主要表现就是突然昏厥、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腮不语、口舌歪斜等这些症状。一般中风发病是比较突然的,但其实也算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很多病因长时间蛰伏而导致的。中风常见的病因就是饮食不节制、过度劳累、血液淤滞、气候变化等这些。中风一般对患者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发现之后是需要及时的治疗,中风也会出现一些先兆征象,比如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嗜睡、性格反常等这些现象的时候,就应该要引起注意了。

  • 老人中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老人中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在发病的前三天应注意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家属应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双下肢,避免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2.饮食方面应给患者适量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护理人员或家属也应注意尽量避免患者出现呛咳,同时要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避免诱发肺部感染。3.大部分中风患者可能会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家属应多宽慰患者多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有利于疾病恢复。

  • 舌头有点麻是不是中风吗

    舌头有点麻可能是中风听致,中风常见的症状除了舌头麻木以外,尚可能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麻木、乏力、失语、吞咽困难等,但舌头麻木并非完全由中风引起。引起舌头麻木的常见原因还包括如下:1.因食用了菠萝、桃子等导致过敏,引发舌头麻木、腹泻、腹痛等症状。2.食用花椒后引起舌头受刺激而感到麻木。3.当体内有瘀血或气血不畅时,舌头可能会有麻木、发紫的情况。4.当患者体热毒太盛,可能引起舌绛紫而深、干枯、少津液、舌头麻木等症状。

  • 老年人中风由什么病引起的

    老年人中风是临床当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具有高死亡率、高致病率的特点。病因有很多,临床上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和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心脏瓣膜病、心律不齐的患者;还包括运动量减少,有家族的脑卒中病史的病人,过度肥胖的病人。这些疾病都会引起血管内膜受到损害,损害后形成动脉硬化,可以使血管壁闭塞或是血管的栓子脱落掉落到脑内。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是因为高血压,还包括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在血压增高的时候血管会破裂引起出血。

  • 老人中风突然晕倒怎么办

    老人中风突然晕倒首先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看看患者能不能喊醒。如果是喊不醒,出现了昏迷,说明患者是比较严重的中风,脑梗死的面积大或者是脑出血的量比较大,需要立刻送到医院救治。因为针对急性脑中风的一些治疗手段是有时间窗的,如果是耽误了时间,就不能采用这些挽救生命的治疗方法了。时间就是生命,要注意患者晕倒时有没有哪些部位摔伤,要警惕发生了骨折的风险。还要注意清理患者的口腔分泌物,避免堵塞呼吸道导致了窒息。

  • 老年人中风后要怎么护理

    老年人中风后家属要定期按摩关节和肌肉,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由于长期卧床,呼吸和血液循环功会受到限制,容易出现褥疮,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所以要保持居室的清洁和空气的流通,保持口腔卫生,被褥应平整干燥,每两小时翻一次身,每日用温水擦洗身体。

  • 老人突然中风了怎么急救

    老人突然中风了应采取下方式进行急救:时间就是大脑,当怀疑有中风的时候应立即呼叫120,把患者转移到具有卒中中心的医院,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评估、查头CT和抽血,有适应证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溶栓治疗,患者家属需要签知情同意书。溶栓治疗24小时之后需要进行积极的二级预防,主要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和抗动脉硬化的药物,同时可以给予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药物,积极的治疗基础疾病,调整血压、血脂、血糖,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吸氧并加强陪护。

  • 老人中风后视物模糊怎么办

    老人中风后视物模糊主要是使用改善大脑供血、促进大脑神经功能恢复的方法进行治疗。脑中风以后出现视物模糊,是因为脑细胞缺血导致功能丧失。而导致人的视觉中枢功能障碍,以及视网膜缺血,影响了视力导致的。所以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改善大脑供血、促进大脑以及视网膜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如,可以使用扩张脑血管的药物,活血化瘀、疏通血管的药物等进行治疗。脑中风以后,康复治疗有很大的必要,所以要到专业的康复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 老人生活中如何预防中风

    老人在生活中如何预防中风,首先要预防原发病,积极地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低盐饮食,少吃高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尽量戒烟戒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要养成规律的作息,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身体的抵抗能力,能有效地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部分老人在中风前,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摔倒、头晕、肢体麻木、眼前发黑、哈欠不断、口吃、吐词不清、肢体障碍、无力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中风的现象出现。

  • 老人中风后总是肢体麻木正常吗

    老人中风后总是肢体麻木是不正常的,通常老人中风后总是肢体麻木,是由于大脑中枢神经细胞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细胞受损引起感觉系统障碍所致。如患者会表现为手足麻木、蚂蚁在身上爬行一样的感觉、火烧一样的感觉。同时,还有感觉过敏,如轻的刺激引起非常剧烈的疼痛,还有感觉倒错,如冷的刺激产生热的感觉,非疼痛刺激产生疼痛的感觉等。因此,要积极治疗引起中风的原发疾病,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尽早建立侧支循环,同时还要加强康复锻炼,才能改善肢体麻木的症状。

×

特约医生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