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家介绍说,对于脉管炎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有很多种,对于不同程度的脉管炎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其中中医治疗脉管炎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那么,下面小编简单介绍一下脉管炎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1.阴寒型:此型多属早期或恢复阶段。是寒邪过盛、寒凝血瘀,经络阻塞而出现的阴寒阻塞征象。患肢喜暖怕冷,麻木疼痛,出现“早冻足”,遇冷上症则甚,得暖则缓。局部皮肤苍白、潮红、紫红色、触之冰凉,属早期者无溃疡或坏疽;属晚期恢复阶段创口愈合,而寒凝征象仍存。舌质淡、苔薄白,时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治法: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选用“阳和汤”加减:
熟地20克鹿角胶9克干姜9克肉桂9克赤芍15克白芥子9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当归30克甘草6克
加减:上肢,加桂枝9克。下肢,加牛膝15克。水煎服
寒重,加熟附子9克,制川乌9克
气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或人参5克)
2.气滞血瘀型:此型多属第二期或恢复阶段的患者。主要是气滞血瘀症状,一般无炎症表现,患肢营养障碍,足部紫红、暗红或表紫色,活动后或小腿下垂时,则颜色变深加重,足趾端或足底有瘀血斑点,患肢持续性胀痛,活动时症状加剧,相应部位脉搏消失或明显减弱。舌质红降或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
治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主,选用当归活血汤加减:
当归30克,红花2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土元10克,牛膝14克,桃仁10克,乳香9克,没药9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加减:偏热,加金银花60克,元参20克
偏寒,加肉桂10克,干姜10克,制附子9克
偏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20克
3.湿热型:此型尚属早期或第三期轻度坏疽,溃疡继发感染者及部分恢复阶段病人,此型为气滞血瘀、寒湿郁久化热的初期阶段,呈湿热交结症状。患肢发凉和怕冷的程度较轻,行走时酸胀、沉重、乏力、足部潮红或紫红肿胀,小腿和足部反复发作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表现红斑结节或索条状肿物,局部红肿热痛,压痛明显。此时若有溃疡和坏疽,疼痛则加重甚至彻夜不眼,不易步履、精神萎靡。舌质红,苔滑或黄腻。脉多弦数或滑数。
治法:以清热得湿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可选用茵陈赤小豆汤加减或四妙勇安汤加减。
(1)茵陈赤小豆汤加减:
茵陈30克,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金银花60克,鸡血滕60克,防已10克,苍术10克,泽泻9克,丹参30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黄柏10克,
甘草6克,水煎服。
(2)四妙勇安汤加煎:
金银花60克,元参15克,当归60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连翘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元胡14克,牛膝12克,土元12克,红
花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加减:偏热,加牛角片、生地、丹皮、生石膏
偏湿者,患处肿胀舌苔白腻,有齿痕,加薏米、赤小豆,土茯苓、冬瓜子、木通。
4.热毒型:此型是气滞血瘀、寒湿郁久化热而致的热毒炽盛阶段,系属第三期脉管炎患者。严重坏疽拌继发感染者,其主要表现是热毒症状,局部坏疽、溃烂、发红、灼热、肿胀、多脓、具有恶臭,患肢剧烈疼痛,昼轻夜重,甚至双手抱足,彻夜不眠,喜凉怕热,全身消瘦,可拌有恶寒、发热、出现寒热往来及不规则弛张高热等毒血症症状。精神烦躁或抑郁,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腻、黄燥,或出现黑苔。脉滑数、洪大或弦数。
治法:以清热解毒,去邪扶正为主,佐以活血通络。选用四妙勇安汤加减:
金银花60克,元参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60克,当归30克,黄芪30克,丹皮30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红花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加减:热重者,加板蓝根30克,菊花15克,地丁20克
湿热并重者,加大黄10克,黄柏10克,黄连9克,黄芩10克,穿心莲15克,土茯苓10克
感染严重,高热不退者,加犀角0.9克
疼痛严重者,加元胡15克,米壳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或地龙、蜈蚣、全蝎、白花蛇)
病情严重,体质虚弱,有明显贫血,可同时采用多次少量输血,以加强体质,改善全身情况。
5.气血两虚型:此多属恢复阶段或早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拌身体虚弱者,此型一般是病久气血耗伤,营卫不和或身体虚弱的患者。病人身体虚弱、消瘦无力、面容憔悴微黄,患肢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少,趾(指)甲干燥肥厚,变形且脆,生长缓慢或不见生长,创口经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红,脓液稀少。舌质淡,苔薄白,舌周有明显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法:以补气养血为主,佐以活血通脉,选用顾步汤加减,或人参养荣汤加减。
(1)顾步汤加减:
黄芪30克,当归30克,石斛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鸡血藤30克
丹参15克,牛膝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甘草10克
(2)人参养荣汤加减:
党参15克(或人参),黄芪30克,白术10克,抗芍10克,云苓10克,陈皮3克,当归10克
肉桂6克,熟地15克,远志6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与以下疾病混淆:1、动脉硬化闭塞症:它可从两个方面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鉴别,从发病年龄来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年龄多是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而动脉硬化闭塞症没有明显性别和年龄差异,50岁以上的男女都有可能患病。同时,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往往有高血压病和高血脂病的病史,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一般没有。从累及动脉看,动脉硬化闭塞症累及的一般是中小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累及的常是小动脉。2、糖尿病足:从临床情况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血糖、血脂、血压一般比较正常,因为是青壮年,而糖尿病足患者因为有糖尿病,年龄又常在50岁以上,这些病人常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问题。糖尿病足常累及中小动脉,甚至中动脉、大动脉。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个病是一种疑难病很多患者得这个病特别痛苦因为它会引起严重的肢端坏死、甚至截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不是特别清楚,它是一种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的炎症,这种炎症引起血栓的形成血管的闭塞再引起肢端的缺血甚至肢端的坏死。这种病在亚洲要多见在欧美要相对少见一些,更多见一些青中年的男性患者,女性少见。这种血管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主要破坏的是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可以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免疫疾病和微小血管炎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伴有神经、肌肉、骨骼和其他组织的缺血性病变。如果并发局部感染,可能会出现全身毒性血液症状,如发热、畏寒和烦躁。肢体组织缺血更为严重,导致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坏疽,如果发生继发性感染,则为湿坏疽。由进入血液循环的细菌产生的毒素或其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称为毒血症。他们大多数是吸烟者,这种疾病很容易由寒冷和潮湿引起。容易引起局部溃疡和坏死,所以诊断是必须及时治疗。吸烟者必须戒烟,多吃绿叶蔬菜,避免辛辣食物。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个病是一种疑难病很多患者得这个病特别痛苦因为它会引起严重的肢端坏死、甚至截肢。下肢通过静脉的彩超等情况来了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再给予及时的解决问题,防止更严重的事情发生。疼痛严重者可以应用止痛药,反之应该进行适度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非手术治疗除了选用血小板聚集以及扩张血管药物、高压舱治疗外,可根据中医辩证的理论原则给予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患者的健康危害很大,在血管炎晚期,溃疡或坏死是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紊乱引起的,其中大部分局限于脚趾或脚,很少向上蔓延到脚踝或腿。坏疽性脚趾脱落,常常留下无法愈合的溃疡。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不振、失眠、便秘、尿黄、红等症状。在这个阶段,坏死的四肢无法存活,只有截肢。导致局部发凉,疼痛,甚至缺血坏死,坏疽等不同的临床症状,建议还是及时的就诊,做个下肢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明确后及时规范的治疗才是关键,可以考虑手术,支架,甚至截肢等手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肢出现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破行,休息后症状可以缓解,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症状为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患肢疼痛早期起因于血管壁炎性刺激神经引起的疼痛,随着病程发展造成动脉阻塞引起缺血性疼痛,皮肤颜色苍白或发紫,患者皮肤感觉异常,严重缺血者患肢足部出现溃疡和坏死,患肢的远端动脉搏动消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早期的时候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偶有足和足趾的麻木、冰冷以及感觉异常等,当病情进一步进展到早期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出现的是双下肢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即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往往是800-1000m,出现小腿肌肉的酸胀、疼痛,休息2-3分钟后可以明显缓解,此时已经提示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已经造成了局部管腔的狭窄,因此对于出现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要及早就医,给予药物治疗或者手术,以及介入的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指周围脉管的一种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的血管炎症病变,导致血栓形成使血管腔闭塞。在我国北方各省多见,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同时局部会出现缺血、缺氧,就会导致局部出现麻木、红肿、疼痛、溃烂的症状,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伴行静脉和浅表静脉也常累及,以下肢为主,间歇性跛行是最有特征性的改变,当患者行走1-2里路程后,小腿出现胀痛或抽痛,如继续行走,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疼痛立即缓解,再行走后疼痛症状又出现。
血管炎是动脉的炎症。动脉炎的原因很多。例如长期感冒、动脉营养不良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服用止痛药和血管扩张剂。必要时也应使用免疫调节剂。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还需要到相关医院做一次认真的检查,拿到化验报告,找负责的医生仔细分析,以便更准确地确定病情,然后进行随访治疗,具体按照负责医生的建议,并积极在医院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保证经常的工作和休息,睡眠时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和其他刺激性食物。不要吸烟或喝酒。
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炎症刺激、身体抵抗力差以及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长期站立或蹲坐。早期症状是明显的麻木,疼痛,甚至肿胀和发烧,在两个下肢。双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显示斑块形成或血流缓慢。另一方面,血管炎与凝血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血管炎会导致身体发冷,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导致缺水和皮肤干燥。这些是血管炎的常见症状。血管炎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由于病情不同,患者会出现疼痛现象。这些表现需要在医院检查才能理解。是否有血管炎发作。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的症状就是缺血,出现在四肢、上肢与下肢表现症状不同。上肢因为肌群较少,负重比较小,常常症状偏轻,而下肢症状偏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因血管血栓引起肢体供血下降。当血液无法达到末梢,会发生下肢苍白、发凉,尤其特别是营养物质无法代谢。局部营养下降时会发生神经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觉迟钝,有时会发生游走性浅静脉炎,逐步发展会出现肢体发绀、走路困难,乃至出现静息性疼痛。